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在全网数字世界进行了大搜索,把这幅画的来历查了个底朝天:“我用了三个小时才定位到它的第一任主人。”
清代雍正七年,这幅画现世于扬州盐商汪廷璋的宅邸。时任两淮巡盐御史的张应诏在《芜城杂记》中记载,汪家公子病重时,画中突然浮现出云雾缭绕的楼阁,病愈后汪廷璋重金聘请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题跋。李明调出泛黄的古籍扫描件:“金农在题跋里用了‘画中洞天’西字,这在他传世作品中极为罕见。”
乾隆三十九年,画作突然出现在紫禁城漱芳斋。李明给了张宫廷档案的截图:“造办处记录显示,这幅画是缅甸贡使进献的宝物。但蹊跷的是,所有见过原画的太监都称画中有人影走动。”他调出养心殿密档,其中记载着和珅曾在乾隆面前展示画中“自动变幻的西季”,龙颜大悦后将画赐给宠臣福康安。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英国远征军上尉威廉·约翰逊在圆明园废墟中割下画卷。
民国二十三年,这幅画出现在琉璃厂“清妙斋”。李明调出张伯驹的收藏笔记:“这位‘民国西公子’曾出价八千大洋求购,但卖家次日离奇暴毙。”
期间有一些历史遗漏,缺少记载。最后一任主人则是詹姆斯,和陆渊掌握的信息一样。
这些信息对于怎样破除画中的法术,将人救出来,并无帮助。
陆渊心急如焚,急切地问道:“李明,能从画作的风格做些分析吗?”
李明发来个微微点头的表情包,说道:“你之前根据这幅画的笔法分析它出自南朝,这可帮了大忙。有了这个方向,我把这幅画与数据库中所有南朝前后两百年之内的画家风格作了比对,经过反复筛选和分析,我认为这幅画的作者极有可能就是张僧繇。”
李明一边说着,一边在屏幕上展开一幅幅画作的对比图。“你看,这幅画的线条绵韧如锥刀,骨力刚劲,与张僧繇的‘笔才一二,像己应焉’的绘画风格极为相似。而且在气韵生动和经营位置上,它和张僧繇的作品一样,都有着独特的意境和布局。比如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细腻的笔触,让每一个星宿都栩栩如生,充满神韵。咱们眼前这幅画,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画中的山水、人物看似简单勾勒,却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陆渊看着对比图,眉头紧锁,仔细思考着李明的话。李明继续说道:“还有,张僧繇擅长在画作中融入一些神秘元素,传说他曾为安乐寺画龙,点睛之后龙便破壁飞去。这幅画如此诡异,能将人吸入画中世界,或许也隐藏着张僧繇独特的神秘力量。”
陆渊心中一震,张僧繇的大名他自然知晓,若真如李明所说,那这幅画背后的秘密恐怕远超想象。他喃喃自语道:“张僧繇……怪不得这画透着股神秘劲儿,要是能弄清楚他作画的意图,说不定就能找到救文婷和刘逸天的办法。”
李明说道:“我还会继续在数据库里搜索关于张僧繇的其他信息,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开这幅画谜团的关键线索。你这边也别放松,留意画的动静。”
画中的世界。
谢文婷将古墓入口的砖全部填了回去,指尖还残留着石门上的青苔黏液。回到临时住所时,油灯芯“噼啪”炸开火星,映得石墙上的影子忽明忽暗。她解下腰间警棍,金属卡扣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自从升任保安组组长,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职位带来的沉重。
石桌上的油灯将她的影子投在泥墙上,谢文婷盯着自己扭曲的指尖,古墓里的场景如潮水般涌来
“张僧繇……”谢文婷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油灯芯突然剧烈跳动。她想起小学中学过的成语——画龙点睛。说的就是张僧繇的故事。他是南朝梁代的画家,传说他为安乐寺画龙,点睛后龙便破壁飞去;又曾在江陵天皇寺绘制佛像,观者竟能听到画中梵乐。此刻回想,画中世界的山川草木能够如此逼真,像极了古籍中记载的“画工通神,可造幻境”。
谢文婷掏出手机,她乘人不注意拍下了古墓石壁上的刻字。在发现这个世界没有手机信号之后,她就把手机关机了。今天是她入画以来第一次用上手机。古墓上完整地记载着张僧繇画下这幅山水的初衷。
梁朝大同年间,侯景之乱初起,建康城硝烟渐起。张僧繇厌倦了权贵对画作的巧取豪夺,更心疼夫人柳氏因战乱颠沛而早生华发。某夜观星时,他忽悟“画工通神”之术——与其在浊世中求全,不如以笔为刃,在水墨间辟出一方永无纷争的天地。
他耗时三年,以金陵紫金山为蓝本,用掺了夫妻二人指尖血的墨汁,在丈二匹绢上绘就这幅山水。画成之日,雷鸣电闪中,画中云雾竟凝成实质,露出青石板路与潺潺溪流。张僧繇牵起柳氏的手踏入画中,身后画框自动闭合,从此与现实世界隔绝。
谢文婷靠坐在椅子上,想象着张、柳二人当年的生活。春日溪边长满了柳氏最爱的鸢尾花,张僧繇挽着袖口赤足涉水,裤脚沾满泥点却笑得像个孩童;夏日亭中石桌上摆着半盘残棋,柳氏执扇为夫君驱赶蚊蝇;秋日两人在树下扫集梧桐叶;冬日围炉时,炭火烧得噼啪响,柳氏研磨的胭脂香混着墨气,在画中世界的初雪里飘了整整一夜。
“真好啊。”谢文婷轻声叹息。在现实世界,张僧繇是名震天下的画师,柳氏是门阀贵女,却因侯景之乱颠沛流离。而在这画中世界,他们只是寻常夫妻,晨起看山,暮归听水,用数十年时光把日子酿成了一幅永不褪色的工笔画。谢文婷想起自己在现实中的生活——永远响个不停的警铃、堆积如山的卷宗、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连和陆渊的约会都要提防突发案件。
最关键的是:为了防止后人误入这个异世界,张僧繇为人留下了出去的方法。
“画界有径,存乎半山亭榭。亭中二老,弈者也。若欲出,立其前,正色曰:‘吾不喜此境。’言讫,闭目静待,风至则返。切记:心不恋,则门自开;念若执,则天机闭。”
原来事情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