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词条可以合成

第60章 受宠若惊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我的词条可以合成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204
更新时间:
2025-01-04

虽然觉得意外,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应允,然后在后方找了个空座位,坐下,并且把两只热水瓶置于脚旁,随时待命为领导们提供茶水服务。

吴长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现在大家都清楚具体情况了,让我们就宣传及奖赏的具体事项进行商讨,最终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李主任和杨厂长审核。”

作为厂宣传科的科长兼副主任,杨康健率先发言:“我们厂委会近来备受批评,这正是一个转危为机的好机会——可以通过此事件加强内部的预警宣传!我建议树立赵国生同志作为一个榜样来倡导正面价值观。”

赵国生突然听到自已的名字被提及,心里猛地一紧,脸色骤变,尤其是提到“榜样”

这个词时。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院子里那位被人称为傻子的柱子哥——曾经也是厂里的一员,因为成为了所谓的反面“典型”

,最后连食堂的岗位都失去了,如今只能在垃圾站工作,终日与蚊虫为伴。

对此,胡大海表示赞同:“我完全支持这个观点。

国生同志的确具备成为榜样的条件,工厂方面也可以适当增加宣传力度!”

赵国生听到这里,不禁开始冒汗,双腿不自觉 ** 颤起来。

他对何以会被列为“典型案例”

感到困惑和惊恐。

吴长江见众人一致同意后表态:“好吧,那么我支持让国生同志担任这一角色。

对于如何执行的具体措施,大家有什么看法?”

听到这话,赵国生几乎崩溃,一只脚不慎踢翻了一旁的暖瓶,发出一阵刺耳的碎裂声,引得所有人都朝他望过来。

赵国生缓缓站起来,面容充满恐慌:“首……首长大人们,我知错了,不会再犯了!家中老小都指望我呢,请你们千万别把我划为‘典型’!”

所有与会者无不面面相觑,随即明白,原来是误会了一场。

显然,是时代的特殊背景让赵国生误解为自已将被作为负面典型批判。

这在当前环境下并不罕见,昨天还是一位忠诚的工作者,今天或许就被当作问题人士处理。

类似的情景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而厂内的状况相对较好,外面的世界则更加动荡不安。

为安抚赵国生的情绪,吴长江解释道:“国生同志,你可能误会了,是我们之前没有说清楚,给你带来了困扰,实在对不起!”

看见吴长江如此真诚,赵国生稍微放松了一些。

为彻底解除赵国生的疑虑,吴长江详述了事情的始末。

会议参与者中很多人也是首次听说这么详细的经过,纷纷表示赞叹。

特别是听到6岁的沈星是如何智勇双全地对付犯罪分子时,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每个人都有孩子,且多半不少于两名。

想到自已的孩子在同一年龄阶段,多数时候只会捣蛋、嬉戏打闹,而别人家的孩子竟能辅助警方 ** 重案,这样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不仅是会议上的各位领导感到吃惊,就连赵国生本人也是大感震撼。

没想到儿子所言竟非夸张,真的是通过帮助公安机关解决了备受关注的大案件,这无疑证明了他的勇敢与智慧。

赵国生觉得这一切仿佛梦境一般,仍有些无法置信。

要知道,沈星现在才六岁!才六岁啊?当他六岁的时候,还刚起步接受基本教育。

“主任,这是真的吗?星星真的 ** 了一起大案?”

吴长江绷着脸,假装不满地回应:“国生同志,这还有疑问吗?我是亲自参加了派出所在案件中的突击行动,安保部门也有许多同志一起加入了!”

听了这话,赵国生彻底相信了。

他的心里充满了对这个儿子的自豪感,认为他们夫妻二人真是福气不小。

接着吴长江又开始了会议,“好了,接下来我们商量如何进行表彰以及给予奖励的事宜,以便尽快报给李主任和杨厂长。

国生同志如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欢迎随时提出。”

会议持续进行。

吴长江补充道:“在宣传的过程中,宣传部要注意强调沈星作为工厂子弟的身份。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都多亏了国生同志的良好教育,沈星小朋友才能有这样的成绩,你们说呢?”

大家齐声响应:“对,要是没有国生同志的教导,沈星也达不到这样的成就。”

“为公安机关破案立下了汗马功劳,国生同志也是功勋一份!”

“作为钢铁厂的子弟之一,沈星无疑为所有子弟们树立了典范!”

周围的人都七嘴八舌地说着,让赵国生不由得脸上一阵红烫。

其实说到对沈星的教育,他从未付诸任何实际努力,甚至他自已的岗位调整也是靠儿子的人情。

最初得知自已从生产线上调至行政办公室时还感到十分疑惑,可看到陆警官和王主任对待沈星那恭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个中原委。

吴长江继续发言:“国生同志能把孩子教导如此优秀,厂内必然会给以相应回报。

不知胡同志对此有何见教?”

“尽管国生同志来办公室时间不久,但他展示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担任现职实在是有些屈就了!”

朱安宁,作为副主管兼任人事处长,开口道:“国生同志有能力完全能够胜任科员的职责,不过鉴于规章制度要求逐步晋升,但如果升到6级办事员应该是毫无障碍的!”

“赞同!”

胡大海立即表示支持。

“嗯,朱处说得很对,这件事就这样决定吧!”

赵国生此刻就像是身临梦幻之中。

从调到厂办至今才多短的时间里,就从普通员工直接提升到了6级事务员,虽未增加多少实权,但工资已上涨到每月43元人民币,连带补贴后超过50元。

昔日那高不可攀的厂领导今天却个个显得亲民又善言,赞扬的话语几乎脱口而出。

直到今日之前,赵国生从未有过这种体验,如今才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做‘睁眼说瞎话’的滋味。

吴长江引领下的讨论氛围热烈非常,以至于赵国生几乎无法插入自已的意见,只有静静旁听。

整场会议都在围绕着他和沈星两人展开,不仅赞扬赵国成为难得之才,还将他定位为了未来干部人选,以至于连他自已都被这一席席话语所影响而几乎相信了这些溢美之词。

关于表彰和奖励的会议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直到解散,赵国生仍旧处于震惊状态——不仅仅是职务升迁,工资涨幅,更是那些超乎想象的表彰待遇让他受宠若惊。

当这一切提案被写成正式文档提交至李主任办公桌上时,他只是轻轻地拧了拧眉头。

“老吴,你也是知道的吧?这次参与案子的影响远远超过你的预想了吧?为什么不更大胆一些呢?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展现轧钢厂委员会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吴长江微微一怔,文件上记载的奖励已经十分丰厚了,他还担心李主任不会同意。

却没料到李主任竟认为这样的安排仍显得不足。

文中提到对赵国生由7级办事员调至6级,并附带300元现金奖励、一张自行车购买券,还有100斤面粉、100斤大米以及同样重量的猪肉。

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这些奖励几乎如同梦想般

即便是吴长江自已见到这份奖品单也感到了心动。

李主任手指轻点奖赏细则的第一条,缓缓道:“小沈能够配合警局成功解决案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赵国生同志良好的教导。

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只做厂办的6级办事员未免太低了,我建议应破格直接提拔他至4级职位。”

此言一出,立刻让吴长江惊得张口结舌。

要知道从7级直接升至4级,在一般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即使对于知识分子亦复如是。

接着,李主任继续说道:“而且这还不算什么,特殊情况下当用特例,特殊事件不必拘泥于常规程序!”

听到这里,吴长江点头认同,无论李主任作出何种决策,自已只需遵守执行。

“然而,关于这些物资奖励,各位可有思考清楚?比如说,整整一百斤的猪肉,在当前这么炎热的天气里,难道希望获奖者的家庭一口气全部消费掉吗?”

面对此番询问,吴长江不禁汗颜——在处理这类生活必需品的发放问题时,他确实疏忽了实际的考虑。

然而若将猪内减少至十斤,又怕显得厂子太过吝啬。

对于这点担忧,李主任则以鄙视的眼神回应,“前几天你不提到了吗,厂食堂向京城一家电器生产工厂订购了数台冰箱,其中的一台不妨赠予给赵同志,剩余未用的猪肉就能妥善保存。”

此话使吴长江心头涌起阵阵羡慕之意。

冰箱在当时乃极罕见之物,即便持有凭证,也需长期等候方有机会获得,唯有像轧钢厂这样规模的企业享有特别购货权。

然而直接将以此高端物品作为表彰,是否显得有些过于轻率?

最终,李主任一锤定音,“事情就照这个安排办理,现金增加到五佰元,票证部分酌情增加一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