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流云之流浪四十年

第48章 千秋家国梦

加入书架
书名:
天上流云之流浪四十年
作者:
萧鹿鸣
本章字数:
5466
更新时间:
2025-06-22

“首长,您好茶多,我也没有什么好茶,这次就喝农场自己种的凤凰云雾茶。茶不怎么样,关键这是红英亲手按照老家常宁的传统方法,纯手工做的茶。您尝尝。”刘国忠说。

“好。就要自己种的。我交待了,既然到农场,就不能吃外面来的东西,务必全用自己的。”老人说道,喝了一口茶,“好,红英手艺不错,有老家的味道。说起这个茶啊,小时候家里太穷,喝不起茶。第一次喝茶,还是在你老刘家。”

“首长记忆力太好了,您日理万机,这个小事您还记得啊?”

“这个记忆犹新啊!人老了,越久远的事记得越清楚。”

“首长,那这也算是忆苦思甜茶了。”刘国忠说道,“哎,对了忠良,你来一首诗,就写这茶,让首长指点指点。给你一盏茶的功夫。”

“是,连长,保证完成任务!”李云泽应道。他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正感觉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干啥。

小齐很是淡定,就以一个小辈的角色听着,也不搭话。

“首长,我在书房备了文房西宝,您看能否请您泼墨挥毫,给我们龙江农场留下珍贵墨宝?”刘国忠建议。

“也行,很久没写字了,活动一下也好。”

“向您报告,小侄我这两年可是苦练书法,每天坚持,现在稍微有那么点意思了。我想请您指点指点。”

“哦?那你先写两幅看看。”狄老来了兴趣,“咦,这幅,精忠报国,是不是你写的?”

“首长,正是。这不一首没机会请您题字吗,我就自己手痒,先写了一幅。等您赐宝呢。”

“嗯,这幅还行,有点颜筋柳骨和老爷子的意思了。”老人说。

听到老人肯定,刘国忠看起来很是激动。“首长,您这一句还行可不容易啊,我可是苦练了三年。”

李云泽倒也不是不懂事,趁他们在闲聊时,急忙磨好了墨。

刘国忠看到准备好了,赶紧说:“首长,请您赐墨宝。”

“也罢,就写几个字给你。”老人说,“在墨汁中滴几滴高度白酒。”

“好嘞!”

“我给你写一幅精忠报国吧。”老人家雷厉风行,一执笔便凝神静气,稍稍活动一下手腕,即饱蘸墨汁,落笔先写“精忠”,然后再蘸墨,一笔写就“报国”。

李云泽一看,老人的字明显不是从小就习字的,没有书法流派的痕迹,但整体雄浑一体,大开大合,金钩银划,蕴含着一股精气神。

“首长威武!这字大气磅礴,气势扑面而来啊!”刘国忠大声叫好。

“这书法啊,跟作诗是一个道理,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如果只是写字,一笔一画写工整端正即可;但若是书法,则首重意境和气势,要蕴涵一股气在里面。”老人说道。

“聆听首长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啊。”刘国忠说。

“说到这个,其实小齐倒是很不错,你们可以学学他书法的势。”老人把笔递给小齐,“小齐,你来写几个字,让他们见识一下。”

李云泽赶紧再磨墨,重新换上宣纸。

“好的,那就在首长面前班门弄虎了。”小齐略一思索,提笔蘸墨,提笔写“千秋”,再蘸墨写“家国梦”。

“好!”老人家喝彩了一句。

“首长,献丑了。”小齐不亢不卑地说。

“国忠,你也写写这个千秋家国梦,对比看看。”老人说。

刘国忠也有点卖弄的意思,赶紧提笔,还稍微运了一下气,拿出气势,一气呵成写了。

老人看了,说到:“不错,算是登堂入室了。从技法上看,国忠的字可以说胜过小齐的,明显是有练过的痕迹。你们别看小齐年轻,从气势上看,小齐的字明显可比国忠的强多了。国忠,你看,你们俩的字放在一起,可以说你的字是个将军,但小齐的字却是统帅。”

“首长谬赞了!我的字哪里比得上姐夫的。”小齐赶紧道。

“这个功夫在字外,不是书法本身的问题,小齐你也不用谦虚。正如小齐你现在是一县之首,主政一方,就需要有这股气势。”老人说,“国忠,你也算是副厅级了吧,虽然级别比小齐高,但管理一个农场和管理一个县可不一样。”

“是,首长,我要多向齐书记学习。”

“是,要学道,不是学术。”老人又说,“是了,既然小李也懂书法,你也写来看看。你作的诗有了没?有了就写下来。”

“是,首长!有了。”李云泽也算胸有成竹。

李云泽铺了宣纸,蘸了墨,先写诗名:龙江云雾茶。

老人看了一眼,轻轻点了一下头。继续看他写下去。

“春山平湖藏绿野,明前喜雨沐新芒。”

首联中规中矩,写了凤凰山和立新湖,写采茶时间。

“轻妆碧玉翻素手,穿花蝴蝶采芬芳。”

颔联写采茶女,略有文采。

“三炒西制方成熟,百搓千揉始生香。”

颈联写制茶,倒是隐含了一点意思在里面。

“暂收纤身入锦匣,且待好水出琼浆。”

尾联有所升华,有些怀才不遇,待时而动的意思。

“嗯,小齐,我知道你书法可以,也能写诗,你来点评一番。”老人说。

“首长,我哪里能点评,就说几句感受,您批评指正。”小齐说,“这字还不错,应该是很有功底的。不过,学各种书法流派的痕迹过重,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至于首长说的意境和气势,还是差了些。首长您看?”

“继续说。”

“呃,诗嘛,在一盏茶的功夫能写出来,也算有才。对仗还算工整,基本符合格律,也有文采。可以说,就是一首挺好的文人墨客诗词。”小齐说。

“嗯,说得挺好。总的来说,还不错。但是,你这诗和书法都是文人骚客的自娱自乐,没有什么大用。也就颈联有那么点劝人需要磨炼的意思。”老人说,又问小齐:“那你觉得这个年轻人,适合做什么?”

“呃,当个教师,或者文书还是能胜任的。”小齐说。

“嗯。国忠,小李现在是?”

“首长,他是部队转业在家十来年,前几天刚刚来投奔我,现在是农场临时工。”

“哦……”老人哦了一声没再说话。

“首长、齐书记,既然赐了墨宝,也得题款才行啊。”刘国忠祈求道。

“罢了,石英,给你妹夫钤上个我的私章吧。”老人说。

“谢谢首长!您的墨宝我当传家宝。”

“那估计你要失望了,我这字估计二三十年还是有点价值的。如果要当传家宝,我看小齐的'千秋家国梦'机会还大。赶紧请小齐落款!”

“齐书记,您看首长都说了……”

齐书记不好扫首长的面子,落款一个“齐”字,并写上“甲子年夏书于龙江立新湖”。

刘国忠大喜过望,说饭堂己安排好晚餐,请老人入席。

老人当然是坐了主席,狄石英右侧,小齐坐了左侧,然后是狄红英陪姐姐,刘国忠陪小齐。

刘国忠犹豫了一下,没让杨丽丽入席,而是请示了老人,让李云泽坐了末席。让杨丽丽和小赵看好后厨,并陪好首长的其他随行人员。

“首长,晚上还是喝点呗。您看是白的,还是来点外国人的洋酒、红酒?”

“还是来点我们自己的酒吧,老外的我虽然喝得不少,还是觉得不习惯,还贵。不过石英和红英可以来两杯红酒。”

“好的,那我们还是喝自己的茅台。正好香江那边给送来几支红酒,说是法国那个什么菲,79年的葡萄年份不错,被他们搞来尝鲜了。”

杨丽丽和小赵拿来酒。李云泽没见过红酒,多看了一眼,感觉洋人确实比较会玩,红酒看起来确实比较高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