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的第二天,阳光才刚刚洒在老家的屋檐上,家中便被一阵喧闹打破了平静。亲戚们如潮水般涌来,说是看望父亲,实则各怀心思。
大伯一马当先,满脸堆笑,眼睛却在院子里四处打量,心里暗忖着父亲这些年在外闯荡,定是赚得盆满钵满。“老弟啊,可把你盼回来了!”大伯的声音洪亮,拍着父亲的肩膀,那股子热乎劲仿佛要把多年的思念都倾注在这一拍之中,实则是想先拉近关系,为后续借钱铺垫,“咱这一家人,分开太久咯,我昨晚就跟你嫂子念叨,今天一定得早点过来。”
四姑也不甘示弱,挎着一篮土鸡蛋,扭着身子进门。“哥啊,你看你走了这些年,家里都变了不少,可我们对你的思念一点没减。”四姑嘴上像抹了蜜,眼睛却时不时瞟向屋内的装饰,心里估算着这屋里的物件儿值多少钱,想着自已做生意正缺资金周转,若能从父亲这儿借到,可是解了燃眉之急,“这鸡蛋是自家土鸡下的,纯绿色食品,给你补补身子。”
其他亲戚也纷纷围聚过来,堂弟装出一副亲昵模样拉着我,“哥,我可想你了,我家有小霸王游戏机,还有好多新游戏,你去我家玩呗。”他心里打着小算盘,觉得只要把我哄好了,他父亲借钱就更有可能,说不定还能让他父亲多借些,到时候还能让他父亲带他去吃一顿好吃的。表妹也凑过来,挽着我的胳膊,“表哥,我养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你还没见过呢,去我家看看嘛。”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心里却在想:只要把表哥哄好了,到时候让爸爸跟姑父借钱就更容易了。而且表哥在大城市待过,肯定有很多新鲜玩意儿,说不定还能从他那里捞点好处呢。
我表面上礼貌地回应着他们,心里却在冷笑。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我早已饱尝了这些亲戚的冷漠与自私。那时父亲生意失败,家中陷入困境,这些所谓的亲人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我们找他们借钱或者拖累他们。如今看到父亲衣锦还乡,他们又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一样蜂拥而至,真是可笑至极。
我默默地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表演着,就像在看一场蹩脚的闹剧。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目的性。我甚至能想象到他们在来我家之前,是如何在家里精心策划,如何对着镜子练习那虚假的笑容和谄媚的言辞。
父亲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脸上洋溢着笑容,热情地回应着每一个人,丝毫未察觉背后的意图。他与亲戚们畅聊在外的经历,眼中满是对亲情的珍视,想着自已发达了,能帮衬亲戚也是应该的,毕竟血浓于水。
母亲在一旁忙碌地招呼着,虽感觉亲戚们的热情有些异样,但出于善良和礼貌,并未多想。
谈话间,大伯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切入正题。他轻咳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为难,“老弟,你也知道,你侄子眼看要结婚了,女方要求在城里买房,可我这手头实在紧啊。你现在事业有成,能不能先借我点应急?”大伯眼神中满是期待,又带着一丝忐忑,手心不自觉地冒汗,心里盼着父亲能爽快答应。
四姑见状,赶忙接上话,“哥,我家那丫头上学也需要钱,你就看在咱们兄妹一场的份上,帮帮我们吧。”二的声音略带颤抖,心里七上八下,就怕父亲一口回绝。
其他亲戚也纷纷附和,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各种诉苦声和借钱的请求。他们的眼神紧紧盯着父亲,像一群饿狼盯着猎物,贪婪又急切。
我实在看不下去,正欲开口揭露,父亲却抬手示意我莫要冲动。我心急如焚,深知这些人借钱的本质,他们一旦拿到钱,恐怕不会有归还的念头。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被他们利用。
父亲面露犹豫之色,他心中虽重亲情,可也并非毫无考量。他看着这些亲戚,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念及往日情分,一方面又担心借钱后引发诸多麻烦。
我急忙走到父亲身边,低声说:“爸,刚回老家,您虽然挣了不少钱,但是我们刚刚回家,很多事情还没有安定好,正是用钱的时候,我的眼神坚定地看着父亲,试图唤醒他的理智。
父亲听了我的话,身体微微一震,陷入沉思,他开始意识到,或许自已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就答应他们的请求。
大伯看到父亲犹豫,着急地说:“老弟,你可不能不管啊,咱们是一家人,你现在这么有钱,帮我们点小忙算得了什么?”他的话里带着一丝不满和指责,试图用亲情来绑架父亲。
我立刻反驳道:“大伯,一家人是应该互相帮助,但这不是你们索取的理由,我父亲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他自已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你说的小忙,可不是一小点钱就能解决的,而且为啥这么巧,我们刚回家,你们大家都有事情,让我们帮忙。”我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心中的愤怒再也抑制不住。
四姑皱着眉头,“侄儿,你这话说得就难听了。现在你爸有能力了,帮衬一下也是应该的。”她试图为自已辩解,眼神却有些躲闪。
我冷笑道:“四姑,我看是你们就是想从我们家捞钱,别以为我不知道。”
亲戚们被我的话驳得哑口无言,脸上露出尴尬和恼怒的神情。他们没想到我会如此直白地揭穿他们,原本的计划被打乱,心中又气又急。
父亲看着这场面,终于下定决心。他缓缓开口:“各位亲戚,我知道你们有困难,但我也有自已的考量。这钱不是不能借,但我要看到你们的诚意和还钱的计划。如果只是想空手套白狼,那我是不会答应的。”父亲的声音沉稳有力,眼神中透着坚定。
大伯一听,脸色顿时变了,“老弟,你这是什么意思?咱们都是亲戚,还信不过吗?你这样可就伤了大家的感情了。”他试图用亲情来施压,心中却有些慌乱,知道借钱的事情可能没那么顺利了。
我再次说道:“大伯,感情不是用来要挟的。如果你们真的珍惜这份亲情,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而不是只想着借钱。”
亲戚们见势不妙,有的开始打圆场,说再考虑考虑;有的则面露不悦,甩下几句狠话后离开。原本热闹的院子瞬间冷清下来。
父亲看着离去的亲戚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对我说:“孩子,这次多亏有你。我差点就被亲情冲昏了头脑,没看清他们的真面目。”父亲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庆幸和感激。
我安慰道:“爸,我理解你重亲情,但也要懂得保护自已和家人。真正的亲情不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
这场风波过后,家中逐渐恢复了往昔的平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有些凌乱的客厅里,父亲和母亲相对而坐,脸上还残留着些许疲惫与凝重。短暂的沉默后,他们的话题转到了我未来的学业上,商议着让我去哪里读书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父亲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率先打破了沉默:“孩子的教育是大事,咱们不能马虎。之前在内蒙古,那边的教育资源虽然也有不错的,但考虑到咱们现在回了山东老家,这边的教育体系和升学环境咱们还得重新好好研究研究。”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努力整理着思绪。
母亲轻轻地点了点头,目光中满是关切:“是啊,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咱们得找一个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听说城里的几所重点中学口碑都很好,就是不知道入学门槛高不高,孩子能不能适应。”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毕竟教育环境的差异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父亲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觉得咱们先去了解一下这些重点中学的招生政策和课程设置。孩子从小学习就比较自觉,但新环境可能会给他带来压力,我们得确保他能在一个合适的氛围中成长。”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为我的学业铺平道路。
母亲抬头看着父亲,有些犹豫地说:“可是,城里的学校竞争肯定很激烈,孩子会不会跟不上?要不要考虑一下镇上的中学,离家近,孩子也熟悉周围的环境。”她的心里有些矛盾,既想给我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又担心我在激烈的竞争中受挫。
父亲轻轻摇了摇头,否定了母亲的想法:“镇上的中学虽然方便,但教学资源毕竟有限。我不想因为一时的安逸而耽误了孩子的未来。咱们要长远考虑,哪怕现在辛苦一点,只要孩子能考上好大学,以后的路就会好走很多。”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深知教育对于我的人生有着至关为重要的意义。
母亲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你说得也对。可是,去城里读书,孩子可能要住校,我担心他照顾不好自已。”她的眼中满是担忧,作为母亲,孩子的生活起居始终是她心中的牵挂。
父亲拍了拍母亲的手,安慰道:“这也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咱们可以多去学校看看他,给他带些好吃的,多关心他的生活。而且,住校也能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对他以后有好处。”
母亲微微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两人又陷入了沉默,各自在心中权衡着利弊,思考着如何为我选择一所最适合的学校,那一份深沉的爱与期望弥漫在整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