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明驾车缓缓驶入小区,稳稳地停在车位里。他与谢芳芳以及岳父岳母依次下车,伴着夜晚轻柔的微风,一同向家中走去。
一进家门,李明便对谢芳芳说道:“芳芳,今天大家都累了,你陪着爸妈先在沙发上休息会儿,我去做饭。”语毕,他径直走向厨房,迅速系上围裙,在灶台前熟练地忙碌起来。
不多时,一桌丰盛的菜肴便呈现在餐桌上,凉拌黄瓜清新爽口,糖醋里脊香味扑鼻,鱼头豆腐汤暖身滋补。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愉快地享用晚餐,李明还不时地为岳父岳母夹菜,其乐融融。
饭后,李明主动起身收拾碗筷,说道:“妈,我来洗碗吧,您也忙了一天了,歇着就好。”
陈明珍却连忙摆手,说道:“李明啊,你今天也累了,还是我来收拾吧。”
谢芳芳也在一旁说道:“妈,我和您一起收拾,这样快一些。”于是,陈明珍与谢芳芳相伴走向厨房。
与此同时,李明和陈富国踱步来到书房。李明轻轻掩上书房门,走到书架前,目光在一列列珍藏的茶叶间游走,最终选定一盒包装古朴的上等龙井。他手法娴熟地取出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中,再用热水温润泡洗,而后注入沸水,瞬间,茶香袅袅升腾,氤氲于书房之中。
李明端起一杯茶,恭敬地递给陈富国,微笑着问道:“爸,今天在大明宫逛了一圈,有没有哪个地儿或者历史典故让您印象特深呀?”
陈富国接过茶杯,喝了一小口,眯着眼回味了会儿,说道:“就那含元殿遗址,可太让人震撼了。往那一站,我都感觉能穿越回大唐,看到那时候热闹非凡、昌盛繁荣的景象,肯定老壮观了。你平时对历史有研究,快给我好好唠唠。”
李明微微点头,拉过椅子坐下,兴致勃勃地讲起来:“爸,这含元殿可是大明宫的正殿,在唐代建筑里那可是顶尖的。它在龙首原南坡,地势高,特威风。您瞧它那建筑格局,殿基老高大了,先用夯土堆起来,再铺上砖石,结实得很。整个大殿老宽敞了,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前面还有个 75 米长的龙尾道,这龙尾道可不一般,中间是斜坡,两边是阶梯,还有漂亮的雕栏,就跟巨龙趴在那儿似的,皇帝和大臣们往上走的时候,那气场,老强大了。而且含元殿的屋顶是庑殿顶,这在建筑里级别最高,四条屋脊老好看了,琉璃瓦在太阳底下金光闪闪,皇家的气派一下子就出来了。”
陈富国听得入神,眼里满是好奇,时不时插句话:“这么大的殿,当时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啊?得老多了吧?”
李明放下茶杯,比划着解释:“那可没法算。当时为了盖大明宫,尤其是这含元殿,从全国各地找了老多能工巧匠了,运来的木材、石材数都数不清。就说殿里的大柱子,每根都老粗了,好几个人都抱不过来,还得从深山老林里砍下来,再费好大劲儿运到长安。干活的人不光是工匠,还有好多老百姓,据说建了好些年才建成呢。”
“那这含元殿平时都干啥用啊?”陈富国接着问。
李明换了个坐姿,继续说道:“这殿主要就是用来搞大型朝会仪式的,像元旦、冬至这些大节日,还有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的时候,各国使节、文武百官都得来这儿。您就想吧,那场面,敲锣打鼓的,烟雾缭绕,皇帝在殿上坐着,大臣们都朝拜,喊着万岁,声音老大了,那可是全天下都盯着的地儿。有时候也用来接待重要外宾,显摆显摆大唐的厉害。”
“这么重要的宫殿,肯定有不少故事吧?”陈富国兴趣更浓了。
李明笑了笑,慢慢说道:“有个传说,当年建含元殿的时候,有个手艺特厉害的工匠,他出了好多特别的主意,像咋让殿基稳当,龙尾道坡度咋设计好看又好走。可等殿快盖好的时候,这人却没影了,就留下那些厉害的建筑手艺,让人瞎琢磨。还有安史之乱的时候,含元殿也被战火给烧了,后来修是修了,但也没以前那么辉煌了,也算是见证了大唐从盛到衰的过程。”
陈富国听得直点头,感叹道:“这含元殿背后的事儿可真不少,听你这么一讲,我对大唐的历史感觉更清楚了。”
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从含元殿的建筑细节聊到历史事件,又从大唐的辉煌延展到家庭琐事。先前泡的茶已渐渐没了热气,李明见状,起身重新取出一套茶具,将剩余的龙井茶叶轻轻拨入新的茶壶之中,再次用热水浇淋,随着热气升腾,茶香重新弥漫开来,他又为陈富国满上一杯。李明和陈富国继续惬意地品着茶,茶香袅袅。陈富国放下茶杯,看着李明笑着问道:“明啊,咱爷俩平时也没好好唠唠你蜀中老家的事儿,我还挺好奇你家里的情况呢,给我讲讲呗。”
李明也放下杯子,缓缓说道:“爸,我老家在蜀中的清凉镇。我有个姐姐,已经嫁人了,还有一对特别可爱龙凤胎的外甥。我父母身体都还不错,这也是我比较放心的地方。姐夫家离我父母家很近,平时都是姐夫帮忙照顾着,有个啥事儿他都能第一时间照应,所以我在秦都这边工作也能安心些。”
陈富国微微点头:“这样挺好的,一家人相互帮衬着,日子过得安稳。不像我和你妈在内蒙古,现在这日子啊,和以前可大不一样喽。以前我和你妈在牧区的时候,到处都是浓浓的民族风情。一家人在草原上生活得有滋有味的,放牧、赛马,晚上围着篝火跳舞,热闹得不行。”
陈富国的脸上掠过一丝无奈:“可现在时代变啦,就咱住的牧区,年轻人都想着去大城市。咱附近亲戚家的孩子,只要有机会,就往呼和浩特、包头,甚至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跑,都想出去闯闯。现在留在牧区的,除了些老人,年轻人没剩几个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和你妈有时候想找个人帮衬帮衬,干点活儿啥的,都难咯。亲戚朋友越来越少,心里空落落的,不是个滋味啊。”
李明看着陈富国,眼神里满是关心:“爸,我能体会您的感受。虽说我在秦都,但您和妈就跟我亲爸妈一样。以后不管啥事,您都跟我和芳芳言语一声,我们肯定好好照顾您俩。”
陈富国拍了拍李明的肩膀:“孩子,有你这话,我就安心多了。也盼着你多给我们讲讲蜀中的新鲜事儿,让我们也了解了解那边的风土人情。”
李明笑着应道:“爸,您放心,我肯定啥都跟您说。蜀中的文化老有底蕴了,有古旧的建筑、特色的美食,还有老多传统民俗活动了,我慢慢跟您唠。”
就在两人还在畅聊之际,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岳母陈明珍走了进来,她看了看李明和陈富国,说道:“老头子,李明和芳芳明天还要上班呢,别聊太晚了,让孩子们早点休息。”
陈富国应了一声:“知道了,这就准备睡了。”
李明也起身,感激地对岳母说:“妈,您也早点休息。”
李明回到房间,看到谢芳芳正靠在床上看书。他走过去,坐在床边,轻声说道:“芳芳,我刚和爸在书房聊了很多。我想到咱爸妈现在年龄大了,在老家牧区生活,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你是他们唯一的女儿,我在想,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咱们可以接他们来秦都定居,这样我们也能更好地照顾他们。”
谢芳芳放下书,眼中闪过一丝感动,眼眶微微泛红,她动容地说道:“老公,我也有这样的想法。爸妈在牧区,周围亲戚朋友越来越少,他们肯定会孤单。只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离开生活了那么久的地方。”
李明握住谢芳芳的手:“我们可以找个时间好好和他们商量商量,尊重他们的意愿。如果他们来秦都,我们可以给他们找个舒适的房子,让他们安享晚年。”
谢芳芳心中满是感激与爱意,她轻轻捧起李明的脸,在他额头落下一个温柔的吻,说道:“老公,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