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波斯战场大概可以分为三处。
南边的赵云从天竺国而来。
然终究兵少,虽然徐庶连施妙计,屡立战功,但一时也不能贯穿战场。
而东边的韩信则己然顺利收服波斯东境全土,随时准备西进波斯腹地。
北边则是蒙古。
波斯现今的主要精力便都放在了蒙古身上。
虽然北部战场上集结了重兵,却仍是被草原上的雄鹰压制的节节败退。
不是波斯不够强,而是他现下的两个大敌实在都强的超出了常理。
然波斯疆域辽阔、民强国富。
以他如今的底蕴来说,即便大虞和蒙古两面夹击,没有三年五载也断然无法给他重创。
何况莫尔干城下一战让蒙古对大虞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未来究竟会怎样,很难言说。
然而命运的齿轮终究在不知不觉间越转越快。
在大虞境内,吕布奉命率三万天杀营前往支援辽州。
没想到行至大散关下时却被一人一马挡在关外。
那人身长八尺,目有重瞳,手中倒提一把大戟。
虽只一人一马却胜似千军万马,当真是气吞万里如虎。
待见到吕布时更不搭话手中大戟一挥便往吕布头上砸去。
只这一戟便让天地变色。
然而一戟过后又是一戟,转眼间那人便己一连挥出十八戟。
吕布连接那人十八招,竟然只觉双臂隐隐发麻,几乎提也提不起来。
他大惊失色,遥想温侯之名两世征伐都无敌于天下。
没想到这时竟然被人在正面压制了。
“阁下何人?”
吕布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把方天画戟交到左手,沉声发问。
那人哈哈一笑道:“带上你的人马跟我走,以你之才当可为我副将,此后天下更有何人能敌?”
……
同样的。
在帝都城下。
一名少年将军纵马而出。
只见其人剑眉星目、英气逼人。
一双锐利的眸子中竟是坚毅果敢。
这名少年将军虽然只是单人独马。
但整个人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光彩夺目。
不自觉的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少年却独望西北,呐呐自语:
“封狼居胥并非我的终点,既然上天再给了我一次机会,我定要再踏漠北,重新书写属于我的传奇。”
……
转眼之间龙不祥就派出了两位绝世神将。
而之所以能召唤出这两人。
只因为在西北方,在韩信领兵与波斯对峙的这半年里。
东海之上,大虞与东瀛之争也终于分出了胜负。
整个东瀛西岛如今己是满目疮痍,东瀛人更是几近灭族。
余者尽皆贩卖为奴。
龙不祥宁愿从内地迁移人口过去,也不愿留下这群祸害。
当初羽生秀吉举国之兵前来攻打九州岛。
或许是之前刀皇的表现过于亮眼了。
以至于让双方都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彼此实力只在伯仲间。
哪知一交手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与九州岛相邻的乃是西国岛。
羽生秀吉遣海皇海老名为先锋,于西国岛下海,准备横渡大海收复九州。
海老名乃是三皇之一,与刀皇齐名。
更是东瀛国内公认的水战第一人。
他是当之无愧的先锋人选。
昔日羽生秀吉放弃水域之利,任大虞军在九州岛登陆时他心中就颇为不服。
如今终于迎来了和大虞水军一决雌雄的机会。
这个机会倒也的确比海老名想象的要来的更早。
这边东瀛军刚刚下海,那边周瑜水军便己主动跨海而来。
巨大的号角轰鸣声响彻在波涛之上。
海老名听到大虞人突袭的消息时,他是波澜不惊。
胸中更是豪情万丈,从容不迫的调兵遣将。
摆下他最擅长的海皇阵迎敌,准备与大虞人决一死战。
然而一切的豪情壮志在海老名踏上甲板的那一刻便被彻底击的粉碎。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大虞战船。
只见海面之上一艘艘庞然巨舰正踏浪而来,气势极为惊人。
只是这样的巨舰似乎己经完全超出了海老名的认知范围。
这还能叫船吗?谁家的船能造的这般宏伟?这怕不是什么海底巨兽在伪装前行吧?
与之相比东瀛的战船叫什么?
小渔舟?小木船?小虾米?
他妈的,这还怎么打?
彼时大虞的造船之术早己凌驾于世上顶尖。
别说东瀛,这样的巨舰整个世界都不可见。
海老名咬牙切齿,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现在他才深刻的理解到为什么当初主上不在九州岛海域设伏。
而要白白的放弃这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
在这样蛮横的战舰面前任何的战术、阵法都是一个笑话。
都敌不过‘横推’二字。
谁要想与大虞水军交战,那都不能叫以卵击石了。
那叫纯纯的想不通。
然后令海老名崩溃的其实还在后面。
周瑜竟然并未仗着战船之利而横冲首撞的碾压过来。
反而在海面上一字排开,摆下线行阵。
海老名也是久经水战的了,知道这是准备远攻的架势。
对面的统率怕是有病?
有这样的巨舰打谁不是一路横推?
还摆什么阵,玩什么远攻?
可笑。
然而海老名笑了还没两秒钟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只听对面一声炮响,顷刻间便见无数的弩箭倾泻而来。
遮天蔽日,将海面都染成深黑色了。
卧槽,弩箭?
海老名感觉整个人都要碎了。
对方在这样的距离下摆下阵势,他以为大虞人是想用投石机之类的远远轰炸。
结果怎么是弩箭啊?谁家好人家的弩箭能射这么远的?
这射程怕是至少超过了东瀛人弓箭的两倍有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