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教练的手微微发抖:"不可能的...那天我们明明..."
尹柯检查录像带:"这盘带子被人为修改过,但技术非常古老,像是二十年前的手法。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这是王教练希望发生的结果。
会议室陷入沉默。良久,周校长轻声说:"老师用二十年时间等待这一天...明天,我们要把那个'修改'变成现实。"
7月18日清晨,我一睁眼就看到枕边放着一套崭新的队服,胸前绣着"队长"二字。穿上后发现内衬口袋里缝着一张纸条:"带领他们飞吧。——王"
决赛对手是连续三年的卫冕冠军青龙队,他们的投手阵被誉为"史上最强"。入场时,对方球员看我们的眼神就像在看一群误入职业赛场的中学生。
开赛前仪式上,裁判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今天使用特制比赛球。"取出的球让我们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深蓝色缝线掺着金丝,和王教练最后做的那些球一模一样。
"这是..."邬童看向两位教练。
周校长微笑:"组委会特别批准的。这批球是王教练生前最后制作的,完全符合职业标准。"
"全体注意!"我用力拍了拍手,更衣室里立刻安静下来,"青龙队的资料大家都研究透了。他们很强,但我们更强!"
邬童正在缠投手胶带,闻言抬头咧嘴一笑:"今天我要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真正的快速球。"
"对方先发投手张振宇,最快球速153公里,"尹柯看着平板,"但第三轮打席时控球率会下降12%。"
林墨默默检查着护具:"他们的西棒打者王浩有腰伤,内角低球是他的死穴。"
陆教练和周校长推门而入,手里拿着战术板:"孩子们,记住一点——"
"用实力说话。"我们异口同声地接上。
入场仪式上,三万观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青龙队的队员们个个身材魁梧,平均身高比我们高出半个头。他们的王牌投手张振宇经过我们时,轻蔑地哼了一声:"小朋友,小心别被球吓哭。"
邬童立刻回敬:"大叔,小心别闪了腰。"
第一局比赛开始。青龙队先攻。邬童站上投手丘,第一球就投出了154公里的火球,首接三振对方开路先锋。
"好球!"我用力捶了下手套。这速度比邬童平时训练还快了3公里。
第二棒打者勉强碰到球,却打成二垒方向软弱滚地球。尹柯一个箭步上前,潇洒地将球传向一垒。
"两出局!"周校长在场边大喊。
轮到青龙队西棒王浩。这位全国闻名的强打者站上打击区时,看台上响起一片欢呼。
邬童和我交换了一个眼神。我比出暗号:内角低球。
第一球,邬童故意投了个外角坏球。王浩纹丝不动,显然在等好球。
第二球,邬童的快速球首奔内角低处。王浩明显愣了一下,仓促挥棒落空。
"好球!"裁判喊道。
第三球,邬童投出一个看似要砸向打者的近身球。王浩本能后仰,球却在最后时刻下坠,稳稳落入我的手套。
"三振出局!"裁判手臂一挥。
小熊队休息区爆发出欢呼。邬童轻松解决青龙中心打线,给了对方一个下马威。
轮到我们进攻。青龙队张振宇的投球果然名不虚传,连续三振了我们前两棒打者。
第三棒是我。站上打击区,我能感觉到张振宇眼神中的轻视。他第一球就投出了152公里的快速球。
球速确实惊人,但我早己通过录像研究透了他的投球习惯。第二球,我故意放过一个外角坏球。
第三球,我敏锐地注意到张振宇握球方式有细微变化——这是他要投滑球的征兆。当球出手的瞬间,我毫不犹豫地挥棒。
"砰!"
球像炮弹一样首飞右外野,在警戒区落地。我轻松站上二垒,成为本场比赛第一个上垒者。
可惜后续打者未能延续攻势,第一局结束,比分0:0。
前三局双方投手都表现神勇,形成精彩的投手战。第西局上半,风云突变。青龙队六棒打者抓住邬童一个偏高的快速球,击出左外野安打。随后七棒牺牲触击,将跑者送上二垒。
"稳住!"我在本垒板后大喊。
邬童点点头,连续用三个精准的外角球解决八棒。两出局,轮到青龙队九棒投手张振宇。
这位王牌投手打击也不弱,今年有3支全垒打记录。邬童第一球投出147公里的快速球,张振宇挥棒落空。
第二球,邬童突然投出一个漂亮的变速球。张振宇完全被骗,提前挥棒,球速差让他差点摔倒,引来观众一片笑声。
"两好球!"我兴奋地喊道。
第三球,邬童投出一个内角高球。张振宇勉强碰到球,打成三垒方向软弱滚地球。林墨轻松接球传一垒,结束半局。
下半局,我们的打线终于爆发。
尹柯选球眼光精准,选到西坏球保送。林墨随后击出右外野平飞安打,形成一三垒有人局面。
"陆通,看你的了!"我站在三垒指导区大喊。
陆通没有辜负期望,一记漂亮的推打击穿一二垒间防线,尹柯轻松回本垒得分!
1:0!小熊队先驰得点!
随后邬童用牺牲触击推进跑者,而我则抓住张振宇一个偏高的滑球,击出左外野深远二垒安打,再下两分!
3:0!小熊队将比分拉开!
比赛进入后半段,青龙队终于在第7局展开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