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高太尉前番折了几阵,此番作为先锋出击,他十分谨慎。
但凡见到路边有山坡,便令手下的军士上去查看。
如此这般缓缓前行。
将要到张清、关胜、花荣埋伏的山坡时,他又止住了手下军士。
关胜在山坡上看见,心中想道:“没想到这高俅如此谨慎,再埋伏下去怕是免不了被他发现,得把他往前驱赶才行。”
主意已定,关胜对身边的张清说道:“张清兄弟,你继续埋伏。我带领军士下山,从背后掩杀。”
张清点头回复:“关胜兄弟,此计甚妙。你去吧,这里交给我。”
关胜带着所有轻骑兵悄悄下山,绕到高俅背后去了。
高俅正下令让手下的军士上坡查看。
只听背后锣声响起,关胜横刀立马,大喊一声:“梁山轻骑听令,冲锋!”
霎那间,无数骑兵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扬起漫天的尘土。
喊杀声此起彼伏。
高俅身后的军士慌乱不已,赶忙报知前军。
高俅听到喊声杀,大惊失色。
下令全军回身迎击。
关胜的轻骑兵一个冲锋后,边战边退,往济州城方向而去。
高俅看见关胜这边人少,下令全军追击。
刚追出去五六里,只听左右两边的山坡上号炮响起。
张清和花荣带着手下的军士冒出头来。
飞石和箭矢犹如雨下,射得高俅大军哀嚎声四起。
高俅自知中计,立马下令往后撤退。
此时之前冲出去的关胜已经和宋江、林冲汇合,他拨转马头,回身向高俅杀来。
为首三员大将,便是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大刀关胜。
几人的身后便是四千轻骑外加两千梁山铁骑。
高俅吓得只顾往后撤退,林冲早就挺枪来到面前。
林冲大喝一声:“高俅鸟人,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拿命来!”
高俅哪敢回话,命手下的两员偏将上前迎战林冲。
只交战了三四个回合,两员偏将都被林冲刺落马下。
林冲的眼里只有高俅,他紧追不舍。
高俅惊慌失措,此时坐下的战马被乱箭射中。
战马吃痛,人立而起,把身上的高俅掀落马下。
林冲早到,手中的长枪直刺高俅的喉咙。
高俅未及喊叫,长枪刺透喉咙,一命呜呼。
大宋的一代奸臣,就此死于非命。
林冲大仇得报,跃下战马,声泪俱下,对天怒喊:“娘子,你看到了吗,为夫给你报仇了!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随后用腰间的朴刀割了高俅的首级。
林冲举着高俅的首级,对着还在抵抗的高俅大军喊道:“高俅已死,投降者不杀!”
官军看见主将已亡,纷纷缴械投降。
此一战,杀死高俅,俘获五千军马,铠甲军粮无数。
宋江见林冲杀死高俅,大喜。
纵马过来庆贺:“林教头,今日大仇得报,恭喜恭喜!”
林冲沉浸在大仇得报的畅快中,对于之前的往事也不再跟宋江计较。
他对着宋江说道:“宋大哥,我们收军回营吧!”
当下林冲、宋江和关胜、张清、花荣合兵一处,押解着五千军马和缴获的物资,大胜回营。
李逵那边早就得知林冲杀死了高俅。
领着众首领在济州城外亲自迎接。
李逵哈哈大笑:“林冲哥哥,此番大战高俅,你居首功。等打退蔡京大军,我们定要喝个不醉不归。”
林冲躬身行礼;“李逵首领,多谢你给我这个机会亲自手刃仇敌。往后但有驱使,我林冲绝无二心。”
此时,众首领也都上前庆贺。
众人心情畅快,回济州城中去了。
刚在府衙落座,手下军士来报,辛兴宗率领的一万大军已快到西门。
李逵和众首领商议对策。
吴用出来说道:“众首领不用担心,我们手里有凌振兄弟的火炮,在城门上架起便好。别说是一万大军,就是五万大军也奈何不了我们。”
李逵即刻命令凌振带领手下军士去西门架炮。
随后众首领全部到西门查看。
李逵在城墙上往下一望,只见当头一人头戴凤翅兜鍪,身穿朱漆山文甲,脚蹬乌油战靴,手持一杆红缨长枪,身后藏着神臂弩。
这人便是辛兴宗。
他在马上大骂:“尔等梁山水寇,怎敢占我大宋城池。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识相的话,赶紧开城投降!”
此时他还不知道高俅已经被杀的消息。
还未等李逵答话,林冲上前,用枪挑着高俅的头颅喊道:“高俅这厮已被我所杀,念你不是奸臣,我们梁山好汉,不杀你。赶紧滚回去禀告你们的蔡太师。他若是领兵来,我们梁山好汉可不放过!”
辛兴宗在城下看见高太尉的头颅,大惊失色。
他赶忙下令就要后撤。
李逵喊道:“看到我们身后的大旗了吗?”
辛兴宗抬头一看,只见城墙上的大旗帜上赫然写着八个大字,‘替天行道,铲除奸恶’。
他下令手下军士后撤十里,在平坦处先扎下营寨。
令手下军士回去告知蔡太师高俅身死的消息。
蔡太师正带着他的大军驾船前来。
眼看就要登岸。
他闻知消息,吓得面如土色,慌慌张张说道:“想不到这梁山水寇,居然如此勇猛,高太尉都被他们杀了。这该如何是好?”
随后报知消息的军士又说道:“蔡太师,梁山那边打的旗号是替天行道,铲除奸恶。”
蔡太师闻言惊恐不已,心中已有退兵之心。
他本就没有什么领兵经验,对身边的王禀、刘延庆、童贯问道:“各位将军可有什么退敌之法?”
童贯出来说道:“梁山水寇,甚是强悍。如今高太尉身死,军威受损。不如我们暂且退兵,回京师奏明天子后,再做商议。”
其余两位将领也点头同意:“童枢密说的极是!”
蔡太师摇摇头,无奈道:“看来只能如此了。天子要是怪罪,就怪罪在我头上好了。总比丢了性命强!”
当下也不再登岸,留下几十艘战船在河边等待辛兴宗的大军撤退。
蔡太师自已则率领剩余的军马,逆流而上,先回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