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些手表票、自行车票和缝纫机票。
见状,秀英激动地感叹道:“国生,这些可都是抢手货呀!等星星长大了,三转一响(指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齐全了,就不愁找不着儿媳妇了。”
沈星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他才六岁,至于谈论娶妻这么遥远的事,更何况那时候人们可能更重视现代化的婚礼礼金。
但赵国生却不那么认为:“给星星娶亲还早得很,十几年后这些票是否还能用都说不定。
还是先为他留着钱吧,票可以先用起来。”
“嗯……好的!”
在两位大人专注于检查钱财之际,沈星利用这段时间沉浸在自已的内心深处。
“系统,开始组合!”
“叮!成功组合‘年年有鱼(白色)’和‘金银满堂(白色)’,获得了绿字词条[平步青云]。”
“叮!激活了心想事成蓝色词条,同时将绿色词条【青云直上】等级提高,获得新蓝色词条【青云直上】。”
**!**
这也能发生?
沈星几乎叫出声来。
难怪现代游戏中,玩家们甘愿斥巨资追逐幸运值,这真是实至名归啊。
从绿色升级为蓝色,省下了至少两个白色词条。
“继续合成!”
“叮!成功合并‘八四七好学(白)’与‘稳扎稳打(白)’,生成新的绿色词条【独具慧眼】。”
沈星等待了很久,不见系统给出进一步的信息,心中不免感到失望。
这次未能再次触动幸运值的光环,让绿色词条仍然停留在原位。
这使得沈星对带有幸运值的心想事成词条有了更深的期望,也更加急于提升这个词条。
“屋里有人吗?”
门外忽然传来闫埠贵的声音。
刘秀英赶忙整理了一下床上的钱款和票据,将其暂时藏到了被子底下,随后和赵国生一起迎了出来。
“闫老师来了啊?有什么事?”
闫埠贵语气十分谦逊,“三大爷,您忙着?”
赵国生被这样一称呼有些脸红甚至觉得不太自在,因为面对的曾是院中的老三大爷,如今自已的位置似乎是取代了前者的。
“闫老师,你就叫我国生吧。”
闫埠贵整了整眼镜,点点头回应,“那行,我就叫你国生了。
今天过来是想说说看,星儿现在已经六岁了吧?”
“对,今年刚好六岁了。”
闫埠贵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考量:“六岁应该考虑上小学的问题了,咱们院里对应的有红星小学,你是打算让星儿去红星小学,还是要送他去附近的轧钢厂子弟小学呢?”
赵国生意图让孩子去附近的轧钢厂子弟小学,不过考虑到距离较远,大约需要花费十分钟走到北门。
四合院距南门约半小时车程,去该学校上学,还得多穿过整个厂子,加起来往返需要一个半小时。
相较而言,红星小学只需要步行十分钟,正好是四合院所在的小学位置。
权衡一番后,赵国生做出选择:“我和你大婶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让星儿去红星小学比较合适。”
闻言,闫埠贵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国生,现在的学校已经开始接收新生入学申请了,为免得你们多跑一趟,我可以代劳帮你把孩子的事办好,而且到时候我还会帮忙争取一个更好的班级。”
闫埠贵这么说是为了展示自已的功劳,赵国生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这的确给他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真是感谢你了闫老师,给你添麻烦了。”
说着,赵国生对着刘秀英使了一个眼色,她立刻心领神会地转身离开。
见状,闫埠贵心里乐开了花,意识到这家人已经明白了他的意图。
不一会儿,刘秀英带着一小块冻得非常硬的五花肉回来了。
“闫老师,星儿的报名手续就麻烦你办了,这块肉就带回家给你家小孩吃点好的。”
“哎呀,这怎么行呢,小事一桩而已。”
尽管口中连连推辞,闫埠贵还是接过了五花肉,冰凉的触感让他有些意外同时也感到高兴。
瞧瞧赵国生他们家,连个电冰箱都配上了,即使是夏日也不担心肉质腐坏的问题。
这块肉足有二两五的钱,在闫家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购半斤猪肉做一次水饺,赵国生夫妇一下就用了半斤,真可谓大方得不像话。
“怎能只是一点小忙呢?我们对那些程序都不熟悉,说不定还挺繁琐的。”
闫埠贵笑嘻嘻地回应了几句客套话,随后便离开后院。
赵国生清楚,闫埠贵这个人向来精明算计,这次帮忙必有所求。
不过他觉得这不重要,用一小块肉换取便利,值得。
在沈星看来,并无不可。
对于院子里原来的三位负责人中,他觉得闫埠贵最能接受。
虽然易中海与刘海中品行不端,而闫埠贵只是喜欢计算得失,这样的时代,谁能离得了精打细算呢?
刘海中回到家与夫人商量起明天去街办办理领养的事宜。
老伴也很满意,认为只要领养一个女孩子,家庭运势会随之好转。
“我明天跟你一起行动,咱们挑一个小于两周岁的女婴吧,最好是记忆不深刻的那种!你看赵国生夫妻,他们收养的孩子全记得以前的事儿,长大了一定难管教。”
二大妈说道。
刘海中点了点头,心同此理。
他不会像赵国生那样傻乎乎地选择收养五六岁的孩子,甚至保留原姓,实在是荒唐透顶。
对此事满怀期待的还有刘海中,幻想收养孩子后能平步青云,财富滚滚而来。
对此,刘光天与刘光福只是轻蔑地撇撇嘴,心中虽满是不甘,却不敢声张。
现在家里已经捉襟见肘,再添一张嘴吃饭,不知该怎么过日子。
“老刘,刚刚老闫去前院找赵国生,出门时手里拎着半斤左右的猪肉。”
二大妈聊起邻里间的小道消息。
“什么,老赵给了老闫肉?是要拜托老闫帮忙吗?”
二大妈摇了摇头说:“似乎是老闫自已先上门的,说要为沈星办入学事宜。”
刘海中的情绪变得有些激愤,“赵国生这个人性情太过刻薄,厂里给他那么多猪肉都没想起分一些给四邻,都是十多年交情的人了,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他这样做早晚要有恶果。”
沈星对这时期的教育内容感到些许好奇,便请父亲去闫埠贵家取一些课本。
闫埠贵显得很大方,将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所有书本都借给了沈星,为此赵国生特意从冰箱取出一块猪肉回赠给闫家。
这份额外收获令闫埠贵异常高兴,赶忙吩咐妻子去采购食材,打算做顿饺子大快朵颐一番。
炖红烧肉过于奢侈,一家人一人一份就不剩了,包饺子更实惠,足够全家人享用上几顿。
拿到书本后的沈星感到一丝失落。
即使没有现代知识系统的帮助,仅凭其当代大学生的身份来看,书上的内容实在太过浅显。
他渐渐失去了对未来学业的热情,想到得从初等教育重新起步就提不起劲儿来。
“叮!系统下发新任务——加速升读:等级越升越宽广的任务完成度越高,获得的奖励也就越丰盛。”
“任务目标:至少上升一年级。
奖励与任务达成情况相关联;若失败,则随机消除两项或以上的高优先级功能!”
……
系统啊,你也考虑考虑实际情况好吧?!
好不容易完成了这些词条的任务,如果失败了就要随机删掉其中两个?
要是把红色的词条给删除了,他还上哪儿理论去呢?「系统,我们能不能商量下,换种惩罚方式?」然而系统没有任何回应,这让沈星深感失落。
他不明白该如何升级?是得先申请才行吗?
凭他掌握的知识去考试,他觉得自已完全有能力升至高中水平。
「秀英,明天我带星星去趟工厂。
」听赵国生这么一说,沈星抬起了头。
「去工厂干什么?」
「厂里给我们家那么多奖励,都是因为星星,所以我想带上他去谢谢领导。
」秀英点头称好:「嗯,这样也好!」
虽然心中并无太多波澜,但即便他反对大概也于事无补。
沈星其实挺向往这次去轧钢厂的行程的。
上辈子他出生在90年代,当他对世界有了初步认知时,这类大型国有企业或是破产或已经改制,一个工厂再想形成自已的王国已不大可能。
关于那些拥有万人规模的国有工厂,有着 ** 学校、幼儿园、澡堂、电影院等设施的地方,以及保卫部门权力甚至大于派出所的情况,他也只能从长辈们口中听说。
有些大的工厂甚至有自已专属的铁路和公交车线。
他生前的专业背景是工科,这使他对工业充满了特殊的情感。
那些六十多年的机械装备,在他的记忆里只在教科书上见过。
想着明日可以有机会参观一下那个时代的真实车间,他的心中充满期待。
翌日晨,不到六点,天空才微微泛光,气温也显得些许偏低。
在刘秀英为他准备的加厚外衣的包裹下,沈星自然地醒了过来。
随着二八自行车前行的脚步,他仿佛亲身体验了一把那个时代的“上班族”
。
不论小巷深处,还是宽敞的主干道上,满目皆是骑行与步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