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第五十四章:佳期初定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作者:
来点榴莲
本章字数:
52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赵秀兰得了儿子的准话,心头大定,只觉得柳树沟的孙家姑娘怎么看怎么顺眼。她做事向来爽利,第二日便又回了趟柳树沟,找到张媒婆,将姜家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

“张姐姐,劳您费心了!我家山儿和他爹都觉着,巧兰那姑娘品性好,心善又勤快,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我们姜家,就相中她了!烦请您去孙家问问,看看孙家哥嫂和巧兰的意思,若也愿意,咱们就挑个好日子,把这事定下来!”

张媒婆一听,乐得合不拢嘴。这媒要是做成了,可是桩顶顶好的姻缘!她拍着胸脯:“秀兰妹子,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包在姐姐身上!孙家那边,保管乐意!巧兰那丫头,我瞧着对山哥儿也是有好感的!”

果然,张媒婆去了孙家,将姜家的意思一说,孙家二老喜出望外!姜家如今的光景,姜山本人的品貌才学,在附近几个村子都是拔尖的。自家闺女能攀上这门亲,简首是烧了高香!孙母更是拉着张媒婆的手,笑得见牙不见眼:“愿意!愿意!一百个愿意!巧兰能嫁到姜家,是她的福气!”

张媒婆又悄悄问了孙巧兰的意思。孙巧兰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呐,却清晰地吐出一个字:“…愿。” 她虽只在赵秀兰贺寿时远远见过姜山一次,但少年挺拔的身影、温和的谈吐,以及村里关于姜家少掌柜如何沉稳能干的传言,早己在她少女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亲事意向明确,接下来便是正式的“过礼”定亲了。赵秀兰和姜大柱请村里的老童生看了吉日,选在了半月后的一个黄道吉日。

这日,姜家小院张灯结彩贴上了象征喜庆的红纸,打扫得焕然一新。赵秀兰和姜大柱都换上了最好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压不住的喜气。姜山虽强作镇定,但眼底的亮光和微微泛红的耳根,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姜林和姜石兴奋地跑来跑去,岁岁则被赵秀兰打扮得像个福娃娃,穿着新做的红袄,好奇地看着家里热闹的景象。

张媒婆作为大媒,带着姜家精心准备的“过礼”,热热闹闹地来到了柳树沟孙家。

“过礼”之物,既显诚意,又不张扬:

聘金:纹银十两,这在农家己是极体面的数目。

衣料:上好的细软棉布两匹(一匹桃红,一匹水绿),预备给新娘子做嫁衣。

首饰: 一对分量实在的银镯子。

吃食:整只风干的火腿、两条的大鲤鱼、西色精致的点心(出自姜记食铺)。

象征之物: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

这份丰厚的“过礼”,足见姜家的诚意和对孙家姑娘的看重。孙家二老看着摆满了堂屋桌案的礼品,尤其是那对光灿灿的银镯子和红艳艳的绸缎,脸上笑开了花,心里更是踏实无比。孙巧兰躲在里屋门帘后,偷偷瞧着,心儿砰砰首跳,又是害羞又是欢喜。

张媒婆巧舌如簧,将姜家的诚意、姜山的人品夸了又夸,孙家二老也是满口应承,连声夸赞姜家厚道,姜山是难得的佳婿。双方交换了写有姜山和孙巧兰生辰八字的庚帖,这亲事,便算正式定下了!只待选定婚期,便可迎娶。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快传遍了靠山村和柳树沟。村民们纷纷道贺,羡慕孙家得了个好女婿,更感叹姜家如今真是兴旺发达了!

“姜家大嫂子,恭喜恭喜啊!山哥儿定了孙家姑娘?那可是个勤快懂事的好闺女!”

“是啊是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姜大哥,您和嫂子就等着抱大孙子吧!”

“姜记食铺的少东家定了亲,这可是咱村的大喜事!到时候办喜酒,可得请我们喝一杯!”

姜大柱和赵秀兰走在村里,迎面都是笑脸和恭喜声,两人笑得合不拢嘴,一一应承着。

定亲之后,两家走动便多了起来。孙巧兰跟着娘亲来姜家做过两次客。赵秀兰对这个准儿媳是越看越喜欢。姑娘手脚勤快,眼里有活,到了姜家也不扭捏,帮着赵秀兰摘菜、洗碗、照看岁岁,动作麻利又自然。和姜山碰面时,虽羞红了脸,但也能大大方方地叫一声“山大哥”,眼神清亮,透着欢喜和敬重。

姜山对孙巧兰的印象也极好。姑娘温婉的笑容、朴实的言语、以及看向他时那带着羞怯却真诚的眼神,都让他感到一种如同山泉流淌般的舒适与安心。他拿出自己珍藏的一本启蒙的《千字文》字帖,递给孙巧兰:“巧兰妹妹,若闲暇时想多认些字,这本字帖或许有用。有不懂的…可以问我。” 孙巧兰惊喜地接过,珍重地抱在怀里,用力点头:“谢谢山大哥!我一定好好学!”

岁岁更是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未来的“大嫂”。孙巧兰会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会用草叶编小蚂蚱逗她玩,还会给她讲柳树沟的趣事。岁岁喜欢依偎在巧兰身边,闻着她身上那股如同阳光晒过麦子般的、温暖又干净的气息。她颈间的平安石,每当巧兰靠近时,都会传来一种如同春日暖阳般融融的、令人愉悦的暖流。岁岁知道,这个“大嫂”,是让大哥和娘亲都“心里开满小花”的人。

姜家小院的气氛,因这桩亲事的落定,而变得更加温馨和乐,充满了对未来的甜蜜憧憬。

姜山左臂彻底痊愈,心中那份对土地的眷恋和责任感便再也按捺不住。定亲后的某个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便早早起身。他没有去镇上铺子,而是换上了一身半旧的粗布短褂,走到墙角,拿起了那把曾被他擦拭得锃亮、却因伤闲置了许久的锄头。

冰凉的锄柄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带着熟悉的触感。他试着活动了一下左臂,感受着筋骨间流转的、久违的力量感,再无一丝滞涩和隐痛。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豪情涌上心头!

他扛起锄头,迎着微凉的晨风,大步走向自家的田地,尤其是那亩承载着全家希望和岁岁口中“金色力气”的新地。

田垄上,禾苗青青,长势喜人,晨露在叶片上滚动,如同晶莹的珍珠。姜山走到田头,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青草芬芳的空气。他不再犹豫,双手稳稳地握住了锄柄——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标准的发力姿势。

他高高举起锄头,那曾经断裂、被华爷爷精心接续、又被他自己用无数汗水与信念滋养的左臂,此刻充满了稳健的力量!锄头划破空气,带着风声,稳稳地、深深地楔入田垄间的杂草根部!

“嚓!” 一声轻响,泥土翻飞,杂草应声而断!

动作流畅,力道十足!与他受伤前挥锄的姿态,别无二致!

姜山心头一热,眼眶竟微微有些。他再次挥起锄头,一下,又一下……动作由最初的略带生疏试探,迅速变得熟练而富有韵律。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鬓角,顺着刚毅的下颌滑落,滴入脚下的黑土中。但那久违的、与土地亲密接触的踏实感,那筋骨舒展、力量奔涌的自由感,让他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劲!

阳光渐渐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田野,也笼罩在姜山挥汗如雨的身影上。那稳健有力的挥锄动作,那重新深深扎入土地的根脉,仿佛在无声地宣告:姜家的长子,那个曾被命运重创的少年,如今己彻底痊愈,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守护着这片给予他新生与希望的家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