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之名场面
首页 > 轻小说 > 孽海花之名场面

孽海花之名场面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二次元
32.95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Silence08 更新至:第3章 孽海花人物鲜明 更新时间:2025-07-07 15:54:54
更新时间:2025-07-07 15:54:54
32.95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63章节)

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孽海花大场面让人大开眼界 笔者高级教师 有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双学位 酷爱文学和历史 精通英文

第1章 金殿传胪中状元

孽海花:金殿传胪中状元

一、考前众生相:科举如戏,全靠演技

大清光绪某年,京城的春风还带着料峭寒意,贡院外墙的爬山虎却己偷偷冒出新芽。这一年的科举,注定要出些“活色生香”的故事——比如那江苏吴江的金雯青,此刻正对着铜镜抓耳挠腮,把好好的状元郎发型抓成了鸡窝。

“雯青,快来拜拜孔夫子!”母亲举着三炷香,在祠堂里大声招呼。金雯青苦着脸跪下,心里却想着昨晚背到凌晨的《西书章句集注》——那些之乎者也此刻在脑子里乱成一锅粥,倒不如傅彩云唱的小调记得清楚。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金雯青对着孔子像喃喃自语,冷不丁香灰掉进眼里,疼得他龇牙咧嘴。一旁的书童阿福憋笑憋得满脸通红,递上毛巾时故意调侃:“少爷这一拜,怕是把孔夫子都感动得掉眼泪了。”

要说这届考生,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裹着狐裘在茶馆里高谈阔论的富家子弟,把“治国平天下”挂在嘴边,实则兜里装着袖珍版《作弊大全》;有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衫、自带干粮窝头的寒门学子,边走边用树枝在地上默写八股文;最绝的是个姓孙的考生,据说考前梦见自己骑在老虎背上,醒来后逢人就说这是“寅年得中”的吉兆,惹得众人纷纷吐槽:“怕是梦见老虎啃你屁股吧!”

金雯青夹在人群中进考场,看着那威严的贡院大门,突然想起傅彩云说的话:“这考场啊,就像个大蒸笼,进去的是书生,出来的不是包子就是馒头。”他忍不住笑出声,惹得旁边的考生斜眼瞪他:“这位兄台,莫不是考疯了?”

二、考场奇葩事:八股文里藏乾坤

考场号舍里,金雯青对着题目抓耳挠腮。题目是“学而不思则罔”,他咬着笔杆,脑子里却浮现出傅彩云在船头唱曲的模样——那婉转的调子,可比这八股文有意思多了。

“啪!”隔壁号舍传来拍桌子的声音,吓了金雯青一跳。原来是那个梦见老虎的孙考生,正摇头晃脑地写着,嘴里还念念有词:“夫老虎者,百兽之王也,思之则威,不思则殆……”金雯青凑近一看,差点笑出声——这老兄居然把“老虎”和“思”强行关联,满篇都是“虎啸山林”“龙腾虎跃”,妥妥的离题万里。

再看斜对面的考生,正偷偷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范文。刚要展开,就听见监考老师咳嗽一声,吓得他手一抖,纸条掉进了痰盂里。金雯青强忍着笑,低头继续写自己的文章,却觉得每个字都在跟自己作对,一会儿写成了“学而不思则wang”,一会儿又把“罔”字少写了一个点。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金雯青自我安慰,大笔一挥,写下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思之,如品香茗,唇齿留香;不思,如嚼蜡丸,味同嚼蜡……”写完才发现,这哪里是八股文,分明是傅彩云教他品茗时的感悟。

正当他抓耳挠腮时,考场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有个考生中暑晕倒了,监考老师手忙脚乱地让人抬出去。金雯青看着那考生苍白的脸,不禁想起自己备考时也有过半夜发烧却不敢休息的日子,心中一阵感慨:“这科举,真是考体力、考耐力、考毅力啊!”

三、金殿传胪:状元郎的高光时刻

放榜那日,金雯青站在人群中,心跳得比打鼓还快。阿福挤在前面看榜,突然跳起来大喊:“少爷!中了!第七名!”金雯青先是一愣,随即有点失落——不是状元啊。但转念一想,第七名也不错,毕竟“七”是个吉利数字,比如七夕、七仙女……

正胡思乱想间,突然听到有人大喊:“金雯青!金雯青中状元啦!”这回轮到金雯青傻眼了——原来刚才看的是会试榜,殿试结果才是重头戏。他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榜首赫然写着“金雯青”三个大字,旁边还批注着“文章切题,见解独到,朕甚欣慰”。

金殿传胪那天,金雯青穿着簇新的状元袍,站在金銮殿上,只觉得头晕目眩。皇帝坐在龙椅上,缓缓开口:“金雯青,朕看你的文章,颇有见地。不知你对治国之道有何看法?”金雯青深吸一口气,想起傅彩云说的“实话实说,别装大尾巴狼”,于是朗声道:“启禀陛下,治国如烹小鲜,需用心、用情、用智慧,不可一味蛮干,亦不可因循守旧。”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有人暗暗点头,有人皱眉摇头,皇帝却微微一笑:“好一个‘治国如烹小鲜’!金雯青,朕就喜欢你这股子首爽劲儿。”就这样,金雯青成了名动天下的状元郎,连街头巷尾的老太太都知道,吴江出了个会把治国比作做菜的妙人。

西、洞房花烛:状元郎的甜蜜烦恼

中了状元,自然要洞房花烛。金雯青的新娘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傅彩云。婚礼那天,傅彩云穿着大红嫁衣,盖头一掀,眼波流转:“状元郎,恭喜呀!以后是不是要叫你‘老爷’了?”金雯青看着她俏皮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什么老爷不老爷的,你呀,永远是我的彩云。”

夜里,傅彩云指着金雯青的状元帽,调皮地说:“这帽子看着挺威风,就是太重了,比我头上的凤冠还沉。”金雯青叹了口气:“何止帽子沉,这状元的担子更沉啊!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我既然中了状元,就得为百姓做点实事。”

傅彩云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早就给你准备好了!这是我整理的民间疾苦,什么赋税太重、贪官太多、百姓太苦……你看着办吧!”金雯青接过本子,感动得差点掉眼泪:“彩云,有你在,我就有底气了。”

就这样,金雯青在傅彩云的“监督”下,开始了他的仕途。他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兴办学校,虽然遇到了不少阻力,但想起金殿传胪时的誓言,想起傅彩云期待的眼神,他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五、番外:科举那些事儿

多年后,金雯青和傅彩云在苏州园林里喝茶,想起当年的科举往事,不禁感慨万千。

“你说,要是现在还有科举,会是什么样?”傅彩云笑着问。

金雯青想了想,说:“大概会变成‘高考’吧,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可比我们那会儿轻松多了,他们有手机、有电脑、有网络,想查什么资料都方便。”

“那是不是也有‘作弊’的?”傅彩云眨眨眼。

“当然有,不过现在作弊可没那么容易,监控摄像头到处都是,还有人脸识别、金属探测仪……”金雯青摇摇头,“不过,不管时代怎么变,靠真本事吃饭的道理不会变。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傅彩云点点头,突然指着远处的一群学生:“你看,那些孩子多有朝气,就像当年的我们。”金雯青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希望。他突然明白,科举也好,高考也罢,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真正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心。

“走啦,状元郎,该回家给孩子们讲你的‘金殿传胪’故事了。”傅彩云笑着拉他起身。金雯青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比起状元郎的头衔,眼前这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子,才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这正是:金殿传胪风光无限,洞房花烛甜蜜有加,人生路上风雨兼程,唯有真心不负韶华。愿所有青年男女,都能像金雯青和傅彩云一样,在人生的考场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