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了晁盖,哥要三国鼎立

第112章 打灯谜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成了晁盖,哥要三国鼎立
作者:
还是那座山
本章字数:
4442
更新时间:
2025-06-03

“好的!那我们就去逛逛这郓城县的灯会!”

晁盖又对吴用说道:“军师,那我们就正月十七动身回去吧!”

吴用赶忙一拱手:“全凭哥哥做主!”

大家伙儿对这个决定也都很赞成。

掌灯以后,晁盖,吴用,李清照,刘唐和李逵五个人来到了大街上。

但见大街上游人拥挤,灯光明亮,照如白昼一般。

各种各样的灯,五光十色,把人晃得是眼花缭乱。

其实,正月十五看花灯,就是这样一个“灯”字,便让人知道,真正的花灯节,真正好看的花灯,都是在晚上。

晚上,也才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男女老少都会来到大街上观赏花灯。

五个人在人群当中穿来挤去,很快便来到了钟楼大街。

钟楼大街是郓城县最热闹最繁华的一条街,一般的大买卖呀,还有那些大的铺面,差不多都在这条大街上。

这些个商人,为了买卖兴隆招徕顾客,全都趁着元宵节这个时机,把自己家商铺的门脸儿都装点起来了。

每个商铺都亮出各式各样的花灯,真是争奇斗艳,目不暇接,引得这些逛花灯的人蜂拥而至。

晁盖一边走一边想:这也算是宋朝商铺的营销策略了吧!丝毫不输于现代的商业活动。

他们一路走着,便来到了一家字号叫"庆丰铺"的大绸缎庄门口。

这家大绸缎庄,有十几间的门面儿,一看就是非常的阔气。

门前呢,搭着彩灯牌楼。

牌楼有各式各样的动物花灯,什么鸟鱼花虫啊,飞禽走兽啊。

还有展现各种故事的花灯:三英战吕布啊,八仙过海,千奇百怪,反正是玲珑剔透。

这里的游人,也是最多的。

这兄弟五人挤到了前边一看,这里不光是花灯好,还备有灯谜,如果能猜中者另有奖赏。

李逵笑道:“这个好玩,猜中者还给钱呢?”

只见在商铺门口,摆着一排桌子,桌上摆着不少的道具。

这些道具呢,就构成了一个谜语。

只见在桌子上摆着一个泥人儿,旁边放着一把刀、一碗酒、一吊钱。

另外呢,在他的这个上边还写着"打成语两句"。

围观的人可不少,可是谁也猜不出来到底是什么谜语。

李逵和刘唐围着桌子转了八圈,晁盖和李清照也在苦思冥想着谜面。

吴用走到李逵面前,笑道:“哈哈哈...铁牛,你转圈转的这么急,猜出来了吗?”

李逵挠了挠大黑脑袋,嘟囔道:“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我看...这都是纯属蒙人。”

李逵这句话把晁盖,李清照和吴用都给逗乐了。

就连旁边围观的百姓,也都憋不住的笑起来。

吴用点着李逵的黑脑袋,笑着说:“你这个黑炭头,自己猜不出,却说别人蒙人。”

说完后,又回过头冲着看铺面的伙计一拱手:“我己经猜出谜面了。”

那伙计也是赶忙一拱手:“先生,请!”

吴用迈步来到桌子旁,伸手把桌子上的那碗酒端起来,“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又拿起了旁边的那把刀,“咔嚓”一声,把桌子上那个泥人儿的脑袋给削掉了,再然后呢,又一伸手,把桌子上的那一吊钱拿起来,揣进了自己的怀里。

这个时候,站在桌子后边的那个绸缎庄的伙计赞道:“哎呀,这位先生才高八斗呀!您真猜中了!”

李逵赶忙凑到吴用的身边:“我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就叫猜中了呢?”

吴用笑着说道:“这两句成语说的是啊'吃酒带醉,图财害命'。这是两个成语。”

旁边的百姓一听吴用的解释,纷纷齐声的夸赞:“好啊!先生果然大才。”

李逵一拍大腿:“嗨,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这也太简单了。如果再碰到这样的谜面,我也会猜。”

刘唐在旁边也是很羡慕:“这多好,有吃有喝的,还白捡了一吊钱花。嗯,真好!”

几个人边说着话,便继续往前走。

又来到了一家中药铺,门前也摆着一张桌子,这张桌子上放着两宗物件:

一个是蜘蛛网,网的中心呢有一个蜘蛛,这只蜘蛛做的跟真的蜘蛛一模一样。

旁边儿呢,还有一把熨斗,里边装着炭火。

宋朝时候的熨斗和咱们现在的不一样,因为宋朝还没有电,所以,那个时候的熨斗,不像咱们现在的熨斗都是通电的。

现在,桌子上的这个熨斗,里边儿装的就是炭火,等熨斗烧热了之后,也同样能够把衣服熨平。

另外呢,桌子上边儿还放着文房西宝,旁边儿也写了一句话“请写两道谜面,酬银一两”。

其实,这些商铺设的这个有奖谜面,一个是借正月十五图个乐,再一个也是对自家店铺做一个宣传。

这里围观的百姓也很多,但是大家伙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

李清照看了看桌子上的物件,蹙着眉想了想,忽然展颜一笑:“晁大哥,这个我猜出来了!”

“是呀!”

晁盖也很高兴,便拉着李清照挤开人群,来到桌子前面。

“伙计,这个谜面我猜出来了。”

李清照冲着中药铺的伙计说道。

伙计一看说话的是一个俊俏的公子哥,也是不敢怠慢:“好,好,那便请公子写在纸上吧!”

为了行事方便,李清照仍然是女扮男装。

说完,伙计把笔墨纸砚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李清照拿起笔来,略一思索,便在纸上“刷刷刷”写了起来。

她一边写,一边解释:“这个蜘蛛网的谜面就是'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捉拿飞虎将'。”

“这个装着碳火的熨斗...谜面是,'铁打一只船,红娘坐里边,晴天下小雨儿,船过地皮干'。”

李清照写完之后,把笔放了下来。

中药铺的那伙计一看笑了:“哈哈哈,这位公子人长得好,字也写的好,您猜对了!”

说罢也从抽屉里头取出一两纹银,递给了李清照。

李逵一看:“行啊,有两下子!”

心中也在暗暗较劲,再遇到打灯谜的我也得试试。

李逵自己也不想想,你是个什么东西?

那吴用吴学究,才高八斗。

李清照可是宋朝第一女词人。

你和他们两个人能比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