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初刻·密匣现世
郑和的指尖在鎏金密匣的九爪龙纹上反复,海风裹挟着硝烟从舷窗灌入,将案几上的烛火吹得摇曳不定。这方寸之间的龙纹暗藏玄机——第五爪逆鳞处竟有一道几乎不可察觉的缝隙。随行通译突然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檀木甲板上:"正使明鉴!这...这是建文帝赐死忠臣时用的血印匣!"
"咔嗒——"
机括弹开的声响在寂静的舱室内格外刺耳。郑和屏住呼吸,看着匣中那半幅泛黄的诏书缓缓展开。绢帛边缘的焦痕蜿蜒如蛇,一缕银白长发从夹层飘落——发梢系着的赤绳,正是当年方孝孺临刑前托付给柳如是的信物!
"诏书笔迹是摹写的赝品。"郑和突然冷笑,将白发缠在鎏金腕甲上,"但这份血债是真的。建文西年七月十五,燕王假传圣旨调走的三十六死士,有二十三人成了今日的倭寇首领。"
巳时正·鬼哭探秘
浓雾笼罩的鬼哭礁海域,浪涛拍打着暗礁发出呜咽般的回响。十二名精选的水手腰系绳索潜入海底,为首的潜水夫突然剧烈拉扯信号绳。当青铜匣破水而出时,匣面那熟悉的浪花纹让王景弘倒退三步——这分明是燕王府赏赐朵颜卫指挥使的制式!
"开匣!"
郑和亲自用柳如是留下的银钥匙打开铜匣。泛黄的《马市交易单》如蝴蝶般散落,每张右下角都盖着燕王朱棣的蟠龙私印。最上面那张的日期墨迹犹新:
"永乐元年五月初八,倭刀三百口,对马岛交货,朵颜卫阿鲁台验讫"
"这不可能..."副使手中的罗盘"当啷"坠地,"五月初八那日,陛下正在南京紫禁城行登基大典!"
午时七刻·白骨证言
正午的阳光终于刺透雾霭,照出礁盘下森森白骨。这些戴着永乐新式凤翅盔的骸骨,腰间却挂着建文年间的"忠勇"兵符。郑和拾起半块碎裂的羊脂玉珏,内侧"青鸾"二字上的暗红血渍触目惊心。
西侧礁洞的发现更令人毛骨悚然——七具身披锦缎战袍的尸骨被铁链锁在石壁上,每具胸骨都钉着燕王府的玄铁令箭。最中央那具骸骨右手紧攥着半块丹书铁券,"免死"二字下的"诛燕逆"刻痕虽被海水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
"是耿炳文的免死铁券..."王景弘的声音发颤,"当年燕王就是用这个骗开了金川门!"
酉时末·惊涛现形
暴雨突至时,郑和将铁券与诏书在航海图上拼合。严丝合缝的刹那,一道闪电照亮券背暗纹——竟是一幅微缩的《倭寇巢穴分布图》!用朱砂标注的红点正是明日船队要经过的"龙涎沟",旁边蝇头小楷写着:
"青鸾绝笔,倭刀千口,燕府死士,尽伏于此"
雷声中,瞭望塔突然传来凄厉的螺号警报。那十二艘蜈蚣船己逼近到一箭之地,领头船头的柳如是白衣猎猎,手中高举的正是昨夜锁进密匣的建文帝螭纽玉珏。更骇人的是,她左腕那枚鎏金镯正在暴雨中折射出诡异的信号光斑——与《郑和航海图》上标注的暗礁位置分毫不差!
"传令!"郑和猛地拔出御赐宝剑,"所有神机箭对准蜈蚣船桅杆——她要引我们去看更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