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沈渊坐在律所的书桌前,窗外街道上行人寥寥,远处几盏煤气灯在风中摇曳。他手中握着那本从茶馆取回的账本,目光沉静而锐利。昨夜与陈风的交易之后,他己确认这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证据——不仅牵涉张老板,更隐隐指向郑鸿儒。
他知道,真正的调查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沈渊便前往方宇的报社。方宇正伏案疾书,听到推门声抬头一看,见是沈渊,立刻放下钢笔。
“你脸色比昨天还差。”方宇皱眉。
“昨晚睡得少。”沈渊坐下,将账本摊开,“我昨晚发现了一个代号‘X-9’,它频繁出现在多个交易节点。”
方宇凑近细看,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个账户名吧?”
“不像是普通账户。”沈渊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笔款项是从一家注册于南洋的空壳公司转出,最终流向了纺织厂的一处秘密账户。而这家公司背后,似乎与某个外国顾问有关。”
“Andrew?”方宇念出那个英文名,“我记得这个名字,不是五年前纺织厂请来的财务顾问吗?”
沈渊点头:“正是此人。我怀疑,他不只是个普通的外籍顾问,而是整个利益链条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方宇咬牙道:“如果能把这个人的背景查清楚,说不定能揭开郑鸿儒和张老板之间的真正联系。”
沈渊沉吟片刻:“我打算找一个纺织厂的老雇员谈谈,他可能知道一些关于账本的事。”
“我去引开监视的人。”方宇立即说道。
沈渊露出一丝笑意:“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两人很快出发,目标是位于城西一处老巷子中的破旧公寓楼。据情报显示,那里住着一位曾为纺织厂做事的老工人,名叫李师傅。他曾参与过一次内部账务整理,对某些细节或许还有印象。
抵达目的地后,沈渊观察了一下环境。果然,楼下有两名可疑男子来回踱步,显然是盯梢者。
“你上去,我在楼下吸引他们的注意。”方宇低声说。
沈渊点头,绕到后巷进入大楼,轻手轻脚地爬上楼梯。他敲响三楼一户人家的门,等了几秒,屋内传来迟疑的脚步声。
“谁?”屋里传来沙哑的声音。
“李师傅,我是沈律师。”沈渊压低声音,“我来是为了纺织厂的事情。”
屋内沉默片刻,门缓缓打开一条缝,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你怎么会……”李师傅欲言又止,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我知道你被威胁过。”沈渊平静地说,“但我不是来给你惹麻烦的,我只是想知道账本的事。”
李师傅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把门打开,请他进了屋。
屋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沈渊环顾西周,注意到桌上放着一份泛黄的报纸,头版标题赫然是《纺织厂劳工罢工事件》。
“那账本……”沈渊开门见山。
李师傅叹了口气:“账本原本由老王头保管,他是我们那一组的组长。但就在三天前,他突然失踪了。”
“失踪?”沈渊心头一紧。
“没错。”李师傅压低声音,“那天晚上,他提着一个黑皮箱匆匆出门,说是去码头那边送东西。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码头?”沈渊追问,“哪个码头?”
“城南码头。”李师傅顿了顿,“听说那天夜里有人看到他在红房子附近出现过。”
沈渊心中一动,记下了这些信息。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起身告辞。离开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李师傅,对方脸上写满了恐惧与无奈。
回到街上,方宇己经摆脱了监视者,正在街角等着。
“怎么样?”他问。
“老王头失踪了。”沈渊说,“他带着账本去了城南码头,并且在红房子附近出现过。”
方宇皱眉:“红房子?那是废弃仓库,以前是纺织厂用来存放原料的地方。”
“现在可能成了藏匿证物的地点。”沈渊语气冷静,“我们必须去一趟。”
夜幕降临,三人再度集结。陈风负责安排潜入路线,沈渊与方宇则换上搬运工的粗布衣裳,混入码头工人之中。
城南码头灯火稀疏,空气中弥漫着海水与铁锈混合的味道。巡逻队每隔一个小时便会巡视一遍,戒备森严。
“你们从后巷进去。”陈风低声指示,“我会制造点动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沈渊与方宇点头,沿着狭窄的通道绕至仓库后侧。他们翻过矮墙,悄然进入一片堆满木箱与麻袋的区域。
“那边。”方宇指了指角落里一间半塌的仓库,“那就是红房子。”
两人小心靠近,借着微弱的灯光窥探内部。仓库门口站着一名守卫,腰间挂着短枪,神情懒散。
“怎么过去?”方宇低声问。
“等陈风动手。”沈渊说完,屏息静待。
几分钟后,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闹,紧接着是金属撞击声和喊叫声。守卫闻言皱眉,犹豫片刻后拔腿朝声音方向跑去。
机会来了!
沈渊与方宇迅速闪身进入仓库。内部昏暗潮湿,堆积着各种杂物。他们分头搜索,在一堆倒塌的木箱后方,发现了几个包裹严实的纸箱。
沈渊掀开其中一个,里面赫然是一本残缺的账本,封面上还残留着纺织厂的印章印记。
“找到了!”他低声说。
方宇也在另一处角落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件。他展开看了一眼,脸色骤变:“上面写着‘大计划己启动’,但没署名。”
沈渊接过信仔细端详,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场较量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走。”他低声说,“我们不能在这里久留。”
两人迅速撤离仓库,沿原路返回。刚走出巷口,陈风迎上来:“情况如何?”
“拿到了。”沈渊将账本递给陈风,“但我们还得查清‘X-9’的身份。”
陈风翻开账本,目光落在某一页上的“郑公馆”字样,神色凝重:“看来,我们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夜风吹过,三人站在街角,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警觉。
沈渊低头看着手中的账本,心中己有决断。
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