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洞秘境:原始回响

第二十三章:皮囊与火塘

加入书架
书名:
虫洞秘境:原始回响
作者:
多维者
本章字数:
5208
更新时间:
2025-06-04

饱餐一顿烤渡渡鸟肉带来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满足和能量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振了白黎的士气和信心。他不再仅仅是为了“不饿死”而挣扎,而是开始有余力去思考如何“活得更好”,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个世界提供给他的(极其有限的)资源。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张被他初步清理过、摊在岩石上晾晒的渡渡鸟皮上。这张皮不算大,但如果能成功处理成皮革,无疑将是非常宝贵的材料。他可以用来制作更耐用的容器,修补破损的衣服,甚至将来可能用来制作更复杂的工具或装备。

然而,如何将一张新鲜的、带着浓烈气味的生皮,变成柔韧耐用的皮革?这又是一个全新的、他几乎一无所知的领域。他努力回忆着看过的纪录片片段和一些关于原始部落生活的描述。他隐约记得似乎需要刮掉皮下残留的脂肪和结缔组织,然后用某种方式进行“鞣制”,以防止皮革腐烂变硬。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他就开始了这项充满挑战的“皮革工艺”初体验。

第一步是刮皮。他将渡渡鸟皮铺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上,用石块压住边缘固定。然后,他挑选了一片边缘比较圆钝、但足够坚硬的燧石片(他特意打制了几片这种形状的“刮刀”),开始费力地刮除皮革内侧残留的脂肪、肉末和筋膜。

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乏味且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生皮非常有韧性,残留的脂肪黏糊糊的,很难刮干净。石片刮刀远不如现代工具好用,他必须保持合适的角度和力度,既要刮掉多余的组织,又不能损伤皮革本身。很快,他的手腕就变得酸痛无比,指甲缝里也塞满了油腻的污垢,一股难闻的腥臊气味始终萦绕在鼻尖。

他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才勉强将那张不大的渡渡鸟皮内侧刮得相对干净平整。看着那张处理后显得有些单薄的皮子,以及自己满手的油污,他累得几乎首不起腰,但心中却有一丝小小的成就感。

接下来是鞣制。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他最没有把握的一步。他记得似乎可以用烟熏、用某些富含鞣酸的植物(比如橡树皮?但他根本不认识这里的植物),甚至……用动物的脑子或者脂肪来涂抹揉搓?

考虑到手头资源的限制和知识的匮乏,他决定尝试一种相对简单(也可能效果最差)的方法——水鞣和揉搓。他将刮干净的皮子浸泡在冰冷的溪水中(他选择了一处水流较缓的浅滩),试图让水流冲洗掉残留的血污和气味,并让皮革纤维吸水软化。

浸泡了大约半天后,他将皮子捞出来,拧干水分。然后,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揉搓过程。他将的皮子反复地拉伸、对折、揉搓、甚至用脚踩踏,试图破坏皮革内部僵硬的纤维结构,让它变得柔软。他还找来一块表面比较光滑的石头,将皮子放在上面反复捶打、刮磨。

这个过程同样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时间。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原始人,在进行着一项古老而又充满了汗水的劳动。

经过了两天断断续续的处理(刮皮、浸泡、揉搓、晾干、再揉搓……),那张原本僵硬腥臭的渡渡鸟生皮,终于开始呈现出一些皮革的雏形。它不再像刚剥下来时那么僵硬,变得稍微柔软了一些,颜色也从原来的肉粉色变成了暗淡的黄褐色,腥臭味也减轻了不少。

虽然和他印象中商店里卖的精致皮革相比,这简首就是一块粗糙不堪的“抹布”,表面还有些凹凸不平,厚薄也不均匀。但对于白黎来说,这己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他第一次,依靠自己的摸索和努力,成功地“制造”出了一小块可用的皮革!

拥有了皮革这种新材料,他立刻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它。他目前最需要的是一个比那个随时可能破损或丢失的塑料矿泉水瓶更可靠的储水容器。

他将处理好的渡渡鸟皮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用最锋利的燧石片费力地切割),然后尝试制作一个简易的皮制水袋。他需要将两片皮革缝合起来。没有针,他就用瑞士军刀的锥子或者一块尖锐的燧石碎片,小心翼翼地在皮革边缘钻出一个个小孔。没有线,他就将处理皮革时刮下来的一些比较坚韧的筋膜晾干,搓成细线,或者用之前找到的那种坚韧藤蔓的内皮纤维搓成绳线。

缝合的过程同样充满了困难。皮孔很难钻得均匀,搓出来的线粗细不一,而且很容易断裂。他笨拙地将线穿过皮孔,一针一线地将两片皮革缝合在一起,针脚歪歪扭扭,极其难看。最后,他用一小块木头做了一个简陋的塞子,堵住袋口。

当他将这个丑陋不堪、缝线粗糙、甚至还有点漏水(他不得不用一些找到的天然树胶涂抹在缝线上加强密封)的皮制水袋灌满水,背在身上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这个水袋虽然简陋,却是他亲手制作的、完全属于这个世界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装备”!它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是他适应环境、利用资源、提升生存能力的象征!

除了水袋,他还用剩下的一些皮革边角料,制作了一个可以挂在腰间的小工具袋,用来存放燧石片、备用火绒等小物件,避免它们在背包里混乱或者丢失。

在忙于“皮革工艺”的同时,白黎也没有忘记继续改善他的营地。他花费了不少时间,用收集来的大小合适的石块,重新加固和垒高了营地中央的那个石制火塘。新的火塘不仅更安全,能够更好地控制火势,防止火星飞溅引发意外,而且环绕的石壁似乎还能起到一定的反射热量的作用,让夜晚的篝火感觉更加温暖。他还用平整的石板在火塘边铺设了一小块“工作台”,方便他处理食物或制作工具。

他还清理出洼地的一个角落,用石块简单围了一下,作为专门存放木柴的区域。另一个角落则用来堆放石材。食物则用藤蔓编织的简易网兜(他尝试着用藤蔓编织,虽然很粗糙)吊在岩棚下方相对干燥通风、且不易被小型动物够到的地方。

虽然只是简单的分区和整理,但营地因此显得更加井井有条,不再像之前那样杂乱无章。这种秩序感的建立,也让白黎在心理上感到更加安定和舒适。

他逐渐意识到,生存不仅仅是找到食物和水那么简单,更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收集资源、管理资源、利用资源创造工具、改善环境的循环过程。每一天,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维持住这个脆弱的平衡,并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夜幕降临,白黎坐在他精心垒砌的火塘边,温暖的火焰映红了他的脸庞。他从腰间那个同样是他亲手制作的、粗糙的皮质工具袋里,掏出一片备用的燧石片,检查着它的锋利程度。然后,他拿起那个虽然丑陋却无比实用的皮水袋,喝了一口清凉的溪水。

他看着周围这个被他一点点改造得越来越有“家”的样子的小小营地,虽然知道危险从未远离,未来依旧充满未知,但他的心中,却第一次升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而坚定的感觉。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承受命运的漂流者,他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这片失落的土地上,一点一点地,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