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之名场面

第18章 空谈误国清流言

加入书架
书名:
孽海花之名场面
作者:
Silence08
本章字数:
3314
更新时间:
2025-06-22

晚清嘴强王者翻车记:当键盘侠穿越成朝堂大佬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朝堂上,活跃着一位"嘴强王者"——张佩纶,江湖人称"清流战神"。这位爷手握羽扇指点江山时,比诸葛亮还神气三分;可真到办实事的时候,却比脆皮大学生还不靠谱。他用亲身经历演绎了什么叫"嘴炮一时爽,翻车火葬场",活生生把朝堂变成了大型脱口秀现场。

一、清流天团出道:键盘治国第一人

光绪年间的北京城,有个神秘组织叫"清流党"。这伙人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端着茶杯指点江山,口头禅是"祖宗成法不可废"。张佩纶作为天团C位,每天的日常就是写奏折喷人——喷洋务派崇洋媚外,喷守旧派迂腐顽固,喷得唾沫星子能把紫禁城的地砖砸出坑来。

某次朝会,慈禧太后问起海防事宜。张佩纶"嗖"地站起来,羽扇一挥:"太后勿忧!只需效仿岳武穆八百里加急,调福建水师扼守台湾海峡,倭寇必闻风丧胆!"满朝文武听得目瞪口呆,仿佛在看古代版《奇葩说》现场。

退朝后,同僚好心提醒:"仓樵兄,福建水师的战船还没配齐火炮呢..."张佩纶翻了个白眼:"书生报国靠的是气节!当年文天祥拎着毛笔都能抗元,我等有奏折何惧外夷?"

二、嘴炮治国名场面:PPT式战略家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佩纶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被钦点为福建船政大臣,手握东南海防大权。接到任命那天,他在书房摆了个"运筹帷幄"的造型,对着镜子练习训话:"看我如何用孔孟之道,打得洋鬼子屁滚尿流!"

到了福州,张佩纶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整军备战,而是办了场诗词大会。他穿着鹤氅站在船头,对着一众文人墨客吟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吟完还不忘发个"九宫格朋友圈",配文#书生救国日记#。

当法国舰队开进马尾港时,手下将领急得首跺脚:"大人,敌舰就在眼皮子底下,咱们先发制人吧!"张佩纶慢悠悠抿了口茶:"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待我写封檄文,定叫番邦小儿知难而退。"结果檄文还没写完,法军的炮弹就把船政衙门炸出个大窟窿。

最离谱的是战斗打响那天,张佩纶穿着官服撒腿就跑。他踩着三寸厚的官靴,在泥泞中摔了个狗吃屎,官帽掉进水里,活像只落汤鸡。士兵们目瞪口呆:"这就是传说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社死现场大赏:被现实打脸的名场面

马尾海战惨败的消息传回京城,舆论首接炸锅。街头巷尾流传着各种段子:

"听说张大人逃跑时,官袍上的仙鹤都被吓成了鹌鹑!"

"张大人的羽扇呢?不会拿来当船桨划水逃命了吧?"

更尴尬的是,他之前在奏折里信誓旦旦说"福建水师固若金汤",现在却成了全军覆没的笑话。有好事者把他的奏折编成了相声,在天桥底下表演,包袱一个接一个:

"甲:张大人说'旬月之间可荡平倭寇'!

乙:结果法军只用了半小时!

甲:张大人说'我军以逸待劳'!

乙:结果他自己跑得比兔子还快!"

慈禧太后气得拍桌子:"说好的'书生报国'呢?合着是来演喜剧的?"张佩纶被贬去张家口充军时,百姓夹道欢送,送的不是土特产,而是一筐筐烂菜叶。

西、职场反面教材:嘴强王者的翻车启示录

流放期间,张佩纶终于消停了。他在塞外放羊时,望着苍茫大漠,突然悟了:"原来嘴炮不能强国,就像奶茶不能当饭吃啊!"等他被赦免回京,整个人低调得像个透明人,再也不敢随便喷人了。

但江湖上永远流传着他的传说。年轻学子们考试前拜文昌帝君时,总会顺便调侃一句:"千万别学张大人,把试卷当奏折写!"更有创业博主拿他当反面教材:"只会画饼的CEO,最后都成了笑话!"

最戏剧性的是,张佩纶晚年娶了李鸿章的女儿。某次家庭聚会,女婿袁世凯开玩笑:"岳父大人当年的檄文,要是改成商业计划书,说不定能拿融资!"张佩纶老脸一红,默默把酒杯里的酒换成了柠檬水。

这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光说不练的"键盘侠"都走不远。真正厉害的人,早就把用来吐槽的时间,换成了搬砖的汗水。毕竟,比起在网上当"嘴强王者",脚踏实地搞事业,才是永远的人间清醒!下次当你想在朋友圈指点江山时,不妨先默念三遍:少刷手机多搬砖,莫做晚清张佩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