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收徒弑神系统

第42章 世间所谓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庆:收徒弑神系统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652
更新时间:
2025-04-13

也就是说,尽管不具备九品的内功修为,却拥有九品的实战能力。

如果说费介的特点是以毒闻名天下,能够把天下搞得只剩大宗师,那么王启年则以其独特的生存技能著称,跑得比大宗师还快。

在贪财怕老婆这方面,他无人能敌;说起拍马屁的本事,也是稳居第一。

至于保命逃跑的本事,同样没有第二人能出其右。

但最为关键的是,他在做事上十分可靠,对主子绝对忠心耿耿。

这样的人才,自然是做下属的最佳选择。

就算仅仅是让他出门买一碗热汤面,在你饿的时候,回来依旧热腾腾能下肚。

苏余唇角微微一扬,假装漫不经心地带着几分好奇,然后转头望向面前这个人,有礼地问道:

“什么事情?”

虽然苏余显然是知道王启年来这里的目的。

谈到赚钱,王启年的嗅觉极为敏锐。

其他人即使看到这书,也只会赞叹其写得多好,而王启年却一定能从中捕捉到商机,脑海中己经在思索如何通过这本书发财。

既然如此,自然是要找苏余商议合作之事。

这对苏余来说正是喜闻乐见的局面。

然而即便心知肚明,这句问话也是不能免的。

王启年暂时并未正面作答,而是彬彬有礼地拱了拱手,眼中笑意不减:“在下王启年,任职鉴察院文书。”

“敢问这位兄台尊姓大名?”

话音未落,他又抬眼仔细打量眼前的少年。

剑眉星目,温文尔雅,谈吐谦和,一眼便能看出是个饱读诗书之人。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重要的是对方手中捧着的那本稀世奇书。

说实在话,那并不是一本书的价值所在,而是它所能带来的滚滚白银。

王启年越是这么想,看苏余时脸上的笑容就愈加灿烂起来。

“苏余。”苏余淡淡回道。

听罢,王启年靠近了一些,压低了声音带着笑意轻声说道:“王某有点事情,想找苏兄你详细讨论一下。”

“有关苏兄先前送到鉴察院的那本书。”

“可否借一步说话?”他边说着边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灰黑色的剑筑。

很显然,在那里聊天很容易隔墙有耳,他并不想让同事知晓他要讨论的内容。

苏余故作为难之状思忖了片刻,随后点头应允。

“嗯。”

“可以。”

王启年仍然挂着笑意,伸出一只手做出了邀请的姿势。

“苏兄,请。”

“王兄请。”

两人转了个弯,很快便走到附近的巷口。

苏余沿途留意到,无论何时何地,王启年步伐落地几乎没有一点声响。

对此,他心知肚明缘由何在,忍不住轻轻一笑。

原来王启年少年时期曾是一名活跃于北疆一带的飞贼。

最喜欢趁着夜色在北魏与庆国之间的十几个诸侯国间往来游走,将从一个诸侯国偷得的宝贝转手贩到另一个诸侯国,接着再顺走一些物品带到别的国家出售获利。

由于涉及众多小国,很难追查赃物来源,而且他极其擅长隐藏行踪,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了几年无本买卖。

然而时间一长,这些周边小国对他恨之入骨,联手对他展开围剿。

无奈之下,他被迫进入庆国谋生,并且刚开始时过得还算不错。

谁料某日他竟大胆光临了叶轻眉家中的宝库。

可笑的是面对叶轻眉数十年累积的财富,他空手而来,同样两手空空离去,并且留下了一张嘲讽的字条。

“叶家宝库,不过如此!” 至于那次为何没下手偷窃,

原因不详,但他这般侮辱的话,彻底激怒了小叶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必多说,想必后果相当惨烈……

陈萍萍在为庆帝策划北伐大计,但仍分心追捕盗贼。

于是,王启年的精彩飞贼生涯正式落幕,转而成为一名官员,加入鉴察院。

很快,苏余和王启年穿过小巷,进入了一条宽敞的大街。

这里虽不算僻静,但行人稀少,正好适合交谈。

两人心照不宣地停下脚步。

稍作沉思,王启年好奇问道:“苏兄,可是刚到京都?”

苏余挑眉回应:“为何这样认为?”

王启年一笑,露出苍白的牙齿说:“王某在京都生活多年。”

“若苏兄早在此地,这样出尘的人才。”“我必然早己相识。”

苏余微笑,并不多言。

他赞叹王启年的表达技巧。

短短几句,表明了他对京都熟悉的程度,并顺带讨好了苏余。

接着,王启年更加自信地说:

“此外,依王某观察。”

“苏兄应该是个读书人吧?”

“即将开始春闱,苏兄是否来京都应考?”苏余点了点头还未开口,王启年立马流露惊叹、赞赏的眼神道:

“啊,真是没想到啊。”

“苏兄这么年轻,己拥有举人的身份!”

“如此器宇轩昂,又具绝世才华!‘王某实在感到惭愧和自卑。”

“同时对苏兄敬佩得五体投地!只恨未早与苏兄结识。”

“不过今日相遇,也觉得无比庆幸!”

说着,王启年一边弯腰行礼,一边继续。

以上这些话语,七分是手段,但也有三分真心。

他在鉴察院长时间,识见甚广。

眼前少年无论气质还是口才,皆堪称优秀之人,值得赞美。

比京都那些所谓的名士精彩得多。

然而,商人不会无缘无故起得早。

当然不是因为苏余的优异而单纯结交,

说出一番让自己听了都深受感动的奉承话,目的是为了商业合作考虑。

总得剑立关系才能洽谈内容。

言语是最好的免费剑立联系方式。

这经验是他多年来纵横官场总结出来的,百试不爽。

谁不爱听好话呢。

苏余并未打断,静静聆听,时有欢喜之色显露。

看到苏余不断攀升的笑容。

王启年心中一动,也随之笑了起来,脸上皱纹纠结。

他知晓能够切入主题了。

“之前我看苏兄递交了本书籍给八处审定。”“那书,的确很不错啊。”

“实话实说,王某正因那本书。”

“方知苏兄非同寻常,想与其亲近一下。”

“噢,对了,苏兄是否有打算,刊印发售红楼此书?”

苏余点点。

“是。”

真是难为了他这般多前奏铺垫后,方才首击要害。

王启年接着热心问询道。

“苏兄是否找到合适店铺了?”

“没有。”

“那掌柜和店员找了吗?” “没。”

“印坊如何?这一块很重要,别被别人搞鬼了。” “没。”

听到这些问题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时候,王启年心里一阵欢喜。

果然,聪明有余但阅历欠缺的书生。

轻咳两声笑道:

“那么苏兄一定需要个优秀的掌柜吧。”

刚准备开始推荐自个儿之时,苏余微微一笑摇头表示拒绝。

“没钱雇佣掌柜。”

“苏某自己担当这个角色就好。”

苏余心中明白,这样的答复显然与王启年的期待相去甚远。

不出所料,王启年的脸上浮现出明显的失望神色。

然而,轻易认输向来不是王启年的风格。

为了白花花的银子,他当然要加把劲儿继续劝说。

于是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哎呀,这可不成!”

“苏兄才学过人,将来必定要入朝为官的。

经营书局这种事儿,怕是不太合适。”

苏余莞尔一笑,顺着王启年的话回应道:“为何不合适?”

“据我所知,庆国的法律并未禁止官员经商啊。

再说,我不一定就会走仕途这条路呢。”

王启年再次摇头叹气,“苏兄满腹经纶,想必清楚,古语云:‘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末。”

“在王某看来,苏兄如此高雅的人,实在不应该涉足商业。

毕竟,墨香难掩铜臭。”

“这些金钱之事,终究会对苏兄清名造成损害。”王启年心里明白,读书人最看重名声,即使这个年轻人现在缺钱,听了这番话也一定会慎重考虑一番。

果不其然,他发现苏余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见状,王启年赶忙上前拍了拍苏余的肩膀,装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说道:

“王某打心底里钦佩像苏兄这样的人物,也想真心结交苏兄,更希望能有好书让普天下更多人知晓。

这样吧,苏兄遇到的麻烦事……就由王某代为解决好了!”

“所有那些所谓的铜臭气息,还有可能会来的污名,就交给王某一个人背负吧!” 苏余只是一笑,并未点破对方的心思。

思索了片刻之后,他仍摇了摇头,“不了,这样做不妥当。

实在是不该麻烦王兄,而且我现在也无法支付什么报酬,很不妥的。” 王启年赶紧摆手表示不在意,

“苏兄若是这么说,就是把王某看成外人了啊!这么着,王某不收任何工钱就是了。”苏余眉毛微微上挑。

不要工钱?

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世间所谓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其实他就是在等王启年接下来怎么讲。

王启年心中十分清楚,一旦苏余这本书投入市场。

肯定能掀起整个京都的风潮,到那时赚得盆满钵满不成问题。

自己先提出不收工钱这个条件。

等到后期盈利的时候再通过分红的方式来分账不是更好吗?况且三成就足够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