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一会儿,二婶和堂姐两个就急匆匆地赶过来了,听说了情况后,对陈杰连说谢谢,并决定由二婶、堂姐、陈杰三人轮流背春秀下山。
突然门“吱”的一声被推开,春秀的神思被拉了回来。
紧接着是赵存富的声音,“秀秀,咋没点灯呀?”说完,他便擦着根火柴把煤油灯点亮。然后关心地看着春秀说:“秀秀,天不早了,看你也困困的,我给你倒点水喝,早点睡觉吧。”
春秀没应声,也没接水杯,只是抬了下眼皮瞥了下存富。
存富在心里叹了口气,习惯性地铺被子,赶蚊子,放蚊帐,然后先行上床,照例躺在里侧。
不知什么时候,春秀就坐在那凳子上睡着了。约摸鸡叫三更时,她醒来一看,身上披了件存富的上衣。
她伸了伸懒腰,觉得酸酸胀胀的,便和衣上床,躺在床的另一头。
早上,春秀依旧是迟迟才起床。存富先行起床时小心翼翼,也没叫她,之后也先后两次来房间想叫她吃早饭,看她还在睡也都没叫她,并叫蓝招娣也别去吵她。
待春秀起来吃过早饭,存富便出门去了,公公婆婆则更早时就去自留地干活了。
春秀拿了个搪瓷脸盆,装着几件换下的衣服,往门口不远处的水渠边走去。此时正是大家上山下地干活的时间,水渠边没人,很静,只有对面朴树林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嚷嚷声。
春秀刚蹲下开始洗衣服,就听见远处传来急切的呼叫声,“快来人啊!救命啊!”
听见呼救声,春秀立马站起身,循声张望了一下,撒腿就朝朴树林方向跑去。
原来,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找了根细长竹竿,把从房前屋后找到的蜘蛛网裹在竿尾上,醮上水,揉成团,然后由一人爬上朴树,伸出竹竿去粘蝉。谁知一不小心,从树上跌落下来,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小朋友们都吓坏了,就向村子这边呼喊着。
春秀一路紧跑,胸前颤颤巍巍,待她气喘吁吁地来到现场,只见一名叫小冬子的男孩躺在地上。
春秀弯下身子,边摇了摇小冬子的肩膀,边叫着小冬子的名字,小冬子没任何反应。春秀又把手指放在小冬子鼻孔处,感觉到有呼吸,便又用拇指掐他的人中。
过了片刻,见小冬子仍然昏迷不醒,便让其他小朋友帮忙,把小冬子背上,朝大队部跑去。
后转念一想,大队赤脚医生不一定在,即使在也未必顶事,便又掉头朝公社卫生院小跑而去,同时吩咐两个小朋友回村去寻找小冬子的家人。
幸好这里距公社卫生院不算远,不满五华里。一路上也没遇上什么人,春秀歇息了两次,不到半个小时便到了卫生院。
春秀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连声呼叫着“医生!医生!”
很快有医生闻声走出来,接过小冬子,紧接着自然是一番认真的检查。
过了好一会,刚才那个听说是姓江的医生出来问春秀道:“你是小孩的家属吗?”
春秀心里一紧,回答道:“是,哦不是,我是他本村邻居。”
“那他家人呢?”
“不知道。”春秀懵懂地摇了摇了头,又焦急地问道:“医生,小孩没事吧?”
医生投来赞赏的目光,然后告诉春秀,小冬子摔成了颅内出血,同时左手指头挫伤,生命暂无危险。
春秀一听是“颅内出血”,好一阵紧张的揪心,再听后面“暂无生命危险”,心又塌实了下来。
住在村尾的罗宏昌与石桂花夫妇,吃了早饭就上山砍柴火去了,桂花的公公婆婆则下地做农活去了,他们一先一后回到村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多钟了。得知小冬子摔伤去了公社卫生院抢救时,都大吃一惊,婆婆和石桂花两个女人还差点晕了过去。
罗宏昌夫妇俩一路快跑来到了卫生院,急切地找到病房。
当看到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的小冬子时,石桂花哇地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被医生连忙制止后,仍抽泣不已,很是悲伤。
江医生走出门外,耐心地向罗宏昌夫妇说了小冬子的伤情,治疗方案,注意事项。还指着站在旁边的林春秀说道:“好在她背来得及时,救治得及时,否则即使没生命危险,救治难度也会大大增加,后遗症也会严重得多。”
赵家村并不全是姓赵,只是赵姓占了绝大部分,还有几户姓罗的,姓陈的,姓周的。春秀刚嫁入赵家村没几天,罗宏昌夫妇与春秀自然也还不熟悉,只是听说了前两天赵存富刚娶了个漂亮媳妇,莫非就是眼前的这位。
“你是赵存富家的……”罗宏昌上前一步微笑着对春秀说。
“嗯。”还没等罗宏昌说完春秀就点了下头。
“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罗宏昌实诚地说道。
石桂花则上前拉着春秀的手激动地问:“是啊,我们得好好感谢你!姑娘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林春秀,不用谢,孩子没大碍就好。”
“林春秀,这名字真漂亮,跟你人一样漂亮。”石桂花满脸堆笑地道:“春秀,这次多亏你了,你是我们家的恩人,真是太感谢你了!”
“叔叔,阿姨,真不用谢,谁遇上了都会这样做的。”春秀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同时觉得这石桂花挺会说话似的。
“要谢要谢,你是大好人呀!”石桂花一脸认真地说:“我们家住在村头上,以后可多来玩。”并报了罗宏昌和她自已的姓名。
春秀连声说:“好的好的。”然后朝病房里瞅了一眼又说道:“阿姨,还需要我帮做什么?”
石桂花忙摆了摆手说道:“没有没有,太辛苦你了,哦你都还没吃午饭呢,宏昌你快去……”
还没等石桂花吩咐丈夫去买吃的,就听见石桂花的公公婆婆一边叫着“宏昌,桂花!”一边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婆婆走在最前面,公公手里提着一个装着东西的小竹箩子和一个装茶水的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