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浮沉一生情

第70章 “借钱”

加入书架
书名:
半世浮沉一生情
作者:
日子有功
本章字数:
5626
更新时间:
2025-06-06

这些年,开酒店的人都有个共同体会:公款吃喝一少,经济准是紧缩了。要说刹吃喝风,抽紧银根比发文件还管用。

瞧,那些脖子粗、肚子大的人,好像都跑去减肥了。这天晚上,别式俱乐部里冷冷清清,只有两桌客人。一桌在外面的 “好吃好喝好赚钱” 餐厅,另一桌在里头的小餐厅。

小餐厅这桌,坐东的是市长孟庆水,宴请市工商、建设、中国和农业西大银行行长。如今的饮食文化,可不像人们夸赞的那般丰富多彩,说白了,就一种颜色 —— 透着实用主义的调调。但凡宴请,做东的要么是眼下有事相求,要么是为了联络感情,方便日后办事。这不,看着桌上一盘盘宛如艺术品的菜肴(真不忍心把它们简单称作菜肴),行长们就首截了当地说:

“市长,您可是我们的老行长,有啥话,别藏着掖着,尽管说。”

孟庆水举起酒杯,一脸诚恳:“我代表全市拖欠工资的职工,敬西大“行长”一杯。”

工行行长脑子转得快,心里清楚,这杯酒下肚,市长指定要伸手要钱了。

没错,孟庆水上台后,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市政建设蓝图,可启动资金有限,立交桥、居民小区、科技城、五星级大酒店等西大工程却同时上马了。他把那句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改成了 “有钱要干,没有钱边干边找钱”。

就像时下流行的那句话:

不管有钱没钱,只要先干起来,就能搞到钱;不干,那就永远别想有钱。

可这次,真碰上大难题了。这次,仿佛有个能融化金钱的太阳高悬,炙烤着大地。大地干裂了,金钱之水迅速渗入裂缝,转眼就没了踪影,可大地依旧在干渴中持续爆裂。那些盖了一半的楼、立着桥墩的桥,还有被挖开的道路,就像荒野里干枯的庄稼,在风中摇晃。

要是只为了救活这些工程,孟庆水也犯不着找这几位行长。他们说到底,也就是地方上的小“财神”,那些工程资金缺口好几个亿,他们既没这财力,也没这权力。孟庆水请他们来,是想让他们帮个小忙 —— 弄 4000 万元人民币。对行长们来说,这或许不算啥大事,可对孟庆水而言,这 4000 万。比救火、救命还紧迫、还重要。全市三分之一的企业停产,几万工人领不到工资,己经有不少工人跑到信访办上访,要求补发工资。所以,孟庆水急需这 4000 万,争取春节前给每个工人发几百元,让大家能安稳过个年。

孟庆水跟行长们讲了这些情况,再次举杯:“愿意帮忙的,干了这杯酒。”

“这杯子太大了。” 建行行长话里有话,

“我酒量浅,分两次喝吧。”

工行行长也附和:“喝急酒容易伤身子,分两次好。”

其他两位行长也点头赞同。很明显,他们答应帮忙了,不过得分两次给。

孟庆水一听,笑着说:“两次就两次。”

这话表面说的是喝酒,一口喝一半,两口喝光;实际意思是一次给 2000 万。

“我先喝为敬。” 话音刚落,就喝了一半。

此刻,外面的 “好吃好喝好赚钱” 餐厅里,一张大圆桌挤了 10 多个人。橡胶厂厂长王学兵请客,客人是厂里的工人代表。说起来挺有意思,他请客也是为了稳定大家伙的情绪。厂里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工人们聚在一起,正打算去信访办上访。王学兵赶忙拦住大家:

“大伙可千万别这么做。相信政府,肯定会帮咱们解决困难的。同志们有啥意见,都跟我说,我负责向政府反映。”

工人们选出代表,跟王学兵反映了一下午意见。为了加深感情,方便做思想工作,王学兵决定请工人代表吃饭,而且自掏腰包。他从兜里掏出 300块钱,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慕容道子说:

“真不好意思,这么多人,可我就剩这点钱了。你看着安排,不求吃多好,能吃饱就行。”

“算了吧。” 慕容道子摆摆手,

“算我的,你请客,我出钱。”

“那可不行,这是安定团结费,我必须出。”

慕容道子只好收下钱,然后交代餐厅经理,按每人 100 元的标准上菜,酒水敞开供应。安排好后,他就进去陪孟庆水了。

王学兵端起酒杯,诚恳地对工人代表说:

“为了安定团结的大局,看在我的面子上,大家千万别去上访,别给政府添麻烦。”

“厂长,您真够意思,我们听您的!” 大家齐声应道。

就在他们准备干杯时,孟庆水走了过来。他听慕容道子说,王学兵为了劝阻工人上访,自己掏钱请工人吃饭,心里十分感动,特意过来敬工人们一杯酒。他挨个和大家碰杯:

“大家放心,市政府正在想办法筹钱,争取春节前让大家领到工资。”

市长亲自来敬酒,工人们也很激动,纷纷表态:国家有困难,虽说咱帮不上大忙,但绝不给国家添麻烦。

孟庆水又单独敬了王学兵一杯酒,接着掏出 300 块钱递给王学兵:

“我是市长,这笔安定团结费,理应我出。”

“市长……”

王学兵,这位当年学铁人的老模范,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收下吧。” 孟庆水把钱塞进王学兵口袋,又回去赔 “西大财神” 了。

慕容道子趁机把王学兵拉到一边,劝说道:“你总不能老让市长给你掏腰包吧。你拦下了工人上访,可你能解决工人的实际困难吗?你帮政府避免了一次麻烦,可企业亏损,这本身就是大麻烦、大包袱!想扭亏为盈,就凭现在的经济形势,你觉得可能吗?全国制鞋企业起码上千家,就算以后市场好了,就咱厂这设备和技术,能竞争过几家?我之前给你出的主意,把产权卖了,对工厂、对工人、对你个人,都有好处。”

几个月前,慕容道子就跟王学兵提过想买橡胶厂的产权,当时被王学兵一口拒绝,还说:

“既然国家把厂子交给我,我就得替国家管好这份资产。”

可这会儿,他觉得慕容道子的话有点道理,便说:

“让我想想,还得跟工人们商量商量,尽快给你答复。”

在社会变革的浪潮里,很多事,人们往往是被迫接受的。

送走 “西大财神” 后,孟庆水对慕容道子说:“怎么样,借我 2000 万。”

“别开玩笑了,您堂堂大市长,找我这小个体户要钱,传出去不得让人笑话。”

“市长向个体户要钱,这多有意义,是社会的大进步,都能载入史册了。” 孟庆水半开玩笑地说,

“当初你鼓动我当市长,现在我有难处了,你可不能不管。”

“20 万,我咬咬牙还行,2000 万,对我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我上哪儿弄这么多钱去。”

“别装可怜了,这 2000 万,我就指望你了。放心,我不会让你白帮忙,以后肯定会报答你。”

“其实,您自己就有钱,何必求别人。”

“我有钱?那些钱我根本动不了。我能拿行政事业费给工人发工资吗?能卖车、卖房子救济工人吗?能把吃喝的公款收上来给工人养家糊口吗?要是有钱,我至于这么低声下气求人!”

“您没钱,可您有企业啊。好多企业严重亏损,成了您的包袱,您把它们卖了,不就能把包袱、麻烦变成钱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市长办公会上,我们基本达成共识,把一些中小企业推向产权市场,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是春节前给工人发不出钱,肯定得出乱子。”

“要是您能答应把橡胶厂 50%以上的资产转让给我,我就想办法给您凑 2000 万。”

“看来,你早就盯上我了。”

“应该说是早就想帮您了。”

“明天上午,给你答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