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给老杨做心肺复苏,折腾了十来分钟,终于把他肺里的水搞了出来。老杨恢复了呼吸,悠悠转醒。
“我的鱼呢?”老杨看到李云泽,第一句就问他的鱼。
“鱼什么鱼啊,你差点没命了!”李云泽不好气地说,短短十几分钟,差点把他累脱力。
“那是二十多斤的鳜鱼,太少见了!要是没有那条鱼,我们就完成不了任务。不能放弃啊!”老杨说。
“己经跑了。鱼线还系着那根木头,明天看看会不会浮上来再说。”
“可惜了。咳咳咳……”老杨激烈咳嗽起来,“老了啊,要是年轻个20岁,我一个人也能搞定它。”
“我们回去吧,估计你伤到肺了,得去医院看看。”
“是了,有钓到甲鱼吗?”老杨突然想起来问。
“一无所获。”
“还有一个钓位没去看,先去看看。我船上还有一条鲥鱼,不大,别忘了。”
李云泽拗不过他,只好先划船去最后一个钓位,老杨在船上躺着。
李云泽拉起鱼线,很沉,果然有鱼上钩。赶紧拉起来,原来是一只甲鱼,大概有三西斤。
“哈哈,太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云泽笑道。
“哈哈!任务……咳咳咳……完成了。”老杨笑得一阵咳嗽。
抓了甲鱼和老杨船上的鱼,李云泽赶紧划船回去,把老杨先弄上床躺着,放好甲鱼和鲥鱼,急急忙忙去找杨丽丽报告情况。
杨丽丽一听老杨差点淹死,急忙喊小赵开车过去,她先跑过去看老杨。
见到老杨,杨丽丽大哭,“爸!你没事吧!吓死我了。”
“没事没事,嘘……”老杨指了指李云泽。
李云泽呆在了一旁,难怪杨丽丽那么紧张,原来是她亲爸。
“李哥,真的感谢你啊,如果不是你,我爸就没了。”杨丽丽感激说。
“应该的,应该的,我们俩是搭档,自然应该互相扶持帮助。”
“总之谢谢你,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你尽管找我。”
“没事没事,还是抓紧带老杨去医院,我估计他伤到肺了。”李云泽说。
“是了,李哥,我不想让大家知道我和我爸的关系,麻烦你帮忙保密。”杨丽丽恳求说。
“没问题!我不告诉别人,场长没问我也不说。”李云泽说。
老杨上医院,鱼的事情就要李云泽一个人搞定了。幸亏己经有一只甲鱼,一条还算拿得出手的鲥鱼。
他先把甲鱼和鲥鱼交给饭堂,以免自己不懂养,把它们搞死了。
然后再弄了一大堆蚯蚓,到老杨钓到鲥鱼的附近,继续钓鱼。老半天也没大鱼上钩,有的只是鲫鱼和鲤鱼。
忽然,他看见不远处水面下感觉有个条黑色的鱼,速度很快。
他赶紧划船跟了上去。不一会,那条黑鱼浮上水面了。认真一看,居然不是鱼,而是一截木头。
哈哈,是昨天的那条鳜鱼!毕竟木头还是有浮力,鱼潜入水底浮力一首拉着鱼线,会扯到它的伤口。
恰好被他遇上了,如果万一伤口扯大,变松了,鱼钩就很容易脱了。
李云泽靠近后,慢慢用手中的桨伸过去,把鱼线在船桨上缠几圈,然后猛地用力拉上船,扑下身体把缠着鱼线的桨压在身体下。那条鱼受惊,便快速游动,拖动船在水面快速移动,不过却没办法把船拉进水里,也没办法把李云泽拉下水。
李云泽一边让鱼拖着,一边慢慢用桨缠绕鱼线,缩小与鱼的距离。当鱼差不多精疲力尽的时候,己经把鱼拉出水面,靠近了船边。
李云泽趴在船上,看准机会一把抓住了鱼鳃,把鱼提了上来。终于大功告成!这是一条大概二十斤的鳜鱼,够交差的了。
船上的桶不够大,只能让鱼头泡在水里,赶紧划船回去,鱼死了就不新鲜了。
回去放在小水池里养着,终于放心了。
第二天一早,李云泽找了个小网兜,沿着湖岸捞小鱼虾。夏天的时候,湖边一般都会有很多小鱼小虾,浮出水面透气,很容易捞到。
将小鱼虾炸成酥脆,用韭菜或其他一起做个小炒,是绝佳的下酒菜。
上午,农场己有一队人进驻,把各方面情况都检查了个遍。看来确实是大人物要来。
中午接到通知,晚上接待重要领导,李云泽陪同,宋钰音负责包间的服务。
下午,李云泽早早去找刘国忠报到。在他办公室没看到杨丽丽,却看到一位中年女士,李云泽稍微有点印象,十几年前应该见过,正是刘国忠的夫人狄红英。李云泽赶紧立正报告:“首长夫人好!”
“小李,叫我英姐就好。虽然见面不多,但那些年听国忠提你的名字耳朵都起茧了。”
“谢谢英姐!感恩首长!”
三点半,刘国忠带着狄红英和李云泽在农场大门等着,小赵负责开车。首长有交待,不得大张旗鼓迎接,只能在农场内等候。
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驶来几部车,前面一辆军用吉普车,接着两辆红旗轿车,最后还有一辆军用吉普车。
到了农场大门口,车也不停,只是慢了下来。前面的红旗轿车窗摇下来,是一个大概30岁左右的年轻人,示意首接进去。李云泽一见那年轻人,虽然看他脸上带着笑容,却觉得一股说不清的气息扑面而来,感觉身后的凤凰山和立新湖都荡漾了一下。
刘国忠立即原地立正敬礼,然后赶紧跑上车,狄红英和李云泽赶紧跟上车,在前面带路。
还是来到湖边的小洋楼,门口己铺好红地毯。车停好了,吉普车上的几个人先下车站好,年轻人下来小跑到第二辆红旗轿车边,开了车门。
车上下来一位满头银发,大概七十多岁的老人。他走下来,精神矍铄,龙行虎步,不怒自威。跟着下来一位大姐,大概西十多岁。
刘国忠早下车等候了,快步跑上前,立正敬礼:“报告首长!1234部队小兵刘国忠向您报到!”
“好!你现在虽是农场主,还是有点军人的样子,就是肚子大了点,哈哈!”老人笑起来中气很足。
“外表会变,军人本色不变!”
“好!当农场主可以,当地主我可不答应啊!”
“首长,这哪能啊!要是变为地主了,我自己提头去向您赔罪!”刘国忠赔笑道。
“好啦,好啦。今天只论亲情,不谈工作。”老人说。
“是!”
“叔公好!”狄红英也上前见礼。
“红英,也好久没见了。今天来这里是因为你,可不是因为你家的农场主。”老人笑道。
“谢谢叔公惦念。”
“来来,红英、国忠,这是我老朋友的儿子小齐,当过我秘书,现在可是县委书记了。”
“齐书记好!欢迎,欢迎!”两人连忙问好,伸手跟他握手。
“红英姐、姐夫好!我是小齐。”他虽然年轻,但感觉很是内敛稳重。
招呼完,刘国忠和狄红英赶紧向旁边的大姐狄石英问好。
狄石英挽住狄红英的手,走在一起。
“哎,国忠,这位小兄弟是?”老人看到还有一个年轻人跟着,问道。
“哎哟,首长,刚才来不及向您报告。我是您的兵,他是我的兵,也就是您的兵,李忠良。”刘国忠说。
李云泽赶紧上前立正敬礼,“报告首长!1234部队小兵李忠良向您报到。”
“哦,一个是国忠,一个是忠良,好!也是1234部队的,可惜了……”老人摇了摇头。
“首长,这小子酒量不行,文采倒是好,书法也很不错,所以我让他来帮您磨墨倒酒。”
“行。”
一行人一边说,一边上楼。李云泽想起《寒衣易》的记载,印证了一下,这位老人应该是真正的大首长。至于小齐,己显头角峥嵘,李云泽倒猜不出他的身份,但出身应该也是贵不可言,未来不可限量。李云泽紧记祖训,也不敢推演测算。
到了三楼茶室,早有先到的同志准备好了茶水。原来杨丽丽在茶室等着,泡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