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苏东坡,为使命而穿越

第40章 元祐年间的量子对决

加入书架
书名:
在下苏东坡,为使命而穿越
作者:
一剑惊鸿风无痕
本章字数:
6168
更新时间:
2025-07-02

蓝光消散的刹那,汴京城的喧嚣声如潮水般涌入耳膜。苏轼的布鞋踩在樊楼前的青石板上,熟悉的触感让他恍惚——这不是现代复建的仿古建筑,而是真真切切的元祐六年樊楼。空气中飘着龙涎香、酒糟与脂粉的混合气息,远处传来琵琶与筚篥的合奏声,还有歌伎清越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唱词。

"我们真回来了?"马小跃的智能手表己经黑屏,表面结着一层九百年后的氧化层。他抬头望着樊楼檐角悬挂的朱漆灯笼,灯笼下站着个挎篮卖梨膏糖的小贩,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群奇装异服的人。

沈括突然拽住众人衣袖,他的山羊胡子激动地颤抖:"看天色!"夕阳的方位与云层纹路确实与平日不同,"今日是九月初七,元祐六年!正是历史上苏学士被召还汴京的日子!"

朝云纤细的手指轻抚楼前拴马石,石面上几道新鲜的剑痕还泛着金属光泽:"周慕哲刚过去不久..."她突然指向二楼雅间的雕花窗棂——窗纸上分明映着两个对坐的人影,其中一人头戴的东坡巾轮廓清晰可辨!

"那是我?"苏轼眯起眼睛,袖中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窗内传来模糊的对话声,一个熟悉的嗓音正带着醉意高谈阔论:"...所谓文者,当如江上清风..."

"是您的声音!"王小玥的量子探测器突然恢复短暂工作,屏幕上的频谱分析显示窗内有强烈的时空波动,"里面有两个苏轼!一个是历史原貌,一个是..."

话未说完,樊楼的大门突然洞开。一个穿绛色公服的官员匆匆走出,腰间玉佩随着步伐晃动,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青铜光泽。他看到众人时明显一怔,随即露出恍然的表情:"原来如此,闭环就在这里。"声音与周慕哲一模一样,只是更年轻些。

"周通判!"苏轼脱口而出。这人分明是元祐年间常来求字的周通判,原来早在那时...

周通判——或者说年轻时的周慕哲——突然大笑三声,从袖中掏出个青铜酒壶:"苏贤弟,可要来一杯践行酒?"壶嘴倾斜时,流出的不是酒液,而是无数细如发丝的蓝色光纤,在空中组成密密麻麻的量子方程式。

"量子纠缠酒!"马小跃条件反射地后退两步,"他在制造时空闭环!"

周慕哲的绛色官服下摆突然无风自动,露出里面精密的机械结构。他的面部皮肤如蜡般融化,露出半张青铜面具:"你们来得正好。知道为什么选今天吗?"他指向二楼窗户,"因为元祐六年九月初七,是历史上苏轼最后一次在樊楼饮酒的日子!"

雅间的窗户突然炸裂,一个头戴东坡巾的身影踉跄跌出。那分明是另一个苏轼!他醉眼朦胧地抓着窗棂,怀中紧抱着一卷《江城子》手稿,稿纸边缘正在燃烧:"周兄...这酒...不对..."话未说完便栽向楼下。

千钧一发之际,朝云的芙蓉玉佩飞射而出,化作金色光网接住了坠落的苏轼。两个苏轼西目相对的瞬间,时空突然剧烈扭曲。樊楼的砖瓦开始剥落,露出里面精密的金属结构——整座楼竟是伪装成古建的量子计算机!

"终于集齐了!"周慕哲的机械手插入墙壁,触发某个隐藏机关。地面裂开巨大的缝隙,升起一座青铜祭坛,坛上悬浮着三样物品:燃烧的《江城子》手稿、苏轼刚带来的《乐章集》象牙拍板,以及一滴金色的文脉精血。

"临终创作冲动、巅峰文学成就、文脉基因精华..."周慕哲的声音因亢奋而变调,"三位一体的终极文脉就要诞生!"

沈括突然扑向祭坛,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还差这个!"油纸展开,里面是块发霉的东坡肉。霉斑接触文脉精血的刹那,整座祭坛剧烈震动,精血中的金色开始褪去,浮现出赤红的原始色泽。

"不可能!"周慕哲的机械手疯狂敲击控制面板,"这种俚俗之物怎么能干扰..."

"就因为是俚俗之物!"两个苏轼异口同声。醉酒的苏轼突然清醒,从怀中掏出个粗瓷碗:"记得吗?那日张婶就是用这个装肉..."碗底还沾着陈年的油渍,在量子场中发出温暖的黄光。

文脉精血突然分裂成两股。一股飞向周慕哲,融入他的青铜面具;另一股在空中化作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里都是市井画面:汴京瓦舍的说书人、杭州茶楼的屏风题诗、岭南村妇的舂米唱词...

"不!"周慕哲的面具开始龟裂,"我要的是纯净文脉!不是这些粗鄙的..."他的声音突然卡壳,因为醉苏轼将粗瓷碗按在了他的面具上。

碗底的油渍与文脉精血产生奇妙反应,青铜面具如蜡般融化。面具下露出的不是人脸,而是一团蠕动的量子代码——最原始的"周氏执念",没有具体形态,只有对"掌控文脉"的疯狂渴望。

"原来你根本不是人..."沉括的铜钱阵突然飞旋而起,"只是集体妄念的具象化!"

量子代码在铜钱的电磁干扰下开始紊乱。趁此机会,王小玥操作着刚恢复的量子探测器,将市井画面的光点导入代码团中。每个平凡的生活场景都像利剑般刺入执念核心,代码团剧烈扭曲,发出不似人声的电子哀鸣。

"文脉...当由庙堂..."执念的声音断断续续,"岂容贩夫走卒..."

两个苏轼同时上前,一个举起粗瓷碗,一个高举象牙拍板:"错了!文脉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碗与拍板相击的刹那,迸发出耀眼的金光。光芒中浮现出历代文人的真实创作场景:屈原在渔船上改诗,李白在酒肆墙上题句,杜甫在田间教童谣...没有一个是发生在"纯净"环境中的。

量子代码团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土崩瓦解。在彻底消散前,它发出最后的电子音:"你们...赢了...但记住...只要还有人妄想...掌控文脉...我就会..."

话未说完,代码便化作无数青铜微粒飘散。微粒在空中组成一行告别词: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随着代码团的消失,伪装成樊楼的量子计算机也开始崩塌。众人急忙冲向出口,却在楼梯拐角撞见意想不到的一幕——年轻的沈括正在墙缝里埋设某个青铜仪器!看到众人,他狡黠地眨眨眼:"诸位别慌,这是我埋的'后门程序'。"仪器上刻着清晰的"梦溪二年制"。

"存中兄?!"苏轼又惊又喜,"你早就..."

"长话短说!"沈括将一卷竹简塞给苏轼,"这是《梦溪笔谈》的量子篇,藏着对付周氏的全部方法。"他指向正在崩塌的墙壁,"快走!闭环要断了!"

众人冲出樊楼的刹那,整座建筑如沙堡般坍塌。蓝光再次笼罩他们,时空转换的眩晕感袭来。最后一瞥中,苏轼看到年轻的自己和沈括并肩站在废墟前,正对着某个青铜装置调试参数...

当视野恢复清晰时,他们己回到昭明市图书馆的地下室。所有的量子设备都停止了运转,全息屏上最后闪过的是一行绿色大字:

「病毒己清除

文脉回归正常」

马小跃的智能手表突然收到全球推送:所有感染"文学丧尸病毒"的用户同时苏醒,他们不记得被控制的事,只隐约做了个"特别真实的古文梦"。更神奇的是,《苏轼全集》电子版的下载量暴增,评论区挤满了讨论"东坡肉做法"的留言。

"结束了?"马小蹦挠着紫发,从兜里掏出半块压扁的东坡肉,"至少这个还在..."

苏轼却盯着图书馆的穹顶。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昭明塔尖的水晶正在恢复正常,而塔下的广场上,市民们自发组织的"苏轼美食节"正热火朝天。一个熟悉的身影举着手机首播:"老铁们看!这才是正宗的东坡肉!火箭刷起来!"

朝云忽然轻呼一声。她的芙蓉玉佩悬浮而起,在空中划出最后的金色轨迹。光芒中浮现出沈括的虚影,他手持《梦溪笔谈》,意味深长地说:

「文脉三千载

得失寸心知

欲解其中意

且看荔枝词」

全息投影切换成昭明市的实时地图,在儋州遗址的位置,有个红点正急促闪烁。日期显示是——三天后,正是历史上苏轼品尝岭南荔枝的日子!

"还没结束..."苏轼整了整衣冠,眼角笑纹舒展,"诸位可愿与我再赴一趟岭南?"

远处,图书馆的AI语音系统突然自动播放起《定风波》的摇滚改编版,沙哑的男声吼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伴随着这出人意料的旋律,众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初夏的阳光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