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的杭城,细雨裹着玉兰香漫进「锦绣」总部大楼。江柠推开顶层玻璃门时,正撞见林雪踮着脚调试全息投影——这位从乡村走出来的设计师,如今己能熟练操控价值百万的设备,将虚拟面料在半空铺展成流动的星河。
"江姐,看看这个!"林雪眼睛发亮,指尖划过空气,原本素白的虚拟布料突然泛起细密荧光,"我用了贵州苗绣的扎染技法,结合量子点材料,能根据环境温度变色。"
江柠轻抚着不存在的布料纹理,触感模拟系统立刻在掌心传来微凉的绸缎质感。实验室里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布料摩擦声,交织成不同于传统车间的奇妙韵律。角落里,几位工程师正围着老式织布机改装的3D纺织机争论,黄铜齿轮与电路板碰撞出奇异的和谐。
这是江柠亲自推动成立的「未来实验室」,没有传统设计部的刻板分区,缝纫机与脑电波检测仪共享操作台,非遗绣娘和算法工程师共用同一张图纸。成立三个月来,这里诞生过能自动调节腰围的智能旗袍,也失败过五十多次的自修复面料实验。
"许工那边有新进展。"助理递来平板,视频里许砚舟正带着团队拆解医疗监测设备。自从将公司管理权交给女儿,这位老工程师反倒比从前更痴迷技术攻关,鬓角白发在焊灯下微微发亮,"他说能把心率、血压传感器集成到0.1毫米的丝线里。"
三天后,江柠带着样品敲响省中医院的大门。呼吸科主任陈淑云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淡青色的丝绸睡衣上停留许久:"把监测设备做到布料里?这在国内还是首例。"
首批三十件智能睡衣在住院部投入试用时,整个实验室进入战时状态。林雪带着团队蹲守病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患者反馈:"领口传感器可以再薄一点""翻身时袖扣位置的监测数据会偏移"。江柠则守在数据分析室,看着大屏幕上跳动的心率曲线,突然想起创业初期守着缝纫机等订单的夜晚。
最棘手的是隐私问题。某天清晨,一位患者家属怒气冲冲闯进办公室:"凭什么把我妈的数据传出去?"江柠亲自端来茶水,指着墙上的隐私协议逐条解释:"所有数据都会匿名化处理,仅用于医学研究,您随时可以要求删除。"她带着家属参观数据加密中心,看着对方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
当第一个临床数据模型成型时,西湖的荷花开得正盛。陈淑云举着检测报告,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通过监测睡眠呼吸频率,我们提前发现了三例早期呼吸暂停综合征!这在传统诊疗中几乎不可能做到。"
庆功宴设在实验室天台。江柠望着远处雷峰塔的轮廓,手中的香槟映着城市灯火。许砚舟挨着她坐下,鬓角沾着不知哪台设备的机油:"记得吗?咱们第一次改良缝纫机,也是这样满身零件味。"
夜风送来楼下样衣间传来的音乐,年轻设计师们正在为米兰时装周彩排。全息投影在夜空中勾勒出未来感的服装轮廓,与传统苏绣针法碰撞出惊艳的火花。江柠忽然意识到,所谓创新,从来不是对过去的背叛,而是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找到新的脉搏。
"下阶段试试把中医经络理论融入监测系统?"她转头看向许砚舟。对方笑着点头,眼中的光比西湖的月色更亮。远处,实验室的玻璃幕墙依旧灯火通明,如同黑夜里永不熄灭的创新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