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西月,小麦都冒穗了,小麦是越冬的作物,古人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再有个把月就要收获了,其它各种作物也都播了种了。屯子周边己经出现了野牲口的痕迹,民兵队天天在巡逻。
“咣咣咣------”一阵锣鼓声传来,这声音意味着有牲口进了村,大家注意了,张山道:
“二宁你守着家,我出去看看。”
背上装备,提起枪就朝队部过来,远远看到敲锣的王书记,上前问道:
“王书记,咋回事?”
“野猪过来了,刚有一群在西边的地里,小山,看看能不能打掉。”
张山明白了,去年冬天西边那片自己和二宁去的少,接的农场的活主要是往屯子东边走的,于是道:
“看见了牲口吗?还是只有脚印?”
“看见了,跑了,民兵队去追了。”
“好的王支书,我去看看。”说罢张山往西边奔了过去。
到了地头,看到确实有很明显的被野猪糟蹋的痕迹,看样子民兵队是进山了, 于是往山里跟了进去,张山速度很快,约莫个把小时,便追上了民兵队,他们走的慢,不是正经猎人,虽然有时候也进山打猎,但都是二把刀,人多才敢进深山,跟民兵队打了招呼,张山掐着踪,看痕迹越来越新鲜,招呼一声让众人跟着自己,道:
“众位哥哥们,”张山年纪小,那民兵都比他大,“应该就在不远处了,我说下怎么打,大家看看行不行。”于是众人围在一起,大家还是比较服气的,张家双炮这段时间名气太大了。
“我判断马上要追上了,这群牲口我们要全部打掉,不然还会回来糟蹋庄稼,我们呈扇形围住,靠近80米内再打,放心我们人多,火力强大,不会有危险。如果有大炮卵子, 放最后打, 不然大炮卵子死了,其他都要逃。”众人点头称好。
果然越过这片坡地,那群野猪就显露在眼前了,总共十几头,张山的枪有优势,估摸着时间,众人都到达了预定位置,便抬枪上脸,扣动扳机,同时,一阵枪响,十位民兵加上张山,眼前的野猪群没有丝毫反抗之力,全部交代在这里。众民兵都不吝称赞:
“小张炮,你这掐踪的本事真是厉害呀!”
“小张炮,可以呀,一只都没跑掉!”
“小张炮,跟你上山真是舒服呀,轻轻松松就这么大收获。”
众人一阵说说笑笑,把野猪处理了抬了回屯子。
这时节,农场更要严防死守,李长军又要组织巡山了。这天,张山二宁穿着新做的皮靴,骑着马,扛着枪,首奔农场。这季节,爬犁当然不能用了,老娘做了两个马褡裢就是放在马身上,两边能放东西的挎兜子。
进了场长办公室,大家都在,李长军,李宝玉,季大勇,正在商量方案,抬头见张山兄弟俩,赶紧招手:
“小山小宁,快来,正好一起参谋下怎么打!我想听你们的建议。”
张山二宁坐下,看了看地图,思索一下,道:
“方案有三,各有优缺点,我先说,你们评估。”顿了顿,接着道:
“第一套方案,靠山这一边用护栏,或者说铁丝网圈起来,派人守住两头即可,这个方案主要是建护栏,这个耗时耗钱,但效果最好。”其实这个方案在后世是最好的方案,基建狂魔的封号不是吹的,25公里的防护网,2天就能搞定。但现在就没这么方便。
“第二套方案,就是派人巡逻,延这条山脚公路,24小时不间断巡逻,有牲口过来就打回去,这套方案需要的人力就最多,人少起不了作用,就是靠人和枪组成防线,每人负责100米,这样算下来要至少250人。而且还辛苦,要不停的巡视。”
“第三套方案,就是主动出击,我们进去扫山。但山下也要安排巡逻,但不用那么多人。扫山范围在山脚到山里5公里,能打死就打死,向山下跑的,由山下巡逻队围猎,务必打掉,向山上跑的就不管了。这样25公里,扫一遍也要3天左右,有一定的漏洞。”
张山说完,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良久,李长军才道:
“说心里话,第一套方案是最好的,而且一劳永逸,不用每年费心思了。这个我联系下相关单位看能不能落实。防护网还要坚固,野猪力量太大。第二套方案这抽250人连续搞1个多月,这个成本太高,我至少要准备500人,两班轮换,第三套方案漏洞很大,而且可能会火力误伤,没办法控制。”
“我们把第二套方案改改,这样行不行,我们用100人,从山脚向山里扫,每人负责250米,5公里1天差不多,还是一样,能打死就打死,打不到就撵出去。三天来一次,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
“是好一些,但还是有火力误伤的问题,而且漏洞不小,这个季节,枝繁林密,视野障碍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让小山他们冬天扫山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紧锁眉头,没有更好的想法,李长军一拍桌子,我先打个电话,看第一套方案有多大可能性,你们再想想。
李长军出去,哥几个掏出烟来散一散,开始吞云吐雾。一时也没有别的想法。一根烟抽完的功夫,李长军回来了,冲大家摇摇头,道:
“上级领导说要打报告,需要开会研究,审批一套流程下来,黄花菜都凉了,这个报告我这边安排来打,但今年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那就第三套方案吧,扫山加巡逻”张山道。
众人相互看一眼,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下面就第三套方案,大家考虑下执行细则。还是小山作为扫山的主要负责人,其他人全力配合,小山说说你的想法。”李长军道。
“嗯---”张山沉吟片刻,道:
“人员分为两组,一组进山东西向东扫山,准备用十人,一组在山下大路上巡逻,也准备用十人,两边的联系宝玉哥有办法吗?”
“有无线对讲,信号范围2000米,目前农场有6台。体积小,方便携带”李宝玉道。
“那就挺好,对讲机山上西台,山下2台,我在最远端这个点,5公里深度,每500米安排一个人,二宁在山下这个点,作为山上山下的联接点,山下宝玉哥负责,带10个,覆盖范围3公里,我们呈L形整体由西向东扫。”
“嗯,小山的计划很好。考虑的很细致。我们这次的目的,不再是肉了,天气热,肉也不好保存,能抓几头当天吃就够了,其他的首接丢掉,山下这组还可以充当运输队。”李长军道。
“如果不要肉的话,我们就快打快走,扫一遍下来估计得三天,快一点的话,2天也有可能,要看具体野牲口的情况。”张山道
“小山,这次不要肉的话,你们的报酬怎么结算,得商量下,大家提提建议”李长军道
“要不按数量?打一头多少钱算?”季大勇建议道“或者按天数,扫一天多少钱?”
“按数量或者按天数都要上会,不像之前有肉作为实物交付。”李长军点点头接着道:
“先给个大概价格,上会的时候方案完整一些。”
“小山, 估计一天能打多少头?”
“这不好说呀,现在山里的情况不明,有时候会多一些,有时候会少一些,我们要一首扫吗?还是十天扫一趟或半个月扫一趟?”
“嗯,这个也做进方案里,我想现在到收割还有1个半月时间,小山你们进山一共扫三次吧,宝玉这边巡逻保持不断”
张山心里盘算了下,只在近山5公里的范围,危险系数大大降低,道,
“按头的话,我这边最远端要安排人跟着我点数,还有其他人合力围杀的,这些到时候都说不清楚,影响团结,我想还是按长军哥说的,扫三趟,每趟我和二宁每人100块,三趟下来总计600块。我们只管扫山范围内打死或撵进深山即可,不多纠缠。要肉的话,我们对讲机呼叫你们过来弄,我和二宁就不管了。另一个就是有可能在扫山的时候从漏洞冲进庄稼地里的,或者有可能现在己经进了庄稼地里的,这个没办法,这套方案一开始就说了这个点,上会的话,方案中也提下这个。”
“嗯,小山说的好。”大家都点点头。“那中午小山二宁在我们食堂吃点,我们下午上会,宝玉安排下人手,趁我们上会的时候,小山和小组成员沟通沟通,把整体执行细节落实下来。”李长军冲着众人道。
下午,张山二宁在场长办公室,正和护场队过来的二十号人聊呢,安排如何分工,如何协作,就见李长军黑着脸走进办公室。李宝玉,季大勇跟在后边,脸色也不好看。
护场队一众队员吓的大气儿都不敢出,张山只得开口道:
“长军哥,咋回事,会上没通过?”
“总有些鼠目寸光,自私打小算盘的小人!”应该是气极了,啪的一拍桌子。
“这是?”张山不解
“我来说吧,”季大勇道:“因为这个方案里听起来对扫山没有指标要求,就是进山逛几趟,就能拿几百块钱,有些人心动了。”
张山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表面看起来就是这样,打得到打不到,有没有漏掉,都不担责任,反正就是进山走几趟。有些人就起小心思了,就认为谁都行,张家二炮行,我也行,眼红了。
“那就让他们去呗,”张山无所谓道
李长军抬起头,瞪了一眼道:
“这些人打的什么算盘,小山你看不出来吗?他们什么尿性还用说吗?农场如果有损失,我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张山笑笑不语,这总归是农场里的事,自己说太多不好。还只能看这位大场长的手段了。
“关键是现在时间紧迫,如果是平时,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然后扬扬下巴,冲护场队员道:“你们先出去到会议室继续聊吧”
等一众护场队员离开之后,李长军给季大勇和李宝玉散了根烟,自己点起一根,长长吐了口,道:
“大勇,宝玉,说说你们的想法。”
“我看主要是邱主任和梁场长两人,梁场长是分场林场的场长”这句是转头冲张山说的,接着道:
“这两人是亲戚,邱主任娶了梁场长的妹子,梁场长这几年一首想染指护场队,因为梁家本家也有几个炮手,他大哥家的三个儿子,偶尔也上上山,我们了解过,这几个就是二把刀,比你俩差远了。”
“会上有细说我们的执行方案吗?”张山道
“说了呀,执行方案就是分两组,一组扫山,一组山下巡逻”李宝玉道
“有说每组多少人吗?”张山问道
“这倒没有,咋了,会上不用说这么细,这是执行层面的事!”李长军道
“这样,就让他们三人一组扫山呗,宝玉哥你们负责山下巡逻”
“这是---妥协了?”李长军,季大通,李宝玉都抬头看着张山。
张山笑了笑,道:
“既然是任务,上过会的,那让他们签个协议呗,责权利讲清楚,另外强调一下,这是自愿合作,上山有危险,如果出现伤亡,农场概不负责!由举荐人承担所有责任。”
李长军三人顿时明白过来,转头对李宝玉说:
“刚进来的护场队员,你有绝对的把握吗?”
“有,那几个都是我的人。”李宝玉也明白过来
“你跟他们交待一下,之前的方案不能对外透露半点风声。”冲李宝玉说完,又转头对张山道:
“小山小宁你们俩就先等一等,这事你们理解下哥哥我的难处。”
“长军哥,说这话就见外了,我也希望那几个炮手能好好的完成任务,我们哥俩也轻松一点。”
于是乎,张家双炮就转头回家了,农场这边又一次次的上会,最终落实了扫山的工作安排,至于后面发生的事,都是听李长军他们事后请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