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易:复兴之路

第28章 需于郊

加入书架
书名:
行易:复兴之路
作者:
人民易经
本章字数:
4928
更新时间:
2025-07-06

一九五七年,初春的空气里还带着一丝未消的寒意,但政治的空气,却己经提前燥热起来,仿佛要首接跳过春天,进入盛夏的狂热。

黄建国所在的市一中,这所平日里书声琅琅的学府,如今成了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角斗场。大字报的墙壁一天比一天拥挤,上面的墨迹层层叠叠,措辞也日渐激烈,从最初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逐渐演变成了充满火药味的“坚决反击右倾思想”、“肃清一切牛鬼蛇神”。

办公室里,曾经温文尔雅的同事们,如今常常为了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一个论调,争得面红耳赤。每个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斗士,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唯恐被划入“落后”的阵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力。

黄建国,这位平日里沉稳内敛的历史老师,敏锐地嗅到了这股风暴来临前的气息。他那双仿佛能洞察历史长河的眼睛,看透了这狂热表象下潜藏的巨大危险。他知道,当云层在天上集结,看似壮观,实则是暴雨的预兆。君子观此象,当知需待时日,以饮食宴乐,安守其常,静待风云过境。这便是《易经》需卦的智慧——“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而眼下,这“川”既是时代的洪流,也是人心的险滩。

他开始有意识地远离那些辩论的漩涡中心。每当办公室里又燃起新的“战火”,他便会拿起自己的搪瓷杯,借口去打开水,悄然离开。有时,他会捂着嘴,轻轻咳嗽几声,皱着眉头说自己“老毛病犯了,有些气短”,然后便躲进图书馆的故纸堆里,一待就是半天。他并非畏惧,而是深知,在这样的浪潮面前,任何个人的声音都微不足道,任何试图螳臂当车的争辩,都只会被碾得粉碎。他需要做的,不是呐喊,而是等待。

《易经·需卦》初九爻辞有云:“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其意为:当危险尚在远处酝酿,最好的策略,便是在外围从容等待,保持恒心,不轻易涉险。郊外,既是远离风暴中心的安全区,也是观察风向的制高点。在这里,进退有据,方能“无咎”,即没有灾祸。

这种“消极”的态度,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黄建国毫不在意。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家庭这个小小的避风港里。

周末,当别人都去参加各种“学习会议”、“批判大会”时,黄建国却扛起了钓竿,牵着儿子黄卫国的手,走向了城市的郊外。

“爸,我们为什么总往城外跑?同学他们都去参加活动了,说那才能‘紧跟形势’。”十岁的黄卫国,仰着头,好奇地问。他己经能从学校的氛围中,感受到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紧张。

“卫国,”黄建国放慢了脚步,指着远处田埂上悠闲吃草的老牛,“你看那头牛,天塌下来,它也要先把眼前的草吃完。这就叫‘恒’。外面的风再大,雨再急,我们自己的日子,要过得有常有序。心,不能乱。”

他带着儿子来到郊区的一条小河边。春日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驱散了空气中的寒意。河水清澈,能看到水底招摇的水草和偶尔游过的小鱼。西周寂静,只有风吹过麦苗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这里,与城里那喧嚣狂热的世界,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

黄建国熟练地挂上蚯蚓,甩出钓线,然后便静静地坐在马扎上,目光沉静地注视着水面上的浮漂。他教儿子如何观察水流,如何分辨鱼讯,如何保持耐心。黄卫国很快就被这种新奇而宁静的活动吸引了,他学着父亲的样子,屏气凝神,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小小的浮漂上,渐渐忘记了学校里的那些口号和纷争。

这便是“需于郊”的智慧。当危险尚在远处酝酿,最好的策略,便是在外围从容等待,保持恒心,不轻易涉险。郊外,既是远离风暴中心的安全区,也是观察风向的制高点。在这里,进退有据,方能“无咎”。

林素音的心中,却难免有些担忧。丈夫的“不合群”,让她感到一丝不安。一天晚上,她给黄建国掖好被角,轻声说:“建国,最近学校……风声很紧。你总是不参加活动,会不会……不太好?”

黄建国握住妻子微凉的手,将她拉到身边坐下,柔声安慰道:“素音,你放心。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沉住气。你看我,不还是每天认真备课,一个字都不敢马虎吗?卫国的功课,我也一点没落下。这叫‘利用恒’。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任他东南西北风,我们这个家,就乱不了。”

为了让妻子安心,他甚至真的研究起了菜谱。他会兴致勃勃地跟林素音讨论,明天是该红烧还是清蒸,是该放点糖还是加点醋。晚饭后,他会拉起手风琴,教儿子唱一些舒缓的老歌,悠扬的琴声,飘出窗外,与邻居家高亢的口号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超乎寻常的镇定和从容,像一剂定心丸,渐渐抚平了林素音和黄卫国心中的焦虑。这个小小的家庭,在风声鹤唳的大背景下,仿佛成了一座孤岛,却是一座温暖而坚实的孤岛,自有一种安宁祥和的力量。

然而,林素音和黄卫国都不知道,黄建国所谓的“郊游”,并非真的只是为了钓鱼和散心。

每次去郊外,他都会带上一个画板。在陪儿子钓鱼的间隙,他会拿出速写本,对周围的地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绘。

“爸,你画的是什么?”黄卫国凑过来看。

“爸爸在学画画啊。”黄建国笑着说,“你看,这叫写生。我们把看到的好风景,都画下来,以后留作纪念。”

他的画笔下,有蜿蜒的河流,有交错的田埂,有废弃的砖窑,有可以藏身的桥洞。他画得极为细致,甚至连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一处可以攀爬的土坡,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但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幅幅普通的风景写生画,充满了父子同游的温馨情趣。

回到家,待妻儿都睡下后,他会独自在书房里,将这些速写画进行整理。他小心翼翼地撬开画板的边缘,露出了一个薄薄的夹层。他将那些画着关键地形和路线的画纸,仔细地折好,塞进夹层里,然后再将画板恢复原状,不留一丝痕迹。

他知道,这些看似无用的“风景画”,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或许会成为一家人的生命线。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他必须像一个最谨慎的棋手,在风暴到来之前,就提前布好局,为自己和家人,留下一条至关重要的退路。

窗外,夜色深沉。黄建国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目光深邃而悠远。他知道,这场“等待”才刚刚开始。他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才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巨大风暴中,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那个比他生命更重要的秘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