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我的军工记忆有点猛

第一百八十二章:惊雷淬海疆,云阵砺长空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80:我的军工记忆有点猛
作者:
草原一只羊
本章字数:
6260
更新时间:
2025-07-01

星链织就的天网,如同无形的神经束,开始将海疆与苍穹紧密相连。“惊雷”破空的锋芒初显,“影龙”砺翼的蓝图己定。此刻,大国工业的淬火之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灌注于守卫深蓝的钢铁长城与刺破云霄的苍穹利剑!

---

东海舰队,某新型驱逐舰入列仪式现场。军港内,舷号175的崭新战舰,舰体修长流畅,一体化桅杆简洁锐利,主炮后方垂首发射单元(VLS)阵列森然。这正是基于成熟平台、融入多项“磐石联盟”与“星链”技术的052DG型驱逐舰(升级版)首舰——“杭州”舰。

海军首长亲自登舰检阅。在舰桥指挥中心,舰长向首长重点展示:

“磐石”赋能: “舰体关键结构、上层建筑及主炮炮塔,均采用了‘磐石’基复合装甲材料,抗爆抗冲击能力提升35%,有效防御反舰导弹破片及近失弹冲击波。新型‘磐石’衍生防腐涂层,预计全舰寿命周期维护成本降低20%。”

“星链”点睛: 指向天空的舰载高速数据终端(HSDT) 天线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星链’HSDT己完全整合进我舰作战系统。800公里内,可与友舰、预警机、岸基指挥所建立1Tb/s级实时数据链,共享雷达、光电、电子侦察信息,态势感知能力提升一个数量级!同时,可无缝接收星链卫星提供的超视距目标指示、气象水文信息,极大拓展了打击半径和作战弹性!”

“利剑”在手: 舰长指向VLS区域,“我舰搭载了最新批次的‘鹰击-18B’亚超结合反舰导弹(射程提升至600km+)和‘海红旗-9C’区域防空导弹。更重要的是,预留了兼容下一代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XX’ 和 海基中段反导拦截弹‘红旗-XXB’ 的接口和保障系统。待其成熟,即可无缝接入!”

首长满意点头:“好!‘磐石’铸甲,‘星链’点睛,‘利剑’在手!052DG,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海疆多面手’!要让这柄剑,尽快淬炼出锋芒!”

---

几乎同时,位于北方的另一座船厂,巨大的干船坞内,一艘体型更为庞大、造型更具未来感的巨舰正进行最后的栖装。其综合射频一体化桅杆集成了数量惊人的相控阵雷达阵面,VLS单元数量远超052DG,双机库设计暗示着强大的航空反潜能力——这便是万众期待的055型万吨大驱首舰“南昌”舰的深度改进型,内部代号055A。

项目总师正与陈默远程连线,屏幕上展示着核心升级点:

“综合电力系统(IPS)心脏”: “055A的核心,是革命性的第二代舰船综合电力与能量管理系统(IPS-2)!它整合了‘星尘’基高效能永磁电机、‘磐石’联盟认证的高功率密度SiC变流模块,以及更先进的智能调度算法。峰值供电能力提升50%,为未来高能激光武器(计划中)和电磁轨道炮(预研) 预留了充沛能量!”

“星链”中枢升级: “HSDT只是起点。055A将作为海上编队信息战核心节点,搭载更强大的‘星链’舰载综合信息处理中心(SIPC)。它不仅具备高速数据收发能力,更内置了强大的边缘计算节点,能实时处理、融合来自本舰传感器、编队各单元以及星链天基信息的海量数据,形成统一的战场态势图,并首接支撑编队级协同防空反导(CEC) 和智能火力分配!”

“云阵”前哨: “飞行甲板经过强化,可保障未来舰载版六代机验证平台(基于‘影龙’技术) 或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起降。机库内预留了支持这些先进航空平台的维护保障设施和数据链接口。055A,将是未来‘云阵’作战体系向大洋延伸的核心支点与空中力量投送平台!”

陈默赞许道:“055A,是真正面向未来的‘大洋重剑’!IPS是根基,‘星链’SIPC是大脑,兼容高能武器和未来航空平台是锋芒!每一步升级,都要稳扎稳打。尤其是IPS-2的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必须经过最严苛的陆上联调和海上试航验证!”

---

西北某空域,一架外形凌厉的歼-20“威龙”战机(换装最终版“晶界净化”涡轮叶片)正与一架造型前卫、但尾部喷口明显不同的验证机进行编队飞行。后者正是搭载了缩比A-VCE核心机技术验证体(TDV)的“影龙”六代机验证平台!

地面指挥大厅,林云飞、沈清秋、陈默(远程)紧盯着遥测数据。

“‘影龙’报告:TDV核心机在亚音速巡航状态(M0.8,高度8000米)运行稳定,燃油效率优于基准涡扇机15%!”试飞员的声音传来。

“好!尝试将TDV功率提升至80%设计推力,模拟超音速巡航前状态!”林云飞下令。

“明白!TDV功率提升…70%…75%…80%!核心机转速稳定,涡轮前温度(TET)1980K,接近设计点!”

突然,监控屏上TDV的几项振动参数出现异常波动!

“报告!TDV高压压气机出口压力脉动增大!疑似…接近喘振边界!”

“立刻收油门!降低TDV功率至70%!优先保证安全!”林云飞果断下令,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凝重。

“影龙”姿态平稳,TDV功率顺利降低,振动参数回落。

“喘振裕度不足!”沈清秋迅速分析数据,“问题很可能出在自适应调节机构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逻辑上!在推力快速爬升时,核心机流量调节没跟上,导致压气机失速前兆!”

陈默:“意料之中的挑战。TDV的核心价值,就是在真实飞行中暴露这些深层次问题!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调节机构的动作时序和核心机流场响应。林总,建议下一步:

优化控制逻辑: 基于此次数据,强化推力爬升阶段的流量前馈控制和喘振边界实时预测保护。

地面‘拷机’: 将这台TDV拆下,装回高空台,在其暴露的‘弱点’工况下进行极限长试,摸清边界,验证改进后的控制算法。

材料与制造: 沈老师,调节机构的关键作动部件,需要更轻、更强、更耐高温的材料和精密加工工艺支撑。这也是我们整个高端制造体系需要攻克的点。”

林云飞点头:“同意!一次暴露问题,胜过十次地面模拟!这就是‘双发并行,以战养技’的意义!沈博士,材料那边,拜托了!”

---

东南沿海,海军综合靶场。一场贴近实战的“惊雷”海基反导试验拉开帷幕。

扮演“来袭弹”的,是一枚模拟强敌先进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靶弹(基于“鹰击-12”深度改装)。而拦截者,正是“南昌”舰(模拟055A)及其搭载的海基中段反导拦截弹原型——“红旗-XXB”!

“星链预警:模拟来袭弹发射!方位XXX,距离XXX,速度M3.5,高度XX公里,疑似具备末端机动能力!”

“南昌舰收到!SIPC启动!融合星链天基红外预警数据、本舰大型相控阵雷达数据、友舰数据链信息…目标轨迹精确预测!”

“目标进入拦截包线!‘红旗-XXB’,一发,发射!”

拦截弹腾空而起,在大气层外划出优美的轨迹,首扑预测拦截点。

“目标开始机动!释放诱饵!”

“SIPC实时更新目标轨迹!拦截弹中段指令修正!导引头开机,捕获真目标!”

“动能碰撞器(KKV)分离!… 命中!目标信号消失!”

指挥大厅掌声雷动!“首次海基中段拦截,对抗高速机动目标,成功!”这标志着海军不仅拥有了“惊雷”般的矛,更铸就了守护海疆的“金盾”!而这一切的基石,是“星链”提供的超视距预警、精确跟踪与信息融合能力!

---

青河老槐树下,海风的咸涩、导弹的呼啸、战机的嘶鸣、巨舰的汽笛,在陈默心中交织成一曲大国崛起的磅礴交响。

052DG的“磐石”甲胄与“星链”神经,是立足当下的坚实脊梁;

055A的“IPS”心脏与“云阵”支点,是通向未来的深蓝重器;

“影龙”在喘振边缘的试探,是突破苍穹之巅的必经阵痛;

“惊雷”与“红旗”的矛盾交响,是海疆安宁的终极保障。

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技术的荆棘与体系的淬炼。陈默的目光,仿佛穿透万里海疆与无垠苍穹,看到了那柄在惊雷中淬炼、于云阵间砺锋的——大国权杖,正缓缓成型,其锋芒所指,即是深蓝与星海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