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岭的朝阳刺破瘴气时,楚青瑶看着掌心渐渐淡去的曼陀罗印记,忽然觉得心中一片澄澈。那些纠缠多年的仇恨、迷雾般的过往,似乎都随着楚惊风的消散,化作了山间的晨雾。
“我们该回去了。”代逸尘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异常清晰,“佛骨舍利需要送回龙门石窟,火灵谷的事,也该给江湖同道一个交代。”
楚青瑶点头,将锦盒重新贴身藏好。舍利的光晕透过锦布,传来一丝温和的暖意,像是在回应着这场尘埃落定的结局。
西人沿着来路返回,黑风岭的狂风不知何时停歇了,瘴气也散了许多,露出底下青灰色的岩石。炎风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楚青瑶与代逸尘,少年脸上的悲伤淡了些,眼里多了几分对未来的笃定。
“等处理完这些事,我要重建火灵谷。”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我爹说过,火灵谷不仅要守护幽冥焰,更要守护这方山水的安宁。”
云松拍了拍他的肩:“昆仑墟会帮你的。代师兄说了,以后我们就是盟友。”
代逸尘看向楚青瑶,正对上她望过来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所有未尽之语都藏在了这一笑里。
回到嵩山分舵时,留守的弟子们见他们平安归来,纷纷欢呼起来。楚青瑶将佛骨舍利交给云松,让他安排可靠的弟子送回龙门石窟的佛塔供奉,自己则与代逸尘留在分舵养伤。
代逸尘的内伤比想象中重,楚青瑶便每日熬了药给他送去。他总是靠在窗边看书,阳光洒在他白衣上,竟有种岁月静好的温柔。
“你母亲的手札,还有没看懂的地方吗?”一日,代逸尘见她捧着泛黄的手札发呆,随口问道。
楚青瑶翻到最后一页,那里画着一幅小小的画像,是个眉眼温柔的女子牵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旁边题着一行小字:“愿吾女瑶瑶,一生平安,不染尘埃。”
“都懂了。”她轻声道,“母亲不是故意瞒着我舅舅的事,她只是不想我活在仇恨里。”
代逸尘放下书,走到她身边:“那你接下来打算去哪?”
楚青瑶抬头,窗外的兰花开得正好,淡紫色的花瓣透着生机:“或许会去火灵谷帮炎风,或许会西处走走,看看母亲当年守护过的江湖。”她看向他,“昆仑墟的事忙完了,你呢?”
“昆仑墟有师兄们打理。”代逸尘的目光落在她掌心淡去的印记上,“我答应过,要陪你找到所有答案。现在答案找到了,或许可以换个约定。”
楚青瑶心跳漏了一拍,假装去看手札:“什么约定?”
“陪你看遍江湖的约定。”他的声音带着笑意,阳光落在他眼底,像是碎了的星辰。
楚青瑶忍不住笑起来,点头:“好啊。”
几日后,云松回来了,还带来了江湖各派的消息——幽冥殿群龙无首,余党很快被肃清,那些被控制的傀儡也都恢复了神智。火灵谷在炎风的主持下开始重建,不少曾受过火灵谷恩惠的门派都派人相助。
“对了,这是洛阳知府送来的,说感谢我们保住了龙门石窟。”云松递过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块雕刻着莲花纹样的玉佩。
楚青瑶接过玉佩,忽然想起在龙门石窟的初遇,那时她还以为他是拦路抢劫的恶徒,拿着匕首对着他的喉咙,如今想来,竟像上辈子的事。
“代师兄,楚姑娘,”云松笑得促狭,“昆仑墟的弟子都在传,说你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连掌门都问什么时候能喝上你们的喜酒呢。”
楚青瑶的脸“腾”地红了,代逸尘却坦然道:“等她想好了,自然会回去。”
又过了半月,楚青瑶与代逸尘辞别云松,动身前往火灵谷。炎风看到他们来,高兴得跳起来,拉着他们去看重建的谷门,新刻的火焰石雕比从前更威风,只是旁边多了块小小的石碑,刻着“楚氏夫人之位”,碑前还摆着一束新鲜的兰花。
“这是按楚阿姨的样子刻的。”炎风挠挠头,“我爹说,她是火灵谷的恩人。”
楚青瑶望着石碑,眼眶微微发热。原来母亲从未被忘记,她的善意与守护,早己化作种子,在江湖的角落里生根发芽。
离开火灵谷那日,炎风塞给楚青瑶一个小小的火种袋:“这是幽冥焰的子火,我爹说留着或许有用。”袋子里的火焰是温暖的橘红色,一点也没有至阴之物的阴冷。
楚青瑶知道,这是火灵谷的信任,也是江湖的温度。
她与代逸尘没有立刻赶路,而是在嵩山脚下的小镇住了几日。每日清晨,他们会去茶馆喝杯热茶,听茶客们讲幽冥殿覆灭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白衣剑客的英勇,有掌心带印记的女子的神奇,却没人知道,故事的主角就在他们身边。
“听说了吗?昆仑墟的代少侠和那个楚姑娘,一起去了江南呢。”
“我还听说,他们在西湖边救了落水的孩童,在黄山帮猎户赶了豺狼。”
“真好啊,这江湖,总算又太平了。”
楚青瑶听着这些闲话,忍不住看向身边的代逸尘。他正低头给她剥着橘子,阳光透过茶馆的窗棂落在他手上,动作温柔得不像话。
“你看,”她笑着说,“我们己经成了江湖传说了。”
代逸尘将橘子递给她,挑眉:“那要不要让传说更精彩些?”
“怎么精彩?”
他牵起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像曼陀罗印记最后的余温:“比如,传说里的两位主角,要去月老庙求个姻缘签。”
楚青瑶的脸红了,却没有抽回手。远处的青山在阳光下舒展,风里带着花草的清香,掌心的印记早己淡得看不见,可她知道,有些印记,不必刻在皮肤上,也能融进生命里。
就像此刻紧握的手,就像前路漫漫的江湖,就像他们约定好的,要一起走下去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