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手要怎么制作石斧?
石斧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石头了,
这个‘徒手’可能需要费一番劲。
苏长浩暂时没有想法,随即转身便走。
想不通,干脆不想了。
这次成功生起火来,苏长浩要好好地消化一下第一次钻木取火的喜悦。
他重新返回地堡庇护所,打量着昨天制作的小土灶,
土灶阴干了一晚上,
以现在的温度,小土灶干燥起来还是很快的。
这个小土灶,苏长浩使用了大石块作为底部,小石块填充侧壁,再加上竹片和泥土填充包裹,
稳固,非常稳固,
在旧时代,竹子甚至被用作钢筋,用来支撑泥土没有问题。
而填充小土灶使用的是小石块,
在无法区分石块质量的情况下,大石块灼烧久了可能会有破碎溅射的风险,
还是小石块再用厚厚的泥土包裹住比较安全一些。
为了给火灶遮风挡雨,
苏长浩用鱼线和竹针连线穿过鹤望兰的茎秆,将鹤望兰的茎秆给穿成一排挂在大棚的侧面,给土灶当墙壁,用来预防雨水溅入土灶里,
这样可以简单地制作出挡风遮雨的墙壁,也不费力气,
利用鹤望兰的茎秆搭建一面一米高的矮墙护栏后,苏长浩就握着柴刀,准备去觅食了。
握着柴刀的苏长浩朝着丛林里走去,抬头看向远方的高树,
那一棵树上长满了一簇簇白色的花朵,
那些花朵看起来略有粉色,还挺好看的。
根据苏长浩的求生规则,这碰到了漂亮的花朵,还是过去查看一二寻找可能的机会。
如果在荒野求生中,没有丰富的植物分辨知识,也没有那些野菜食用经验,
实在没得选了,那么冒险吃一吃植物的花朵也是适宜选择。
植物的花朵可食用的概率相对较高,值得用心查看。
有着丰富植物知识的苏长浩来到这一棵树附近,
以他的视力,己然可以看清那有些粉白的花朵是什么了:
“羊蹄甲。”
羊蹄甲
羊蹄甲是极具特色的观花赏叶植物,常广泛应用于公园、庭院观赏及作行道树。
这羊蹄甲在华夏南方城市是很常见的,它的叶子和屁屁特别像,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屁屁树。
羊蹄甲的叶子
一般常见的羊蹄甲有三种:白花、紫花、红花。
白花羊蹄甲看上去整体略白,或带有桃红色。
紫花羊蹄甲呈淡紫色或者粉色,
这个颜色和古时女子使用的化妆品‘宫粉’相似,所以紫花羊蹄甲又被称为宫粉羊蹄甲。
以此类推,还有宫粉茶花,宫粉梅花...
而紫花羊蹄甲还有一个名字:洋紫荆。
如果你去过华夏柳州,那么你一定会在街道上看到它的身影。
羊蹄甲
另外一种常见是红花羊蹄甲。
红花羊蹄甲并非自然生长的品种,而是由白花羊蹄甲和紫花羊蹄甲经过杂交后诞生的。
由于杂交过程中的花粉无法正常发育,因此它无法结出扁扁长长的果实。
红花羊蹄甲是华夏香江街道上常见的行道树,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紫荆花。
但是,
还有一种原产于华夏的另一种豆科植物,它的名字叫做:紫荆。
紫荆开的花也叫紫荆花。
这样一来就有些难解难分了。
可以做简单区分:紫荆又被称为‘满条红’。
所以紫荆开出来的紫荆花是‘满满一枝条的红花’。
双方花的姿态略有不同。
紫荆
有时候不会详细分辨也没有关系,
不论是羊蹄甲的紫荆花还是紫荆的紫荆花,它们都可以吃。
苏长浩遇到的是最为常见的白花羊蹄甲,
白花羊蹄甲看上去白白得一片,花叶略带点红,是十分标准的羊蹄甲。
羊蹄甲的花朵看起来很好看,闻起来也很好闻,
这让人赏心悦目的视觉和嗅觉感官隐约透露了一件事:
可以吃。
羊蹄甲的花朵可以制作鲜花饼,或者腌制成酸菜。
苏长浩采集了不少白花,准备带回家腌制。
由于是野生花朵,为了以防万一,可以把花瓣焯水后再食用。
至于绿色的叶茎或者果实,还是不食用为上策。
点燃柴火,小土灶开始燃烧起炙热火焰来。
有了土灶,火焰温度更加集中,热量能够很好地集中利用。
没多久的时间,铁锅里的水就烧开了,
苏长浩摘取一片片手指长的花瓣丢进锅里进行焯水。
摘取植物花瓣焯水的时候最好抖一抖,保不准花瓣里会藏着一只小蜜蜂。
焯水后的花瓣收集在芭蕉叶上,倒上盐搅拌,就是一道腌菜了。
苏长浩闻着焯水的花瓣香味,决定为这一道菜起名:
“花香。”
羊蹄甲的花是很香的,即便焯水后也是花香十足。
不过花瓣也有着焯水的通病:看着一大把,焯水后就一点点。
感觉有些不够吃。
要是靠吃花瓣填饱肚子,那估计要摘满满一脸盆。
苏长浩拿起了意外遇到的灵芝,
要不烤灵芝吃?
会流鼻血的吧?
苏长浩将灵芝收了起来,还是决定前去竹林外的河道上检查自己的河道陷阱。
等到午后时分,苏长浩提着西条巴掌大的鱼返回地堡庇护所,
这西条鱼是他今天的收获:两条非洲鲫鱼和两条鲫鱼。
非洲鲫鱼会大一些,一条大约也有小半斤,
但是鲫鱼就小了许多,看上去估计就够两口。
苏长浩将洗干净的鱼全部放进锅里,倒入水炖上,
他看着今天的陷阱收获皱起眉头:
“比昨天还少。”
“这可不是好事。”
苏长浩费了很多力气和时间来布设筑坝陷阱,但收获却和想象中得有些不一样,
仅仅两天,鱼就好像被苏长浩逮光了一般。
明天还会不会有鱼?
这下苏长浩也不确定了。
就在苏长浩返回地堡大棚开始炖鱼的时候,没想到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就此暗沉了下来,
而且转眼之间,
下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