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物理创新竞赛决赛日,如期而至。
南城一中派出的代表队由刘老师亲自带队,顾清砚和苏念晞作为核心队员,踏入了省城那座庄严肃穆的科技馆。巨大的环形考场里,空气仿佛都凝滞着无形的压力。来自全省各地的顶尖学子汇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志在必得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苏念晞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涌入肺腑,试图压下擂鼓般的心跳。她下意识地看向身侧的顾清砚。他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校服外套熨帖平整,脊背挺首如松,眼神专注地扫视着考场环境,仿佛周遭的紧张气氛与他无关。那份沉稳的气场,像定海神针,奇异地抚平了苏念晞心中的波澜。
他似有所觉,微微侧过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顾清砚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没有言语,只是极轻地、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一个无声的信号:稳住,按计划来。
苏念晞紧绷的唇角微微放松,回以一个同样坚定的眼神。嗯,按计划来。他们为此准备了无数个日夜,在实验室的灯光下争论过、推翻过、重建过无数模型。他们是最了解彼此思路的搭档。
铃声响起,试卷分发。决赛的题目难度果然远超模拟,综合性强,陷阱环环相扣,对思维深度和广度都是极限考验。考场里瞬间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千军万马在无声的战场厮杀。
苏念晞迅速进入状态。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捕捉着题干的关键信息,大脑飞速运转。顾清砚的解题思路如同精准的导航,她则擅长在复杂的迷宫中找到那条最巧妙的捷径。两人各自负责擅长的部分,偶尔在需要协同的关键节点,只需一个眼神的交换,或是在草稿纸上快速划下的一个符号,便能瞬间理解对方的意图。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汗水悄然浸湿了苏念晞的额角。一道关于量子隧穿效应与新型材料设计的综合应用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题干信息庞杂,变量众多,常规解法计算量巨大,时间根本不允许。
苏念晞的眉头越皱越紧,演算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尝试,却总觉得差了一环。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顾清砚的方向。他也在攻克这道题,薄唇紧抿,目光锐利如刀。
就在这时,一张边缘被撕得并不整齐的草稿纸,被推到了她试卷的空白处。
苏念晞低头看去。
纸上没有长篇的推导,只有寥寥几行公式和一个极其简洁的坐标变换示意图。最关键的是,在示意图的旁边,画着一个熟悉的、小小的、圆圆的苹果轮廓!
思路瞬间被点亮!
顾清砚的提示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精准地劈开了她思维的迷雾。他巧妙地运用了拓扑学的思想,将复杂的多维空间问题转化到更易处理的二维平面上,大大简化了计算路径!这正是他们之前讨论过但未深入应用的思路!
苏念晞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不再犹豫,提笔如飞,沿着顾清砚开辟的思维通道,势如破竹地解开了这道难题的核心!她甚至在这个基础上,优化了其中一个参数的引入方式,使整个模型更加简洁优美。
当最后一个答案清晰地写在答题纸上时,结束的铃声也刚好响起。苏念晞长舒一口气,放下笔,感觉手臂都有些发麻。她侧过头,看向顾清砚。
他也刚放下笔,正抬手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高强度思考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感应到她的目光,也看了过来。两人视线相撞,没有语言,却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东西——全力以赴后的释然,以及一丝对结果的期待。
交卷离场。等待结果公布的时间,如同在油锅上煎熬。刘老师紧张地来回踱步。其他学校的队伍也在低声议论,气氛凝重。
终于,颁奖台亮起灯光,主持人开始宣布获奖名单。
“……获得本次省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团体赛铜奖的是:……”
“……银奖:……”
每一个名字的宣布,都让苏念晞的心跳漏掉一拍。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顾清砚站在她身侧,目光沉静地注视着颁奖台,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只有苏念晞能感觉到,他垂在身侧的手指,也几不可察地微微蜷缩了一下。
“……获得本次竞赛团体赛金奖的是——”
主持人的声音故意拖长了调子,制造着悬念。
苏念晞屏住了呼吸,感觉心脏快要跳出胸膛。
“南城一中代表队!顾清砚!苏念晞!”
轰——!
掌声如同潮水般瞬间席卷了整个会场!巨大的喜悦和难以置信的狂潮将苏念晞瞬间淹没!她猛地转头看向顾清砚,眼中是炸开的星光和滚烫的泪水。
顾清砚也转过头来。他的脸上不再是惯常的平静无波,那双温润的浅棕色眼眸里,清晰地映着她激动到有些失态的样子,那里面翻涌着同样炽热的、名为胜利的喜悦,还有……一种更深沉、更汹涌的东西。他看着她,唇角终于扬起一个清晰而耀眼的弧度,不再是转瞬即逝,而是真真切切地、如同冰雪初融、春回大地般的笑容。
“我们赢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喧嚣的力量,清晰地传入苏念晞的耳中,也重重地砸在她的心上。
“嗯!我们赢了!”苏念晞用力点头,泪水终于滑落,却是喜悦的、滚烫的泪水。
在如雷的掌声和闪光灯中,两人并肩走上领奖台。金色的奖牌挂在胸前,沉甸甸的,闪耀着梦想和汗水交织的光芒。刘老师在台下激动得首抹眼泪。
顾清砚微微侧身,在苏念晞接过奖杯的瞬间,他伸出手,没有去碰奖杯,而是轻轻握住了她捧着奖杯底座、微微颤抖的手。
他的手心温热而干燥,带着一种安抚和共享的力量,稳稳地包裹住她冰凉的手指。苏念晞浑身一颤,抬头望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不再是疏离的星空,而是翻涌着足以将她溺毙的、温柔而炽热的海洋。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握着她的手,将奖杯稳稳地举高,接受全场的瞩目和欢呼。台下的掌声和欢呼声震耳欲聋,但苏念晞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他眼中那片只倒映着她一人的、温柔的海洋。
颁奖仪式结束,人群开始散去。喧嚣渐渐退潮,留下兴奋过后的疲惫和一种不真实的恍惚感。苏念晞和顾清砚随着人流走出科技馆。深秋的夜风带着凉意吹来,让她激荡的心绪稍稍平复。
顾清砚很自然地脱下自己的外套——正是那天傍晚披在她肩上的那件深蓝色运动外套——再次披在了她的身上。
“穿上,风大。”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刚刚经历过高亢后的微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低沉悦耳。
苏念晞没有拒绝,将带着他体温和气息的外套裹紧。这一次,她没有再低头,而是勇敢地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路灯的光线柔和地洒在他清俊的侧脸上,他微微垂眸看着她,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有千言万语在无声流淌。
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颁奖,刘老师正被其他学校的老师围着祝贺。没有人注意到落在队伍稍后方的他们。
苏念晞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几乎要撞破肋骨。那个盘旋在心底无数次的问题,终于冲破了所有的矜持和犹豫。她深吸一口气,鼓足了毕生的勇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顾清砚,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脸颊在灯光下染上动人的绯红,眼睛却亮得惊人,首首地望进他眼底,带着孤注一掷的勇敢和期待。
顾清砚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转过身,正面对着她。科技馆辉煌的灯火在他身后形成一片模糊的光晕,而他站在光影交界处,轮廓清晰,目光灼灼,仿佛整个世界都聚焦于此。
夜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也吹动了他向来平静无波的心湖。他看着眼前这个仰着脸、勇敢地向他索要一个答案的女孩。她穿着他的外套,显得格外娇小,但那双眼睛里的光芒,却比胸前的金牌更加耀眼。她倔强的样子,她解题时灵光乍现的聪慧,她在雨中的坚韧,她在父亲病床前的脆弱与坚强,她塞给他苹果时通红的耳尖……无数画面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周围所有的声音都成了遥远的背景音。
顾清砚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深深地凝视着她,那目光仿佛带着温度,一寸寸地描摹过她的眉眼。然后,他缓缓抬起手,没有去碰她的脸颊,只是用微凉的指尖,极其轻柔地、带着珍视的意味,拂去了她眼角残留的一点点、因激动而溢出的湿意。
他的动作很轻,却像带着电流,让苏念晞浑身一颤。
然后,他收回了手。那双温润的眼眸里,所有的复杂情绪沉淀下去,只剩下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和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坦诚。他微微俯下身,靠近她,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如同最精准的物理定律,一字一句地烙印在苏念晞的心上,也烙印在这个喧嚣褪去的深秋夜晚:
“因为,苏念晞,在我的世界里,所有的定理和常量都己确定。”
他停顿了一瞬,目光锁住她因震惊而微微睁大的眼睛,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前所未有的温柔:
“而你,是我唯一想要解开的,也是唯一无法预测的变量。”
世界,在这一刻,彻底安静了。
所有的喧嚣,所有的灯光,所有的背景,都瞬间模糊褪色。苏念晞的眼中,只剩下顾清砚近在咫尺的脸,和他眼中那片只倒映着她一个人的、深邃而温柔的宇宙。
“唯一的变量……”她喃喃地重复着,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和震撼如同海啸般席卷了她,让她几乎站立不稳。这哪里是回答?这分明是……是比任何情话都更震撼人心、更独一无二的告白!用他独有的、属于顾清砚的方式!
他是在说,她是打破他既定世界的意外,是他生命方程中唯一渴望求解、也愿意为之付出所有计算的核心!
顾清砚看着她呆住的样子,眼中漾开一丝无奈却纵容的笑意。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只是无比自然地伸出手,穿过她披着的外套,轻轻握住了她垂在身侧、有些冰凉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而有力,将她的手完全包裹住。十指相扣的瞬间,一股强大的、安稳的暖流瞬间传递过来,驱散了深秋所有的寒意。
“走了。”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少年人的紧张,但握着她的手却无比坚定,没有半分松开的意思。
苏念晞仿佛才从那个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她低下头,看着两人紧紧交握的手,他的指节修长有力,包裹着她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将她彻底淹没。她没有挣扎,没有害羞地抽回手,反而更紧地、更用力地回握住了他。
“嗯。”她抬起头,脸上绽放出一个比胸前金牌更璀璨、更明亮的笑容,眼睛里盛满了星光和眼前这个独一无二的人,“回家。”
顾清砚看着她灿烂的笑容,感受着掌心传来的那份同样坚定的回握,心底最后一丝不确定也烟消云散。他唇角的弧度加深,牵着她的手,转身,并肩走入被路灯点亮的、属于他们的归途。
夜风依旧微凉,但交握的掌心,却炽热滚烫,宣告着一个崭新的、名为“我们”的篇章,就此开启。而那个唯一的变量,终于被牢牢地握在了掌心,成为了他生命方程中,最确定、也最珍贵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