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看见宋江发愁,劝慰道:“宋大哥休要烦恼。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再想其他办法,破这连环马。况且我们擒获了两将,此战也不算没有收获!”
晁盖也上前安慰:“宋江兄弟,我们梁山损失不大。休养几日,再战不迟!”
随即他离开众人,下到滩头,吩咐水军加固寨栅船只,下令严守不出,防备呼延灼来偷袭。
李逵和林冲押解韩滔和彭玘上山。
宋江命令手下兵士解去绳索,随后他伏地而拜。
韩滔和彭玘二人赶忙回礼拜道:“我们被擒之人,理当处死,为何将军还以礼相待?”
宋江回道:“我等众人上山落草,实属无奈。以后有机会还是要接受朝廷招安。今日和官军对战,误犯虎威,还望恕罪!”
韩滔跪地感叹道:“久闻将军仗义仁慈,今日一见,果真如此。我们愿意在将军帐下效力!”
宋江稍感欣慰,上前扶起二人。
次日,三通战鼓之后。
呼延灼领着三千铁拐马在前,一万步兵在后,在梁山大寨下搦战。
宋江等人闭寨不出。
梁山下四周都是水泊,呼延灼也没法强攻。宋江这边不出击,他就无计可施,只能作罢。
他心想道:“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攻下梁山,必须上报朝廷,派些水军大炮来!”
当下主意已定,修书上报朝廷。
高太尉那边收到呼延灼急报,禀明皇帝之后,抽调水军和炮手凌振前来助战。
这凌振名号轰天雷,善造火炮,能打出十四五里远近。
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呼延灼接到凌振,大喜:“凌统领,久仰大名,有你在,这梁山指日可破!”
凌振躬身施礼:“呼延将军过奖!”
当下凌振备好应用的烟火药料,做好诸色火炮,并一应的炮石、炮架。
一切准备就绪,呼延灼整军再奔梁山而来。
凌振在险要处架起三等炮石攻打:第一是风火炮,第二是金轮炮,第三是子母炮。
宋江闻知消息,惶恐不已。
他慌忙对吴用道:“呼延灼有如此炮手,我们该如何应对?”
吴用却不慌,劝解道:“宋大哥莫要惊慌,我们山寨四面都是水泊,这火炮压根打不着咱们,不必理会!”
宋江闻言,心下稍安。
然而眼下,水泊已经被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
吴用出谋道:“必须得想办法把这凌振先引出来抓住,抓住后再想其他办法。”
李逵为了缓解这压抑的气氛,跳出来吼道:“这有何难?俺去把他抓上山来。”
众首领一听,都有些诧异。
晁盖注视着李逵:“李逵兄弟,你有何法?”
李逵嘿嘿一笑:“俺的大斧何惧什么鸟大炮!”
众人无语,笑着摇头。
还是晁盖出来说道:“我看不如派水军兄弟去把凌振引下水来,那时便好动手。”
吴用点头:“晁盖哥哥说的极是,就这么办!”
当下命令三阮、张顺、张横、李俊等人准备妥当。
次日一早,水军领着水性极强的兄弟出了大寨,直奔凌振的大炮而去。
其余头领在山寨上观望。
只听得轰隆隆的炮响,渐渐平息。
三阮绑着凌振回到山寨。
宋江大喜,带着众人出寨迎接。
见了凌振,宋江还是老一套。
他赶忙上前亲自给凌振解绑,埋怨众水军:“不是说了是请凌统领上山的嘛!怎么把人都绑起来了,真是鲁莽!凌统领,手下失礼了,还望恕罪。”
众水军已经习惯,低头不语。
宋江拉着凌振的手,请上梁山聚义厅。
韩滔、彭玘上前劝说:“晁盖、宋江两位大哥带领众好汉替天行道,广招天下豪杰,就等着朝廷招安,报效国家。我们既然已经上山,不如就入伙了吧。”
凌振满脸愁容:“入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家眷全在京师,要是传出去了,他们必被杀害,这可如何是好?”
宋江眼睛一亮:“这个请凌统领放心,我这就派人去接,定会把他们安全送上山来。”
凌振躬身拜谢:“那就有劳宋头领了。凌振愿意效劳!”
晁盖和宋江大喜,立马安排筵席庆贺。
众头领在聚义厅内大吃大喝一顿。
席间宋江和众人商议破呼延灼的连环马对策。
这时,一直在山上打造兵器的金钱豹子汤隆出来说道:“小弟上山之后,寸功未立。今日愿献一计,可破这连环马。”
吴用赶忙问道:“贤弟,你快说,有什么办法?”
汤隆不急不缓道:“小弟的姑舅哥哥金枪手徐宁,是钩镰枪法的教头。只要请他上山,这连环马必破!”
吴用一听,面露笑容:“好极好极,那贤弟就走一遭如何?”
汤隆沉思片刻:“小弟自当效力,不过还得请个帮手去。小弟武艺低微,怕是有些困难。”
吴用笑着:“这有何难,咱们梁山上不缺好汉。贤弟要带谁,尽管说来!”
汤隆盯着李逵,缓缓说道:“之前上山入伙,全靠李逵哥哥引荐。今日就麻烦李逵哥哥跟我走一遭吧!”
宋江出来制止:“李逵这厮,行事向来鲁莽。你带他去,只怕是不妥,还是换个人吧!”
李逵闻言,心中暗骂道:“宋江这厮,还是如此瞧不上俺啊!”
正在出神之际,汤隆过来拉着李逵:“宋大哥,小弟相信李逵哥哥。只有他去,才能把徐宁安全带上山来。”
吴用心想:“眼下破了这连环马要紧,既然汤隆如此坚持,想必自有他的道理。”
他掺和道:“宋大哥,就让李逵兄弟走一遭又何妨?”
宋江无奈,只能点头答应。
吴用又对着李逵嘱咐:“李逵兄弟,此次事关重大。路上可不要惹祸!”
李逵微微一笑,躬身施礼:“宋大哥、军师放心,俺李逵跟汤隆兄弟必定把那什么鸟徐宁给绑上山来!”
宋江闻言,怒斥道:“是请!是请!谁让你这黑厮去绑!”
李逵却是不恼:“好嘞宋大哥,俺把他用轿子抬上山来!”
众首领大笑。
次日一早,汤隆带着李逵望京师而去。
为了不引人注意,李逵自然没带上双斧,依旧带了把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