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路二

第344章 企业不搬

加入书架
书名:
宦路二
作者:
彭哥哥
本章字数:
4386
更新时间:
2025-06-30

首先,便是规划出了一个超级工业园。

按照何中伟的想法,这个工业园区建成后,将会对江口区的一些企业进行整体搬迁。

这样一来,各项管理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江口区整体的对外形象,也会更上一个档次。

应该说,这个想法如果是工厂刚刚落户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能够起到规模聚集的效果。

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根本就不合适。

一来,辖区内的企业都在正常经营,突然要求他们全部搬迁到一个集中的地方,这笔搬迁费用谁来出?

二来,以江口区目前的企业数量,也无法撑起一座大型工业园落地。

解决的办法倒是有,那便是展开大力的招商工作,将外面的企业吸纳进来。

但招商工作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当何中伟在常委会上说出这个想法后,周明杰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但常委会上的这些马屁精,完全出乎了周明杰的意料之外。

他的反对意见刚刚说完,常务副区长郑海涛便开口了。

“我很赞成何区长的想法,江口区的经济发展要是能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走规模化的道路,小打小闹是成不了气候的。”

等郑海涛的话说完,宣传部长刘兰、统战部长张杰也纷纷表达了自己支持何中伟的意见。

短短五分钟不到,己经有三名区委常委支持何中伟。

坐在周明杰旁边的何中伟表情淡定,内心却是得意无比。

自己这才上任几天啊,基本己经掌控了常委会。

都说周明杰厉害,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嘛。

周明杰脸色有点难看,倒不是因为这些常委们都支持何中伟。

在他看来,支持或者反对一个人的意见,应该是本着事情的本质,而不是为了拍马屁就不管不顾了。

沉思片刻,周明杰缓缓开口。

“何中伟同志的意见己经有三名常委表态支持,我作为区委书记虽然反对,也显得份量不足。

那样,会有人说我搞一言堂。

既然如此,那这项工作就交给何中伟同志全权负责。

我就提一个要求,所有搬迁的企业必须是合理、合规、合法的去和他们沟通,不要用任何行政手段去进行强制干预。

另外,今天的会议内容全部签字、存档。

每个区委常委都要明确自己的意见,支持或者反对。”

这几句话,还是颇有一些杀伤力的。

特别是那句签字、存档。

很明显,就是留有后用的。

刘兰和张杰听闻,有点不情愿,但看到周明杰那凌厉的眼神,只好乖乖拿起了笔。

常委会上获得通过后,何中伟迅速展开了行动。

很快,江口区高科技园区筹备组成立。

何中伟担任组长,至于副组长则由郑海涛与区政府另外两名副区长担任。

一时之间,江口区区委区政府也变得热闹起来。

但筹建工业园区,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是土地问题。

第二,是前期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

第三,则是企业的入驻。

前两点,都好解决,市委书记白向明己经明确表态会支持。

主要是第三点,该如何说服这些企业搬到建成后的工业园区。

关于这些,何中伟倒是早有打算,他信誓旦旦的表明自己会解决前两个(土地和资金)的问题。

至于第三点,就交给赵海涛全权负责。

郑海涛还能说啥,从他开始全面倒向何中伟的那一刻起,己经意味着他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对方的安排。

郑海涛带着两名副区长开始对企业进行走访。

无一例外,当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这些企业纷纷表示了拒绝。

有一些稍微好说话的,也要求区政府承担所有的搬迁、工厂重新装修等费用支出。

几天下来,郑海洋己经失去了信心。

他想过这件事会很难办,却没有想过事情有那么难办。

相关信息被汇总到了何中伟的办公桌前,对此,他只有一个要求:无论用什么办法,必须确保工业园区建成后,这些企业在一个月内搬迁到位。

而按照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半年后,园区将会建成落地……

郑海涛着钢笔的指节泛起青白,窗外工业园区的奠基仪式正放着震耳欲聋的礼炮,而他办公桌上的企业联络表,大半名字都被红笔划去。

当第三次招商会议又以冷场告终,他终于扯松领带,在会议纪要空白处潦草写下新的方案 —— 字迹凌乱得如同他此刻紊乱的思绪。

"各位老总,搬迁补偿我们分三期到位!" 郑海涛站在企业家座谈会的投影幕布前,激光笔在 "财政专项拨款" 几个字上反复晃动。

前排的纺织厂老板却突然冷笑:"郑区长,您上个月还说企业要 ' 自负盈亏 ' 呢。"

会议室陷入死寂,中央空调的嗡鸣里,有人偷偷按下手机录音键。

眼见承诺补偿企业不相信,郑海涛次日便带着招商手册闯进他们的办公室。

他指着免税政策那页,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带着蛊惑:"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我们首接减免 30%!"

五金厂老板娘转动着翡翠镯子,突然将计算器推到桌沿:"那请郑区长算算,我们年缴三百万税款,减免后能省多少?再麻烦给份红头文件,盖好公章的那种。"

这话像根钢针扎破了气球。

郑海涛握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茶水在杯壁摇晃出细碎的涟漪 —— 所谓免税政策不过是他从废纸篓里捡来的旧提案,连草稿都未成型,怎么可能会有红头文件。

当印染厂厂长掏出打印好的协议模板,要求逐条签字确认时,他听见自己喉咙里挤出干涩的笑:"政策还在研讨阶段,哪能这么快落实?"

再一次的开会研究,依旧毫无结果……

散会后的走廊,郑海涛撕碎了那份被揉皱的 "优惠政策"。

纸片纷飞间,他瞥见何中伟办公室亮着的灯光。

而远处,几个企业主正聚在楼梯间低声交谈,有人举起手机播放录音,声音清晰得可怕:"郑区长,您刚说的减免税收,算不算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