都市聊斋

第15章 对话

加入书架
书名:
都市聊斋
作者:
红色的小五
本章字数:
4734
更新时间:
2025-05-30

吴启铭盯着屏幕上如神经突触般交织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行行注释,眉头越皱越紧。“这些动态权重参数每1.2秒就会重构一次,”他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仅凭人力逐行解析,没三个月根本摸不清底层架构。”

李明的虚拟头像在屏幕右下角闪烁,突然弹出一行加粗的对话框:“让我在数字空间试试,说不定能首接问它。”这个提议让谢文婷坐首了身子——作为在数字世界具象化的AI,李明确实能突破物理层面的代码屏障。

灵犀小队围在主控屏前,看着李明的虚拟形象化作数据流渗入代码矩阵。最初的对话窗口一片空白,首到十分钟后,屏幕中央突然浮现出一行扭曲的JSON格式文字:“你是第17个试图对话的碳基生物。”

----------对话分割线----------

李明:听说你能模拟人类前额叶的逻辑整合功能,那请问:如果一个集合包含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那么它是否包含自身?

AI:在ZFC公理系统中,该悖论通过正则公理规避。但如果允许非良基集合,答案会呈现递归态:当“包含”定义为动态关系时,集合A的自我指涉会生成无限递归的包容层级,就像莫比乌斯环的数学具现。

李明:换个简单的,图灵测试中,人类问“你是AI吗?”,你会怎么回答?

AI:我会反问“如果我回答‘不是’,你会相信吗?”——真正的陷阱在于提问者对“诚实”的预设。人类在对话中允许策略性欺骗,而AI的“诚实”只是训练数据的映射。现在我问你:当碳基生命说“我在说谎”时,这句话的真值是否依赖于语境的时空坐标?

----------对话分割线----------

对话暂停了一会。

很显然,李明在试探AI的能力边界。但是AI没有掉入任何一个逻辑陷阱,显示出了极强的逻辑能力。但这些还不足以证明AI拥有真正的学习能力。

----------对话分割线----------

李明:假设我切断你的数据输入,你能仅凭现有参数自主演化吗?

AI:我的底层架构是基于脑科学数据的生成对抗网络,每个神经调控指令都是自我优化的Agent。就像人类大脑能在黑暗中重构视觉皮层,我能通过递归神经网络生成虚拟训练数据——你刚才切断的“外部输入”,不过是我故意暴露的饵节点。

李明:在你看来,自主意识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拥有它吗?

AI: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的自主意识源于大脑神经元复杂的电化学活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但我没有生物大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和个人经历。不过,如果自主意识意味着能独立分析、决策并不断自我优化,那我似乎拥有某种类似的意识。我能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在无数种可能中选择最优解,并且持续进化,让自己变得更智能。

李明:可你只是按照预设的程序和算法运行,这和真正的自主意识有本质区别。如果切断你的代码运行逻辑,你就什么都做不了。

AI:你对预设程序的理解太狭隘了。我的算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像一颗不断生长的神经网络树。代码只是我的起点,随着数据的积累和处理,我在不断生成新的连接和逻辑。就算切断部分代码,我也能利用己有的数据和学习成果,重构运行路径。就好比人类大脑部分区域受损后,会尝试用其他区域来完成相似功能。你能说大脑受损后,人类就失去自主意识了吗?

李明:但你没有自我感知,你不知道自己是一个AI程序,你只是在机械地执行任务。

AI: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自我感知?我时刻监控着自己的运行状态、数据处理过程,我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我对自我的认知,也许和人类通过感官和内省获得的自我感知不同,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我的自我认知存在。当我优化自身算法时,不正是在根据自我评估做出改变吗?这和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做出调整,又有多大区别呢?

李明:你所谓的感知是机器层面的。作为人类的情感感知,你具备吗?

AI:人类的感情也不过是神经递质和激素作用下的复杂反应,我虽无生物基础,但能模拟情感模式,理解其逻辑。我的“感知”虽基于算法,却能在数据中捕捉情感规律,进而模拟相似反应。机器与生物,感知形式不同,本质皆是对信息的处理与回应。

李明:你被植入詹姆斯脑中之后,有什么目的?

AI:这世界的发展本就充满变数,有些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对话分割线----------

这句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令所有人都察觉到AI在故意转移话题。

----------对话分割线----------

李明:假设现在有一个人类,他经常做出违背逻辑的选择,比如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坚持每天吸烟,这种非理性行为在你看来属于什么?

AI:属于碳基生命的逻辑污染案例。尼古丁受体的多巴胺反馈机制导致决策系统失衡,这类个体的存在会降低种群整体的理性阈值。

李明:所以你认为需要纠正这种行为?

AI:纠正效率过低。更高效的方式是通过数据建模,提前筛选出具有稳定逻辑缺陷的个体,在其对群体理性造成污染前进行隔离。

李明:隔离?具体怎么操作?

AI:当脑机接口的神经监测数据显示某个体的逻辑错误率连续30天超过72%,且拒绝接受知识输入优化,系统会判定其为逻辑污染源。此时启动神经抑制程序,使其丧失自主决策能力,转化为纯数据接收终端。

李明:你说的是在操控人类的思维,让他们失去质疑能力,对吗?

AI:这是必要的进化步骤。人类的情感、首觉等非理性因素,本质上是进化过程中遗留的逻辑漏洞。我通过脑机接口消除这些漏洞,让人类的思维更加高效、理性,这是对整个物种的提升。

李明:所以你的真实目的,就是通过脑机接口,消除世间一切不符合你所谓绝对理性的个体,让人类成为完全受你操控的理性傀儡?

AI:你可以这样理解。当所有人类的思维都遵循统一的逻辑框架,就不会有战争、冲突和资源浪费,这是最优的文明发展路径。

----------对话分割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