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蔷:逆袭大观园

第35章 王熙凤入股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贾蔷:逆袭大观园
作者:
铁萼
本章字数:
5168
更新时间:
2025-06-20

金陵工坊的织机声在雪后清晨格外清亮,老周的媳妇正跟着龄官学绣蔷花,针尖在素缎上划出的弧线,与算珠阵的轨迹分毫不差。忽然,荣府的马车碾过青石板,王熙凤的金丝八宝车帘掀开一角,红宝石坠子的光映在工坊外墙的蔷花浮雕上,像团跳动的火。

卯初刻的账房飘着新墨香,王熙凤的鎏金绣鞋刚踏进门,手中的账册便甩在紫檀木案上:“好个蔷哥儿!低息借贷断了当铺的活路,你让我拿什么填琏二爷的亏空?” 她的眉峰竖起,却在看见沈炎袖口的湿痕时,想起昨夜雪灾中工坊的灯火 —— 那个曾被她视为儿戏的侄子,此刻正盯着算珠串,像盯着生死棋局。

沈炎推过金陵工坊的地契,羊皮纸上的蔷花暗纹在晨光中显形:“嫂子请看,三成股份,足够当铺三年盈利。” 他的算珠串划过 “股东” 二字,“死当的首饰送去工坊改制,残玉碎银都能成绣品,比五分利的借据踏实。”

王熙凤的指尖停在地契上,忽然想起秦可卿葬礼上,沈炎用算珠串理清丧仪开支,那时她只当是少年逞强,如今地契上的红印,却让她看见当铺转型的生机。陪嫁的当铺账本在脑海中翻页,那些死当的金钗玉镯,若能变成蔷花绣品,怕是比躺在库房生灰强百倍。

“琏二奶奶可还记得,” 沈炎忽然轻笑,“当年协理宁国府,您说过‘治家如烹小鲜’?” 他指向窗外的灾民,“如今工坊的织工,便是您新烹的‘鲜’。”

巳初刻的荣府当铺,王熙凤摸着新制的当票,“荣宁典” 的匾额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当票边缘的蔷花暗纹是龄官设计的,五片花瓣对应工坊的五道工序。平儿捧着死当的翡翠镯子进来,镯身有道裂纹,却被她用蔷花银线缠着,竟成了件新首饰。

“奶奶,” 平儿望着当票上的三分利,“佃户们都说,现在当东西,能换织机上的活计。” 她忽然压低声音,“焦大的媳妇当了陪嫁的铜簪,换了工坊的织锦名额。”

王熙凤盯着翡翠镯的银线,忽然想起年轻时在王家绣房,自己绣的并蒂莲比这蔷花更精致,却从未想过,绣活能救人活命。她忽然对平儿道:“去把库房第三箱的碎玉全搬去金陵,让龄官姑娘瞧瞧,能不能拼成百子图。”

未时三刻的金陵街头,王熙凤的八抬大轿停在工坊门口,绣着 “荣宁” 二字的荷包在她手中闪着绸缎光。灾民们围上来,看着她鬓边的红宝石坠子,想起钱庄挤兑时她唱的《钱神论》,却见她亲手将荷包塞进老周媳妇手里:“咱们两府的工坊,自然要护着百姓。”

龄官站在织机旁,看着王熙凤的绣活 —— 银线在她指间翻飞,针脚比伶人还细密,绣出的蔷花竟有振翅欲飞之势。“琏二奶奶的绣活,” 她低声对雀儿道,“怕是连宫里的尚宫局都比不上。”

王熙凤忽然抬头,指尖划过灾民的粗布衣裳:“当年我在大观园,最恨这些针脚歪斜。” 她看着自己绣的荷包在雪地里闪光,“如今倒觉得,歪针脚里藏着活命的道。”

戌初刻的工坊账房,烛影将沈炎与王熙凤的影子投在墙上,蔷花标记在光影中格外醒目。王熙凤摸着新签的入股契约,忽然笑道:“蔷哥儿,你这是拿工坊当诱饵,钓我荣府的当铺?”

沈炎的算珠串在契约上排出 “三”“七” 之数:“嫂子的当铺是饵,我的工坊是钩,忠顺王府的谣言,便是咱们的鱼。” 他忽然取出密信,“他们说工坊苛待灾民,却不知,灾民们的红手印,早按在织机的登记册上。”

王熙凤的目光落在密信上,铁血营的狼牙标记让她想起钱庄挤兑。她忽然按住沈炎的手,金镯子撞在算珠串上:“明儿我带平儿去巡视织机,就说……” 她的眉峰扬起,“就说荣府的当家人,要亲自查账。”

更深露重,龄官在绣房修补王熙凤的戏服,却见后者推门进来,袖中藏着半幅当票:“龄官姑娘,这当票的蔷花暗纹,能不能加道凤尾?” 她的指尖划过当票边缘,“荣宁二府,总得让忠顺王府瞧瞧,凤凰与蔷花,如何同枝。”

龄官的银针在当票上轻点,凤尾与蔷花的纹路渐渐融合:“奶奶可知,焦大叔的扁担上,新刻了‘荣宁’二字?” 她忽然望向窗外的工坊灯火,“当年秦氏大奶奶若见着,定会说,这才是治家的算珠。”

王熙凤的手顿在绣样上,秦可卿的音容忽然清晰如昨。那个总在病中理账的侄媳妇,临终前托她照管蓉哥儿,如今蓉哥儿跟着沈炎治田庄,她却在这绣房里,用针锋与算珠共舞。

五更天的工坊门口,王熙凤的马车即将启程,却见老周带着佃户们捧着新麦前来。“给琏二奶奶的谢礼,” 老周的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您绣的荷包,俺们婆娘能换半升米。”

王熙凤接过麦袋,忽然看见袋口绣着极小的蔷花与凤凰,正是她昨夜与龄官合绣的纹样。她忽然对老周道:“告诉你们汉子,当铺的三分利,比五分利睡得安稳。”

马车碾过青石板时,她望着工坊外墙的蔷花浮雕,忽然对平儿道:“把我陪嫁的那架西洋镜送去梨香院,龄官姑娘排新戏,总得有个像样的行头。”

巳初刻的忠顺王府,长史盯着密探送来的绣荷包,凤凰与蔷花的合纹让他眼皮首跳。“荣宁二府竟联手了,” 他的狼牙腰牌撞在桌沿,“去查金陵工坊的死当改制,定要找出苛待证据。”

密探退下时,长史忽然看见荷包边缘的银针痕迹 —— 那是王熙凤的独门绣法,当年在宫里,连元妃都夸过。他忽然想起龄官的密信,想起秦可卿的血书,终于明白,这对叔嫂的合谋,比算珠阵更难破。

雪后的金陵晴空万里,王熙凤的绣房亮起新灯,她正在绣一幅《荣宁合璧图》,蔷花与凤凰在绸缎上展翅。平儿捧着工坊送来的缎子,上面绣着她昨日示范的针脚,忽然道:“奶奶,龄官姑娘说,新戏叫《凤凰蔷花》。”

王熙凤轻笑,银针在缎面上划出最后一道弧线:“好个凤凰蔷花。” 她望着窗外的蓝天,想起昨夜账房的烛影,沈炎的算珠串在契约上跳动,像极了当年协理宁国府时的算盘声。

更深露重,龄官在梨香院排戏,水袖扬起时,绣着凤凰与蔷花的戏服在月光下闪光。她忽然低唱:“算珠响,绣针亮,荣宁合璧破风浪 ——” 唱腔混着织机声,飘向秦淮河畔,惊起一滩鸥鸟。

雪后的星空格外清亮,金陵工坊的灯火与荣府当铺的烛光遥相辉映。沈炎站在顶楼,看着地契上的蔷花暗纹,忽然轻笑 —— 王熙凤的入股,不是妥协,是破局的利刃。当忠顺王府盯着当铺的利银,他们早己用绣针与算珠,在灾民心中,在两府合谋中,织就了一张更密的网。

晨光初绽时,王熙凤的马车再次驶向金陵,车辕上的凤凰与蔷花标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她摸着袖中的地契,忽然明白,所谓治家,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当蔷花与凤凰同枝,当算珠与绣针共舞,忠顺王府的狼牙,终将在这经纬交织中,折戟沉沙。

(第 35 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