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遇见你:清梦未央

第15章 绣阁灯深·戏里共春深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时空遇见你:清梦未央
作者:
沈霓裳
本章字数:
4504
更新时间:
2025-06-13

(一)

苏州城的暮春总带着几分黏腻。苏婉蹲在绣坊后巷的青石板上,用竹篾小心挑开染缸里的靛青染布——这是给庆喜班新戏《牡丹亭》绣的杜丽娘裙裾,染偏了半分,沈万金的管家又要拿“手生”说事。

“苏师傅!”

清润的嗓音裹着槐花香飘来。苏婉抬头,见萧九龄抱着个蓝布包裹站在巷口,月白首裰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晃动的玉牌:“庆喜班今日提前散戏,我给您带了碗酒酿圆子,热乎的。”

她接过碗,指尖触到他掌心的温度。这双手总爱沾着戏服的金粉,此刻却带着市井小摊的烟火气。圆子浮在琥珀色的汤里,咬开时甜糯的豆沙漫进喉咙,比绣坊里的桂花糖还勾人。

“萧老板今日没排戏?”她吸了吸鼻子,望着他发梢沾的槐花瓣。

萧九龄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李班主说,新戏的‘游园’一折,得等你绣完杜丽娘的帕子才肯排。”他的目光扫过她膝头的绣绷——那里摊着半幅并蒂莲,花瓣边缘还留着未收的针脚,“你这针脚,比昨日更细了。”

苏婉的耳尖发烫。她想起昨夜在阁楼翻到的旧账册,上面记着:“苏婉,年方十七,绣并蒂莲帕,金线如活,戏子萧九龄赞‘比戏文里的双生纹还妙’。”

(二)

庆喜班的戏园在山塘街最热闹处。朱漆戏台的柱子上挂着大红灯笼,台下坐满了摇着蒲扇的百姓,连卖梨膏糖的老汉都踮脚往台上望。

“好个‘良辰美景奈何天’!”

喝彩声里,苏婉缩在后台的布幔后。她替萧九龄绣的杜丽娘帕子正搭在妆台上,帕角的并蒂莲被金线勾得活灵活现,连花蕊里的露珠都闪着光。萧九龄扮的柳梦梅穿着月白褶子,水袖扫过她的帕子时,她听见他压低声音:“苏婉,这帕子比你人还害羞。”

苏婉的指尖一颤。她望着他眼角的朱砂,想起昨夜在绣坊,他替她补戏服金线时说的话:“我总觉得,这金线该绕着你的针脚走,才叫圆满。”

“柳公子,该上场了!”

小徒弟的催促声惊散了她的思绪。萧九龄冲她眨眨眼,转身时水袖带起一阵风,帕子上的并蒂莲被吹得轻轻摇晃,像在应和他的脚步。

(三)

戏散后,夜市的灯笼次第亮起。苏婉抱着空食盒往家走,路过沈记绸缎庄时,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苏婉那丫头,竟敢把绣好的戏服藏起来!”沈万金的管家拍着桌子,“那可是给知府夫人贺寿的,耽误了时辰,仔细你们的皮!”

“管家爷,”账房先生的声音发颤,“苏婉说戏服的金线被虫蛀了,要拿回去补……”

“虫蛀?”管家冷笑,“我看是她想讹银子!去,把她绣坊的锁砸了,看她还敢不敢偷懒!”

苏婉的脚步顿住。她攥紧食盒,指节发白——那身戏服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绣的,金线是从苏州最老的绣娘那里求来的“冰蚕银”,若被砸了,不仅庆喜班的贺礼要黄,她还要赔沈万金十两银子。

“狗哥!”

她脱口而出。转身时,萧九龄正站在她身后,手里举着根烧火棍,额角还沾着戏园的脂粉:“我听见了。”

(西)

深夜的绣坊里,沈万金的管家带着西个家丁砸开了门。檀木柜被踹得东倒西歪,绣绷、丝线、金线团散了一地,像被揉碎的彩虹。

“找着了吗?”管家踹了苏婉的绣架一脚,“那身破戏服,藏哪儿了?”

苏婉缩在墙角,怀里护着个布包——那是她连夜把戏服金线拆下来,重新缠在旧帕子上的。萧九龄挡在她身前,烧火棍在灯笼下投出长长的影子:“有本事冲我来,别碰她。”

“小戏子,还敢护着?”管家抄起个铜烟杆,“信不信我让你在苏州城唱不成戏?”

“我唱不唱戏不打紧。”萧九龄的声音冷下来,“可苏婉的手,是绣并蒂莲的手,是给庆喜班绣戏服的手——你碰她一根汗毛,我就去府衙告你‘欺凌良善’。”

管家的气焰弱了些。他扫了眼满地的狼藉,骂了句“晦气”,带着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苏婉望着萧九龄发颤的手腕——刚才他替她挡烟杆时,被铜烟杆磕出了血。她伸手去碰,被他反手握住:“疼吗?”

“不疼。”他笑了,“比你在雷暴里护着我那回,轻多了。”

(五)

三日后,苏州城最大的绣坊“锦绣阁”挂出了新招牌:“苏婉绣坊”。

苏婉站在门口,看着萧九龄带着戏班的小徒弟们搬来戏箱。他穿了件青竹纹首裰,腰间挂着她的并蒂莲帕子,冲她眨眨眼:“苏老板,今日戏班唱《长生殿》,你可得来捧场。”

“自然。”她摸了摸腕间的暗银丝线,“我带了新绣的帕子,给你们戏班的角儿们。”

人群里突然传来惊呼。苏婉转头,看见沈万金的管家带着几个家丁冲过来,手里举着锁链:“好个苏婉!你偷了沈府的戏服,还敢开绣坊?今日就把你锁去见官!”

萧九龄挡在她身前,水袖一甩,戏服的金线在阳光下划出银弧:“沈管家,这戏服是我替苏婉绣的。你若要锁人,先过我这关!”

苏婉望着他挺首的脊背,忽然想起现代片场,他也是这样护着她挡镜头。那时他说:“颖宝,我护着你。”此刻他说:“苏婉,我护着你。”

原来,有些承诺,跨越百年,依然滚烫。

(六)

暮色漫上屋檐时,两人坐在绣坊的藤椅上,看着家丁们灰溜溜地跑了。萧九龄剥了颗糖塞进她嘴里,是苏州最甜的桂花糖:“星儿,你说……咱们是不是该把‘双生引’的事,告诉现代的人?”

苏婉含着糖,望着他眼底的星光:“等咱们把该护的人护完,该说的话说完。”

她摸出那方并蒂莲帕子,帕角的碎玉在夕阳下泛着暖光。暗银丝线缠在两人腕间,像根永不断的线,串起乾隆年间的雨、现代片场的灯,还有无数个“星儿”和“狗哥”的明天。

窗外,晚风裹着槐花香钻进来,吹得帕子上的并蒂莲轻轻摇晃。苏婉望着萧九龄眼里的自己,忽然想起昨夜在阁楼翻到的旧账册,最后一页写着:“苏婉,萧九龄,双生引现,同心结成。”

原来,有些缘分,从绣绷的金线开始,便注定要缠一辈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