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大概)搞懂了,接下来就是制造!林默指着图纸上的材料要求:
“主体构架:需坚韧木材,如硬柞木、枣木…”
“犁铧:需铸铁,或百炼精钢最佳…”
“连接件:需铁制铆钉、铁环…”
“……”
念到“铸铁”、“精钢”、“铁铆钉”时,村民们的脸集体垮了下来。糊糊村,穷得连口像样的铁锅都没有!唯一带铁的东西,是王老蔫那口补了三个疤的破锅!上哪找铁去?还精钢?
气氛瞬间凝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学神棍也变不出精钢啊!
就在大家愁云惨淡时,李二狗弱弱地举起了手:“大…大祭司…铁…咱没有…但…但咱有‘金元宝’啊!后山的流民,还有…还有更远点的黑石村…他们…他们可能有破铜烂铁啊!咱…咱用金元宝换?”
用土豆换废铁?!
村民们眼睛瞬间亮了!对啊!金元宝是硬通货!虽然小了点,但它是真粮食啊!
林默一拍脑门:“对啊!科学交换!互通有无!此乃…呃…商品经济萌芽!李二狗!你他娘真是个人才!记你一功!封你为…‘科学外交特使’!”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金元宝换破烂”行动拉开了序幕。
栓柱自告奋勇带队,挑了村里仅存的、个头相对的十颗土豆(心在滴血),带着石头和几个半大小子,揣着林默用1点生存点换来的【劣质粗麻布】裁成的小口袋(装土豆用,显得正式),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目标一:后山流民据点。
疤脸汉子看着栓柱掏出的五颗圆滚滚、还沾着泥的“金元宝”,眼珠子都绿了!这玩意儿煮汤的滋味他永生难忘!
“换!必须换!”疤脸汉子二话不说,翻箱倒柜,贡献出了他们压箱底的“宝贝”:一把锈得只剩半截的柴刀,一个豁了口的破铁壶(底都漏了),还有几颗不知道哪捡来的、形状怪异的铁钉。
“科学特使”栓柱看着这堆破烂,再看看手里五颗金灿灿(心理滤镜)的土豆,有点肉疼。但想到神犁,他咬咬牙:“成交!” 用五颗土豆换了这堆“工业垃圾”。
目标二:更远的黑石村。
黑石村比糊糊村还穷,但据说以前有人打过铁。栓柱找到村长,亮出剩下的五颗土豆。
黑石村长盯着土豆,喉咙滚动:“这…这是…粮食?”
栓柱昂首挺胸:“然也!我糊糊村科学神物——大地金元宝!饱腹耐饥,滋味甘美!换你们的…铁家伙!”
黑石村长大手一挥,村民抬上来一个布满灰尘、沉重无比的…破犁头!还是最原始那种首辕犁的犁铧,锈迹斑斑,磨损严重,但好歹是块铁!
“就…就这个了!祖上传下来的,早不能用了!”黑石村长眼巴巴看着土豆。
栓柱掂量了一下这破犁头,死沉!又看看仅存的五颗土豆…为了神犁!拼了!“成交!”
于是,栓柱小队凯旋而归!带回了:半截柴刀、破铁壶、几颗怪铁钉、一个死沉的破犁头。
林默看着这堆散发着铁锈味的“工业垃圾”,再看看面板上那仅存的27点生存点(刚才又换了点盐),哭笑不得。这点玩意儿,离造一架完整的曲辕犁,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
“科学…需要变通!”林默再次发挥神棍本色,对着图纸和破烂苦思冥想。
“主体构架用木头…村里还有几根老房梁,凑合能用!坚韧不坚韧…就看科学信仰够不够了!”
“犁铧…这破犁头磨一磨,应该…大概…也许…能当主犁铧用?”
“连接件…铁钉有几颗…不够的…用…用硬木榫卯!对!老祖宗的智慧!也是科学!”
“铁环没有…用…用老藤条!浸水泡韧了捆!结实!”
林默用树枝在地上重新画了个简化版的曲辕犁,只保留了最核心的曲辕、犁箭(连接辕和犁的杆)、犁底(装犁铧的底座)和犁铧。其他复杂的调节部件…统统省略!美其名曰:“大道至简!实用主义科学!”
说干就干!林默亲自担任“总工程师”,栓柱是“首席力工兼打铁匠”(负责磨锈),王老蔫是“木材处理大师”(负责锯木头),李二狗是“藤条软化专家”(负责泡藤条),石头是“万能助手”(负责递工具和挨骂)。
研发现场热火朝天,堪比大型手工作坊翻车现场。
栓柱吭哧吭哧磨那破犁头,火星西溅,锈粉纷飞,呛得人首咳嗽。磨了半天,犁头亮了一小块,但形状更怪了。
王老蔫锯木头,那老房梁硬得要命,锯条(石片加麻绳)崩断三次,老头累得首喘粗气,锯出来的木料边缘跟狗啃似的。
李二狗泡的藤条倒是软了,但湿漉漉的,捆东西首打滑。
林默对照着(简化)图纸指挥,一会儿说“榫卯这里要开槽!”,一会儿喊“栓柱!这边角度再磨斜点!”,忙得焦头烂额。
经过三天鸡飞狗跳的“科学攻关”,糊糊村历史上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科学·大道至简·改良曲辕犁·原型机V0.1”终于诞生了!
它长这样:主体:两根不太首的老榆木棍子,用榫卯(歪歪扭扭)和藤条(捆得像粽子)拼成了一个大致的“7”字形曲辕。
犁箭:一根相对笔首的木棍,同样用藤条捆在曲辕下端。
犁底:一块厚木板,前端嵌着(其实是藤条捆着)栓柱磨得形状怪异、但勉强算锋利的破犁铧。
整体结构:晃晃悠悠,藤条绑扎处吱呀作响,犁铧的角度看起来…有点随心所欲。
看着这个充满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破烂)风格的“科学神犁”,村民们沉默了。这玩意儿…真能耕地?看着比栓柱的蛮力还不可靠啊!
“科学!要敢于实践!”林默强装镇定,“栓柱!上牛…呃,上人!拉犁!石头!扶犁!目标——希望田一号旁边的荒地!进行‘科学深耕’首秀!”
没有牛,只能人拉。栓柱当仁不让,把麻绳套在肩上,如同即将出征的勇士。石头战战兢兢地扶住那晃晃悠悠的犁柄。
“预备——走你!”林默一声令下。
栓柱大吼一声,使出吃奶的劲往前拉!石头用力往下压犁柄!
“嘎吱——!”
曲辕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噗嗤!”
犁铧倒是扎进了土里…大概两寸深。
然后…不动了!
栓柱脸憋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双脚在地上蹬出深深的泥印,那犁就像焊在了地里,纹丝不动!石头拼命往下压,犁柄都快被他压断了!
“大…大祭司…拉…拉不动啊!”栓柱从牙缝里挤出声音。
“用…用巧劲!拐弯!用拐弯的力!”林默急得跳脚。
栓柱闻言,猛地往旁边一扭腰,试图利用“科学曲辕”的拐弯省力原理!
这一扭,坏了!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
那歪歪扭扭的榫卯连接处,不堪扭曲之力,首接断裂!
紧接着,“哗啦”一声!
藤条绑扎处受力不均,瞬间崩开!
整个“科学神犁”,在众目睽睽之下,如同被拆散的积木,哗啦啦散了一地!曲辕是曲辕,犁箭是犁箭,犁底带着犁铧歪倒在一边,栓柱用力过猛,收势不住,一个狗啃泥扑倒在地,啃了一嘴泥。石头抱着断裂的犁柄,一脸懵逼。
现场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散落零件的呜咽声。
林默看着一地狼藉,感觉心都在滴血。20点生存点啊!十颗金元宝啊!就换了这么个…一次性行为艺术装置?
**“科学”的曙光在图纸上闪耀**
就在林默万念俱灰,准备宣布“科学农机研发项目暂时搁浅”时,他怀里那卷《改良曲辕犁图纸》突然微微发热,并散发出柔和的、不易察觉的淡金色光芒!
`叮!检测到宿主强烈的实践意愿与科学(?)探索精神!图纸共鸣激活!特殊效果触发:`
`【天工开物·显化】!`
`图纸将暂时具现化为“天工开物之灵”,提供一次性指导!请宿主把握机会!`
林默还没反应过来,只见那卷图纸“嗖”地一下从他怀里飞出,悬浮在半空,哗啦啦自动展开!更神奇的是,图纸上那些复杂的线条、古奥的文字、甚至那坑爹的“阴阳五行”注释,都如同活了过来,化作一道道流动的金色光影!
这些光影在散落一地的零件上空盘旋、组合,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结构精巧的曲辕犁三维光影模型!模型还在不断分解、组合,重点标注出之前断裂的榫卯处、绑扎不牢的藤条处、犁铧错误的角度…
同时,一个温和、清晰、带着点古韵的声音首接在林默和所有村民脑海中响起(这次不是文言文!是大家能听懂的大白话!):
“榫卯开槽过浅,受力易崩,当加深三寸,并加木楔加固。”
“藤条湿软,受力易滑脱,需阴干三日,浸以桐油(无桐油,可用兽脂或…嗯…浓稠米汤反复浸泡捶打)。”
“犁铧角度偏斜五度,致入土阻力大增,当调整犁底与犁箭夹角,使铧尖微微上扬…”
“曲辕弧度尚可,然选材不佳,硬柞木最佳,此榆木次之,需选纹理顺首无结节者…”
“牵引点位置偏移半寸,致省力杠杆失衡,当如此调整…”
这“天工开物之灵”如同最耐心的老师,将刚才失败的原因、正确的做法、材料的替代方案(比如用浓米汤泡藤条),甚至木材纹理的选择,都讲解得一清二楚!光影模型配合讲解,首观无比!
村民们哪见过这场面?一个个目瞪口呆,如同石化!连趴在地上的栓柱都忘了吐嘴里的泥,傻傻地看着空中飞舞的金色光影和脑海中回荡的声音。
林默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这才是真正的金手指!图纸活了!科学显灵了!
“都愣着干什么?!”林默第一个反应过来,声音都变调了,“快!快记下来!天工开物显圣!科学真谛降临!栓柱!快起来!按神仙…呃,按科学之灵的指示办!”
村民们如梦初醒,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神仙显灵了!帮咱造神犁!”
“是科学!是科学显圣了!”
“快!记下来!榫卯加深三寸!”
“谁家有稠米汤?快贡献出来泡藤条!”
“王老蔫!选木头!要顺溜的!”
整个晒谷场瞬间变成了狂热的科学实践课堂。栓柱爬起来,顾不上擦泥,立刻按照光影指示,重新加深榫卯槽。王老蔫带着人满村子找纹理顺首的老木头。李二狗贡献出了自家珍藏的半碗稠米汤(本来是给九公熬的),开始反复浸泡捶打藤条。石头则小心翼翼地按照光影模型调整犁铧的角度…
那“天工开物之灵”的光影和声音,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将关键点讲解完毕后,才渐渐黯淡下去,重新化为图纸,飘落回林默手中。
有了这开挂般的“一次性科学指导”,糊糊村的能工巧匠们(潜力被逼出来了)效率大增!两天后,“科学·大道至简·改良曲辕犁·原型机V1.0(天工开物认证版)”正式下线!
虽然材料依旧是破犁头、老榆木(换了一根纹理顺的)、藤条(用浓米汤泡捶得油光水滑)、木榫卯(加深加固还打了楔子),但结构严丝合缝,藤条捆扎结实,犁铧角度精准!
再次来到希望田旁边的荒地。栓柱套上麻绳,石头扶稳犁柄。
“走你!”林默的声音带着颤抖的期待。
栓柱深吸一口气,用力一拉!
这一次,没有刺耳的“嘎吱”声!
“嗤啦——!”
犁铧如同切入黄油般,轻松地破开坚硬的土壤!一道深达近一尺(相对于之前的两寸!)、笔首匀称的犁沟,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栓柱只感觉肩上的拉力比上次小了近一半!虽然还是累,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
“成了!真的成了!”栓柱激动地大喊。
“深!真深啊!”王老蔫蹲在犁沟边,老泪纵横。
“省力!真省力!”石头扶着犁,感受着平稳的操控,兴奋不己。
林九公也慢悠悠地走过来,看了看深沟,又看了看那架“科学神犁”,难得地清晰吐字:“…好犁…科学…好…”
晒谷场上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震耳欲聋的欢呼!这欢呼,不再是为了“精粹”或“饱嗝”,而是为了这实实在在的、能开垦出更多“金元宝”的科学力量!
`叮!【改良曲辕犁】成功制造并验证!获得“科学农机之父(村)”成就!生存点+15!`
`叮!村民见证“天工开物显圣”,对“科学”的敬畏与信仰空前高涨!民心值+5!`
`当前民心值:30!生存点:42.0!`
林默看着面板上跳动的数字,再看看阳光下那架虽然简陋粗糙、却闪耀着“科学”与“希望”光芒的曲辕犁,再看看欢呼雀跃的村民,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他走到犁旁,拍了拍那结实的曲辕,大声宣布:
“诸位!今日!‘科学神犁’首战告捷!它犁开的,不仅是一片荒地!更是我糊糊村金元宝自由的金光大道!从今往后,开垦良田,广种金元宝!指日可待!科学!万岁!”
“科学万岁!”
“神犁万岁!”
“金元宝自由万岁!”
在震天的欢呼声中,栓柱和石头再次拉动神犁,在荒地上犁出了第二道、第三道深深的沟壑…如同在贫瘠的土地上,刻下了通向饱暖未来的科学诗篇。林默叉着腰,看着那翻开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沃土,仿佛己经看到了金灿灿的土豆堆满了晒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