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募兵一事落下了帷幕。
除了麴义外,其余者能力最出众的也无法入得刘和之眼。
五百骑卒编入了太史慈麾下,刘和为其取名为白袍军。
至于为什么不叫白马义从,其根本原因在义从二字。
汉朝时,义从多为归附汉朝的异族,如湟中义从等。
刘和的这支骑卒皆是汉人,用义从命名显然不太合适。
再者,刘和非常喜欢后世的那句诗词。
‘名将大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于是乎,白袍军便提前出世了。
白袍军分作两营兵士,其中一营连人带马浑身披甲,简首是武装到了牙齿。
除了盔甲外,这一营的兵士还人手配备了长槊、环首刀以及十余根投掷用的短矛。
另外一营乃是轻骑兵,其身上只覆盖了一层皮甲,唯有要害处镶了护心镜。
这一营兵甲选取的乃是善射之士,主打一手来去如风的放风筝战术。
至于先登营,刘和全权交给了麴义。
他要钱给钱,要装备给装备,唯一的要求便是要麴义在短时间内将其训练成精锐。
对此,麴义也是卯着一股劲。
在领到装备的当日,他便带着八百人一头扎进了深山。
而另外的百名许家堡的乡亲,此时也在许褚、许定的带领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训练。
这百名亲卫的装备比之重甲白袍军还要豪华。
亲卫营的铠甲由掉落至大漠的天外陨铁打造而成,浑身漆黑如墨。
与白袍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此,刘和又特意采购了两百匹体型健硕的黑马来装备亲卫营。
武器方面,亲卫营除了配备长槊与环首刀外,还装备了精良的大黄弩。
大黄弩乃是十石的强弩,不仅射程远,威力更是惊人。
此弩非常人可拉动,好在这百人自跟随刘和那日起便餐餐食肉,日日练体。
到如今,这百人体魄强健,人人可开此十石强弩。
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倒是刘和显得有些清闲。
不过好景不长,这一日,正在家中钻研留侯兵书的刘和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公子,京城来了一位公公,此时就在府门外。”
闻言,刘和放下手中兵书,跟随管家朝着府门外走出。
不消多时,刘和便看到了府门外的那道身影。
“不知天使驾临,有失远迎啊!
此乃在下的一点心意,还望天使笑纳!”
刘和摆出一副谄媚的笑容,快步朝着那名小黄门走去。
说话间,刘和一袋沉甸甸的钱袋塞进了小黄门的手中。
那小黄门一路舟车劳顿,本有些气闷。
见刘和如此,瞬间便没了脾气,霎时笑脸相迎,
“哎呀,想来这位定是刘大人的公子吧!
不敢当公子天使之名啊!
奴婢叫左丰,公子首呼奴婢名讳即可。”
“公公说的哪里话,能伴随在陛下左右,公公前途无量啊!
依在下拙见,公公成为常侍也只是时间问题。”
若只是一个寻常的小黄门,刘和倒也不会这般作态。
偏偏这个小黄门在历史上也颇为出名。
卢植之所以被囚车入洛,便是托了这个左丰之‘福’。
“哎呀,能常伴在陛下左右,奴婢便己经知足了,哪还敢有这样的念头。”
嘴上这么说,但那上扬的嘴角还是出卖了左丰。
“哈哈,公公一路辛苦了,快请进。
寒舍简陋,还望公公莫要嫌弃。”
“不敢不敢,公子请。”
二人进了屋,左丰便切入了正题。
“公子,此次奴婢前来乃是奉了陛下的口谕前来视察一番。”
“哦?可是因为此前募兵之事?”
“公子聪慧,正是因为此事。”
对此,刘和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这次大张旗鼓的募兵,其实也是想探探幽州的世家豪强的虚实。
刘和笃定,世家定会以此为由,弹劾刘虞。
如此一来,他便能看清究竟是哪些人在和刘虞作对。
而为了减轻皇帝的猜忌,早在一月前,刘和便以刘虞的名义向皇帝递了奏折。
一道送去的,还有一封写给张让的书信。
“公子,陛下自然是相信刘大人的。
只是...
朝中多有非议,陛下多有无奈,这才命奴婢前来。
另外,张大人也曾交代奴婢,所以还请公子放心。
奴婢此行来就是走个过场。”
左丰口中的张大人自然就是张让。
“左公公,公事公办。
若是此行跟随公公之人中有世家的探子,那岂不是叫公公难办。
届时若是陛下怪罪,那在下岂不是害了公公。
公公这边请,在下这便带公公去视察军营。”
“公子...当真要去?...”
刘和凑近了两步,低声道:
“公公,在下其实是想请公公陪我演一出戏!”
“原来如此,那便依公子之意。”
...
画面一转,刘和与左丰便己经来到了军营。
“左公公,我大汉郡兵常备兵力在五千人左右。
而幽州乃是大汉边境,时常遭受异族入侵,军队每年都有伤亡。
去年,我幽州边军便有千余人战死沙场。
故而本次征兵,在下与父亲协商后便招募了千余人,补齐了这个数字。
而今在军营里的都是新兵,至于老兵则被调遣至了更北边的渔阳与上谷等郡县。”
说着,刘和朝着身边的太史慈使了个眼色。
太史慈会意,命人擂鼓集合。
很快,一千白袍军便整整齐齐的阵列在了左丰的面前。
“公公请看,这便是日前招募的一千新军。”
一千人分为十个百人队,左丰只是看了一眼便确认了刘和所言非虚。
“左公公,那些人构陷我父拥兵自重,意图谋反,实在是无稽之谈!
我父募兵乃是为了抵御外族。
就算不是为此,那也不过区区一千人罢了,都比不过世家豪强豢养的私兵。
若如此都算是拥兵自重,那世家岂不皆是包藏祸心之辈?”
“公子言重了,刘大人忠心可鉴,奴婢自会如实向陛下禀明。”
“还是公公明察秋毫,不像某些人。”
说着,刘和意有所指的瞥向某个角落。
“公公,请随在下再去一个地方。”
“那有劳公子带路了。”
出了军营一路向北,很快便来了蓟县最繁华的街道。
此时,一处街道的转角正排着长龙。
见到是刘和前来,原本拥挤的人群瞬间让开了一条通道。
见此,左丰不由得啧啧称奇。
复行数十步,左丰总算是知晓了百姓为何在此排队。
“公子?这是?”
“左公公,今年幽州天灾不断,百姓收成不佳。
为了避免百姓饿死,我父便以陛下的名义在此搭棚施粥。
如此既能歌颂陛下的仁德,又能保全我幽州百姓的性命。
亦可使我幽州将士拼死奋战之时,再无后顾之忧。”
“刘大人果真是大汉忠臣啊!
公子放心!这些奴婢都会如实上报给陛下!”
“如此那便有劳左公公了!
左公公一路舟车劳顿,在下略备了一些薄酒为左公公接风洗尘。
左公公,请!”
...
(求催更!求加书架!求五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