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秦公子到天下策主

第5章 秦国太子,秦子楚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从秦公子到天下策主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138
更新时间:
2025-02-14

这样的战术会面对诸多难题:如遭遇敌后 * 扰、补给线漫长等问题,就算最终抵达萧关,士兵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大削减,怎能与休养良好的秦国锐士匹敌?尽管别国试过攻克其他三关,却从未有人对萧关有觊觎之心。”

听到这里,嬴政不由得问道:“谁?”

嬴成蟜稍稍扯了扯他的兄长身上穿的胡服,引起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嬴成蟜意识到他可能不喜欢被碰触衣服,在放开手后便不再留意到这点细节。

接着他解释道:“提及到胡服骑射。

此人非赵武灵王,也就是赵雍莫属。”

嬴政恍然大悟。

由于母亲赵姬的影响,他对赵国的了解远超对秦国的认识,对于那位将赵国带入巅峰时期的赵武灵王自然也非常熟悉。

嬴政接着说道:“确实如此。

在邯郸时我常见到胡人,而且不少汉人家庭中有胡人血脉,许多朝中大臣也有胡族血统。

在赵武灵王执政期间,军中的胡人士兵比例超过半数以上。

若他选择从萧关攻击秦,胡人们大概不会妨碍他,还会助一臂之力。”

嬴成蟜轻轻拍了几下手,缓缓站起来,揉动僵硬的双脚。

“自打赵武灵王去世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动萧关的念头。

这四个关口:函谷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就如同秦国四扇大门,周围的群山峻岭如同护佑它们的堡垒。

即便城郭可以再宏伟坚固,也无法匹敌天造的地势优势,这是咸阳为何无需高大城墙的原因所在。”

闻听至此,嬴政心中原本澎湃的感情渐趋平稳。

那股曾经沸腾激昂的情绪渐渐沉寂,反而以更坚定的力量继续流淌。

“长公子是否觉得秦国有所欠缺,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般强大?”

旁边一名车夫笑着打趣道,眼神扫向蹲坐地上思考的嬴政。

随着嬴政缓缓起身,目光也顺势转移上去。

“你说得或许动听悦耳,实则毫无价值可言。”

嬴政回应。

“那些话就像漫天蔽日的浮云,看似庞大威严,其实稍经风拂便会消散无形;相反,阿弟的话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就好比江河奔流,虽不见其浩荡之势如白云蔽空,但它们才是哺育文明、滋润万方的母亲河流。

表象自信而不明究竈权当空幻,只能带来无谓伤害;明白原因及结果的人才握有真知卓识。

正因如此,听到阿弟这番见解,我才真正体会到何为强盛。

听完此话,车府令笑出声来,赞叹连声道妙:

“精彩!

太子之才虎父无犬子啊,神童并不仅止您兄弟二人啊!”

独甩长鞭,马嘶长啸。

再次高声庆祝:“再次贺长公子西归凯旋!”

而嬴政表情泰然,凝目侧视一眼乘坐驷马高车准备返回赵国的贵族青年公子高。

对赵国的复仇决心已在他心中燃起了新的战火。

这一切的一切,都从此刻眼前的质子开始了。

距离如此之近,嬴成蟜能真切地感受到哥哥的恨意,他顺着哥哥的目光看去。

只见被俘的刺客们与护送的函谷守卒围在驷马高车旁边,车上乘坐的是赵姬和一位赵国公子。

还以为哥哥在关注那些刺客,嬴成蟜拍了拍自已的胸脯,仰起小脑袋说:“有我在,阿兄放心吧,大父最疼爱我了。

我会一定揪出所有试图刺杀你幕后的人!”

[对了,还有刺杀我和母亲的那些人。

]

这句嬴政在心里又补充了一句。

嬴政说道,“我曾听闻邯郸有关秦国神童的传说:五岁能论政、识人,原以为这些都是夸大之词,没想到见到了真人,果然胜似传闻。

父亲安排王室车队迎接你,让车府令专门来接你,丝毫不显得过分。

七岁的你便已能从容面对复杂的局面,谈论国家大事,远超过已经九岁的我。

如果你能多指点一些,我一定受益匪浅。”

“阿兄不要说得太过谦虚。

兄弟之间血浓于水,并没有谁教不教的区别。”

嬴成蟜有些不满,“阿兄若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会尽力满足。

在秦国内,我可以得到的一切,阿兄也都会享有,我们将共荣辱。

你说不必让我追查幕后的凶手,是否是担心牵连过高而难以收场?毕竟初到此地,想要安稳发展一段时期,是不是?”

嬴政扫视了一眼那副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的车府令,对着车府令的背影微微点点头。

嬴成蟜眯起了双眼,眼中闪烁出一种危险的光芒。

“但这次如果我们忍了,他们会觉得我们软弱可欺!他们会变本加厉地行动!忍让他们非但不会改变他们的本质,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凶残。

以牙还牙、以血偿血!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血债需要用血偿还!”

嬴政心中泛起了波澜,从弟弟身上感受到熟悉的气势。

那是在喊道“秦国一向只有打别人的份儿,从未被人打败过”

的那种坚毅。

即便他的弟弟显得比他理智,可毕竟是秦人。

“咳嗽。”

突然车府令轻咳两声,假装无意问了个问题:

“公子啊,王上嘱咐我打听下,函谷虎符派用了吗?”

嬴成蟜嘲笑道,“呵,光俘虏加死尸已经超过三百个,你觉得带五十个兵卒就够了吗?”

车府令仍抱一丝期望。

“假如加上赵国车队的,我想也许差不多。”

长时间未听见回应,车府令转身,看到嬴成蟜用看着蠢蛋的眼神看着自已,心中仅存的希望破灭。

一激动之下手抖动,差点掉了马鞭。

"完溜了......这事大了......"

一个多时辰后,队伍浩浩荡荡进入咸阳。

天空不知何时已被乌云所蔽。

---

王家车辆行驶在咸阳的街道,透过窗户嬴政望着外边。

两边排列着整齐的商店铺面。

一辆辆大酒坛前,有妇女站在炉火旁煮制着热气腾腾的美酒,招牌迎风招展写着一个“酒”

字。

还未看清妇人的容貌,车子已经开动,远处一个客栈映入眼帘。

牌匾上面刻着端木二字。

这个店便是嬴政曾经在邯郸常见过的端木客栈,隶属于七大民间商行之一。

他记得母亲跟他说过,这些商会都有自已擅长的经营领域……

而传说由孔子 ** 子贡创立的端木商会,除了从事传统的购销和异地商贸活动外,还主要经营客栈与寄售店铺。

嬴政沿着街道一眼望去,看到最多的是各种作坊。

这些作坊通常会在外面放一张大桌子,展示它们所生产的各种器具。

陶土作坊会展示烧制好的盘盏,青铜作坊则会摆放其铸造的农具,甚至玉石作坊也展示了琉璃和美玉制作的发簪和手镯,好像完全不担心这些东西会被偷走一样。

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转移了注意力,开始观察路上的人群。

大多数行人着装整洁得体,只要离秦国士兵队伍三丈的距离就会自发地避让,不需要驱赶。

人群虽多,但没有挤搡和混乱,一切都显得秩序井然。

如果这是在邯郸,皇帝巡游时肯定已经乱成一团了,邯郸人最爱热闹,每次巡游都会你推我攘,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结果地上总有鲜血流淌。

他叹了口气,感慨道:“之前听闻秦国是一个野蛮之地,人民未开化、穿着褴褛,喜欢吃生食,到处都是争吵打斗声。

现在到了咸阳,才知道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

古书上的圣明王朝竟然被我亲身体验到了。”

车府令冷笑一声,轻蔑地说:“东方六国一直诋毁我们秦国,战场上却又软弱无力,原来把力气都用来说嘴了。”

嬴成蟜掏了掏耳朵,笑着调侃:“看来你也挺能说嘛,不停口。”

车府令也不生气,摸了摸自已的大肚子,笑着说:“上战场的机会少了,说话反而成了我的长处了……”

车轮辘辘的声音中夹杂着对话,车马终于驶入了一座王宫群之一——章台宫。

章台宫不仅是一座王宫,还是一个宫殿群,里面有众多建筑。

主殿称为前殿,也是接见外国重要宾客的地方。

走进章台宫,嬴成蟜领头走在最前面,刚踏入前殿,便向跟在他身后半步的嬴政介绍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阿兄可有见过和氏璧?”

自进入章台宫起就一直半低着头的嬴政摇头苦笑:“和氏璧价值秦国十五座城池,这样的宝贝,赵国怎么会让我这质子有机会看到呢。”

嬴成蟜自信道:“阿兄放心,终有一天和氏璧必定归秦国,随你赏玩,我们可以用它来雕刻玉玺。”

“……好吧。”

二人边聊边向前走去,宦官已在前方领路并高喊道:“赵国使臣到了!”

话音刚落,一声颤抖的叫声从上方传来。

“八年了,我终于又见到我的妻子!我的儿子!”

嬴政心中一惊。

说话的人必是他的父亲。

从未亲眼见过父亲面目的他,忍不住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只见一个眼中含泪、瘦削的中年男人坐在高台上——他就是秦国太子,秦子楚。

【父亲……】

嬴政默默想着这句话,张口欲言,却无法发出声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