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侠搞风投

第6 章 第六集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武侠搞风投
作者:
三郎也疯狂
本章字数:
9720
更新时间:
2025-07-02

后山药园的空气,似乎随着孙麻子的倒台而轻盈了几分。堆肥坑的恶臭依旧顽固,但那种无处不在的、如同粘稠污油般的压抑感,悄然淡去。林衍站在茅屋前,指尖着那枚粗糙的木质“暂代管事”令牌。权力微小,却意味着他在这片污浊之地的活动半径和资源调配权,得到了质的飞跃。

魔教圣女留下的那方冰冷丝帕,如同贴在心脏上的寒玉,时刻提醒着阴影的存在。但林衍将其深埋心底,如同在风暴中心筑起一座冰堡。现在,一切资源都要向一个目标倾斜——力量!

丹房外围书库,成了他的圣地。

每日完成药园必须的巡视和基础劳作(这些被他高效压缩到极致),他便立刻动身前往丹鼎峰。看守书库的瞌睡张,仿佛真的只是一尊会呼吸的石雕,对他的进出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樟木门每一次沉重的开启,涌入鼻腔的陈腐书香,都让林衍的精神为之一振。

书库的时光,是无声的战场。他不再满足于初期的框架验证,开始向更深处掘进。

“意念引导精度不足……是精神力的强度?还是神经信号传递的效率?”林衍翻动着《静坐观想杂谈》、《凝心诀残篇》等涉及精神修行的典籍,眉头紧锁。这些古籍的描述依旧玄虚:“心如止水,神游太虚……一念不起,万念俱生……”

“止水?太虚?”林衍冷笑。他要的不是空灵,是精确制导!是神经突触间电流的毫秒级控制!

他将目光投向角落里一堆蒙尘的、记录着古代机关术和奇技淫巧的残破竹简。《机括发微》、《牵丝引线图说》……里面充斥着杠杆、齿轮、连杆、弹簧等物理结构的粗糙应用图。

“杠杆……齿轮……”林衍脑中灵光一闪!意念引导能量流,不也是一种“传动”和“控制”吗?物理世界的精密传动,能否模拟精神对能量的操控?

一个疯狂的念头诞生了:**意念训练模拟器!**

他立刻行动起来,化身书库里的“拾荒者”。废弃的、布满灰尘的算盘被他拆解,那些光滑的木质算珠是绝佳的“模拟能量粒子”!几根坚韧的牛筋(从一本破损的弓弩图鉴上找到替代品描述)充当“神经传导索”。他用小刀将几块废弃的硬木书板削成不同大小、带凹槽的滑块和轨道,模拟“经脉路径”和“能量节点”。又从一本《奇石录》的插图里,找到了某种带有微弱磁性的矿石描述(“磁石,引铁”),这让他想起了电磁感应!

没有磁石,就用摩擦力模拟!他将算珠嵌入滑块凹槽,用牛筋将滑块连接起来,在自制的粗糙木制轨道上布置出一个简易的、多节点的“能量流传输模型”。

“意念”的输入,被他设计成用手指或细木棍,以不同的力度、角度和速度去拨动第一个算珠滑块。目标,是让最后一个算珠滑块,精准地撞击到轨道尽头预设的一个小铜铃!

这不再是静坐冥想,而是一场需要高度专注、手眼协调、空间感知和力道控制的“物理游戏”!每一次拨动,都是对神经反应速度和肌肉微控能力的极限挑战!

起初,笨拙不堪。算珠不是卡在凹槽里,就是被拨飞。牛筋的弹性难以掌控,滑块在轨道上磕磕绊绊。寂静的书库里,只有算珠碰撞的噼啪声和他压抑的呼吸声。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他记录每一次失败的轨迹图:算珠偏转角度、滑块卡顿位置、牛筋拉伸程度、手指发力点……分析“传动损耗”和“控制误差”。他不断优化轨道的光滑度,调整牛筋的预紧力,打磨算珠的形状,甚至尝试给轨道涂抹微量油脂减少摩擦。

时间在枯燥的重复中流逝。汗水浸湿了额发,手指因反复的精细操作而酸痛颤抖。但林衍的眼神,却越来越亮,越来越专注。他的大脑高速运转,将物理模型的每一次反馈,都映射到体内能量流的引导上。

“指尖发力角度偏差5度,导致末端算珠偏移目标15%……对应体内意念引导方向偏差,能量逸散率需修正……”

“牛筋拉伸回弹滞后0.3秒,导致后续滑块运动迟滞……对应神经信号传递延迟,意念输出需增加预判提前量……”

“轨道节点处摩擦系数过高,滑块动能损失……对应经脉节点滞涩,意念需集中‘润滑’或‘加压’突破……”

枯燥的物理模型训练,如同最严苛的神经体操,疯狂锤炼着他意念引导的精准度、稳定性和反应速度!当他终于第一次,用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拨动,让最后一个算珠滑块“叮”一声清脆地撞响铜铃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掌控感涌遍全身!

这清脆的铃声,仿佛也敲响了他体内能量流控制的新篇章!

***

有了更强的“意念控制器”,林衍开始大刀阔斧地优化他的“人体能量回路”。

核心“源核回路”被进一步精简路径,意念引导如同精密的数控机床,将能量流的压缩效率提升了近三成!核心区的温热感更加稳定、凝实,仿佛一颗微型恒星在腹腔深处缓缓旋转。

“破军回路”的损耗问题,成为攻坚重点。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路径首连,开始尝试在能量流高速传输的关键节点,加入意念模拟的“增压涡轮”和“整流器”!意念高度集中,想象在肩关节、肘关节等能量流转折点,构建无形的螺旋力场,推动能量流加速!想象在路径狭窄处(如手腕),用意念强行“塑形”能量流,使其更凝聚,减少与“管壁”(经脉内壁)的摩擦损耗!

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消耗和经脉的隐隐胀痛。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增压”幅度,密切监控身体反馈。笔记本上记录的数据密密麻麻:

“破军回路-右臂(优化版V3):增压节点(肩、肘),意念强度70%。能量流速度+45%,末端指尖针刺感显著增强(估测输出功率≈0.15单位)。损耗率降至约50%。副作用:肩关节轻微胀痛,持续半炷香。优化方向:寻找增压与经脉承载力的平衡点,或强化经脉韧性。”

“尝试意念整流(手腕):失败。能量流形态难以精确控制,局部压力剧增,导致腕部刺痛。暂停。需更高精度意念控制或辅助药物强化局部经脉。”

损耗依然巨大,但进步肉眼可见!林衍能清晰地感觉到,当“破军回路”全力运转时,右臂肌肉纤维仿佛被无形的电流激活,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感!虽然这力量还无法外放形成拳风掌劲,但他确信,若再对上当初的周天豪,仅凭这优化后的肉体力量结合格斗技巧,就足以正面硬撼!

“灵枢回路”的进展则偏向诡异。除了基础的“能量膜”覆盖,他开始尝试用意念引导能量流,在皮肤表层形成极其细微、高速震荡的“力场波纹”。灵感来源于声波武器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减阻。

意念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尝试在左臂皮肤下编织一层无形的、高频震荡的能量网。过程极其艰难,精神消耗巨大,稍有不慎能量流就会失控逸散或相互干扰。

但一次意外的成功,让他看到了曙光。一次修炼中,一只不知死活的书库蠹虫爬到他左臂上。林衍下意识地运转“灵枢回路”,试图用那层微弱能量膜将其弹开。意念微动间,能量流在局部形成了一次高频震荡!

嗤!

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水珠滴落滚烫铁板的声音。

那只蠹虫的身体猛地一僵,瞬间被震得粉碎!化为一小撮极其细微的焦黑粉末!

林衍瞳孔骤缩!他立刻停止回路,仔细观察左臂。皮肤完好无损,只有被蠹虫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点几乎看不见的污迹。但刚才那瞬间的能量爆发和湮灭效果……远超预期!

“高频震荡……局部能量聚焦……瞬间破坏微观结构……”林衍心脏狂跳,立刻在笔记本上记录:“灵枢回路衍生应用:高频震荡力场(暂命名:湮尘)。效果:对微小生命体/脆弱物质具有瞬间湮灭效果。能量消耗:极高(单次爆发消耗储备约8%)。精度:极低(范围不可控,易伤及自身)。潜力:巨大!优化方向:提升控制精度,降低能耗,探索对宏观物体的防御/破坏效果(如化解拳劲、侵蚀兵器)。”

这意外发现的“湮尘”效果,虽然粗糙且消耗巨大,却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这不再是单纯的防御,而是带着一丝危险而致命的攻击性!

***

力量的提升,伴随着巨大的能量消耗。药园提供的粗劣食物,如同杯水车薪。林衍的身体如同高速运转的引擎,对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饥饿感如同附骨之蛆,时刻啃噬着他的意志。

后山药园的低阶草药,成了他眼中的“生物燃料库”。

凝血草(富含铁元素与未知凝血因子)?聚气藤(名字带“聚气”,根茎汁液有微弱刺激感)?甚至那带有腐蚀性的蚀骨藤粘液(某种强效生物酶?)……都被他列入了“可食用/可利用”的观察名单。风险极高,但他别无选择。

他如同神农尝百草,只是更加谨慎、更加科学。利用暂代管事的权限,他“合理损耗”了少量药草。每次只取极微小的样本,在茅屋中用破瓦罐进行基础的萃取、分离(简单的浸泡、沉淀、蒸发)。然后,在自己身上进行极其小剂量的皮下注射或口服实验!

过程伴随着剧烈的痛苦和风险。凝血草萃取液注入手臂,瞬间引发局部血管剧烈收缩和刺痛,如同被无数冰针刺入!聚气藤根汁口服,带来胃部火烧火燎的灼热感和短暂的心悸加速!蚀骨藤粘液稀释液,仅仅是皮肤接触测试,就留下久久不散的红肿和麻痒!

每一次实验,都是与死神的擦肩。他强忍着剧痛和不适,用强大的意志力保持清醒,一丝不苟地记录着身体的每一点变化:体温、心率、痛觉位置和强度、肌肉状态、精神感知、以及……最重要的,体内能量流(真气)的反应!

“凝血草萃取液(0.1ml,皮下注射):注射点剧痛,局部血管痉挛、发冷。源核回路能量流速度减缓约20%,稳定性下降。疑似凝血因子干扰微循环及能量传输?风险等级:高。否决。”

“聚气藤根汁(稀释100倍,1ml口服):胃部灼热感,心率短暂提升15%。源核回路核心区温度上升0.3°C,能量流活跃度提升约10%,持续时间约半炷香。疑似微弱刺激细胞活性,短暂提升ATP合成速率?副作用:后续轻微乏力。风险等级:中。可小剂量周期性使用,需监控心脏负荷。”

“蚀骨藤粘液(稀释500倍,皮肤接触):接触点红肿、麻痒、灼痛持续两时辰。灵枢回路能量膜在接触点出现微弱‘排斥’反应,高频震荡有自发增强趋势?疑似其生物酶成分刺激了防御机制?待深入。风险等级:极高(腐蚀性)。外用潜力?需极度谨慎。”

以身为炉,以痛为引。他在剧痛和风险中,筛选着可能的“燃料”和“催化剂”。聚气藤根汁成为他唯一周期性使用的“补剂”,虽然效果微弱且伴有不适,但聊胜于无,勉强支撑着他日益增长的能量消耗。

身体的饥饿感稍缓,但另一种“饥饿”却更加强烈——对更高层次知识、对“灵气”本质的渴求!丹房外围书库的典籍,己经无法满足他日益深入的探索。

他的目光,投向了书库深处,那道紧锁的、通往丹房真正核心区域的铁门。门后,存放着青岚宗真正的丹道秘典、高阶功法注解,甚至可能涉及“灵气”本质的研究手札!那是禁地。以他杂役暂代管事的身份,绝无可能踏入。

铁门冰冷,隔绝着两个世界。林衍站在门外,手指无意识地拂过粗糙冰冷的门板。门内,或许有他急需的答案;门外,是冰冷的现实和步步紧逼的危机。

就在他沉思之际,书库角落阴影里,一个原本蜷缩在破旧蒲团上、仿佛与灰尘融为一体的枯瘦身影——瞌睡张,那耷拉的眼皮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一道几乎无法察觉的、凝练如实质的精神力细丝,如同最隐秘的探针,悄无声息地掠过林衍的身体,尤其在他触碰铁门的手指和那因持续实验而略显苍白疲惫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那精神力中,带着一丝极其古老的、如同历经万载寒冰般的漠然,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看到某种有趣玩具般的……探究?

林衍毫无所觉。他收回手,转身,准备离开书库。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如同沉重的枷锁。他需要休息,需要消化今天的实验数据,需要为明天的优化做准备。

推开沉重的樟木门,丹鼎峰的夜风带着凉意扑面而来。山下,青岚宗核心区域的灯火依旧璀璨。而更远处的群山,则沉浸在无边的黑暗里,仿佛蛰伏着未知的巨兽。

林衍紧了紧单薄的衣衫,迈步走入夜色。他的背影在蜿蜒的山径上被拉长,显得孤独而倔强。体内,优化后的“源核回路”如同微型引擎般持续运转,压缩提纯着生物能量;“破军回路”在右臂肌肉纤维中留下灼热的余温;“灵枢回路”在皮肤下编织着无形的防御网,而那新生的“湮尘”之力,则在识海中闪烁着危险而的微光。

前路未知,强敌窥伺。但他手中掌握的力量,己非昔日吴下阿蒙。科学之火,正在这具饱经磨砺的躯体深处,熊熊燃烧,照亮着通往力量巅峰的荆棘之路。下一次危机降临之时,他将不再仅仅依靠杠杆与技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