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刘宏便来到了西园。
多年耻辱得以洗刷,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可经过袁隗、杨赐那么一闹,刘宏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让父,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陛下,老奴以为这个袁隗的手着实伸的有些太长了。”
张让一首关注着刘宏的脸色,见刘宏没有迁怒于他,张让这才继续说道:
“陛下,是时候找个时机清除一些袁家的门生故吏了。”
朝堂从不是皇帝的一言堂。
很多时候,身为帝王也不得不妥协。
就如今日,杨赐与袁隗刚提议,身后便有无数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群臣施压,刘宏虽贵为帝王也不得不让步。
而这一举动显然触及了刘宏的逆鳞。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宏才坚定的施行党锢,如若不然终于有一日他刘宏会被架空。
而袁隗则会成为下一个霍光。
至于杨赐,他虽然同样以杨家利益为先,但相比之下杨家还算是忠心的。
“让父可有良策教朕?”
张让心下一喜,果然这次又猜中了刘宏的心思。
“陛下!河南尹何进自任职以来兢兢业业,未曾出过纰漏。
老奴以为,此次或可借助边关之乱为其积攒声望,以待将来。”
此时何家与宦官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亲密。
何皇后能坐上后位,其中更是多有十常侍的功劳。
两年前,何皇后因妒鸠杀王美人之事,刘宏差点将其打入冷宫。
也是多亏了张让等人出资数千万,这才平息了刘宏的怒火。
(何皇后封号是灵思皇后,因名讳不详,史称何灵思。
但汉朝单字为贵,何皇后贵为国母,不太可能是双字名。
兄弟们有没有好听的名字给取一个。)
刘宏微微颔首,外戚与官宦本就是他用来对付世家的手段。
而此前何进在朝堂上的一番言语也足以证明这些年何进确实精进了不少。
如今看来,的确是时候提拔何进了。
”让父,何进出身低微,才学浅薄,虽然这些年长进了不少。
但想要与袁隗这等久经官场之人博弈,只怕犹如蚍蜉撼树啊。”
张让听出了刘宏话外之意,于是又道:
“陛下,出身低微有出身低微的好处。
正因出身低微,何进常受世家白眼、同僚排挤,因此其人对世家可谓深恶痛绝。
他所能依靠的唯有陛下尔!
有的时候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忠心。
所以老奴以为,他乃是成为陛下手中之剑的不二人选!
而一旦何进有异心,陛下可随时将他撤职,也不用顾忌背后会有势力阻挠。”
“恩,让父所言不错。
能力不足可以让有能力的人去辅佐。
只是这辅佐何进的人选...”
原本王越也可成为刘宏手中最锋利的那柄剑。
只可惜袁氏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刘和的算计,这柄剑如今算是折了。
而相比王越,何进虽有十常侍与刘宏做靠山,根基要稳固的多。
但论能力,何进显然不如王越。
若是何进被有心人操纵,那这柄剑反而就便宜了旁人。
事实上历史也正是如此。
看看何进成为大将军后手底下的那些人,袁绍、袁术、曹操、逢纪、何颙。
哪一个不是袁家的人?
张让自然也明白刘宏的顾虑,他原本想推荐刘和。
刘和懂事,不仅时常给刘宏进贡每次也没把他落下。
而今以少胜多,一战覆灭南匈奴左贤王部,更是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可他摸不清刘宏的态度,若是因为帮刘和说话惹恼了刘宏,那他的权势地位只怕就不稳了。
“让父以为曹操曹孟德如何?”
刘宏的问话打断了张让的思路。
“陛下是想将曹孟德收为天子门生?”
刘宏并未开口,但显然也是默认了。
对于这个曹操,张让也早有耳闻。
而究其原委乃是因为曹操与蹇硕之间的过节。
此事说来有些复杂,蹇硕虽也是宦官,同样深得刘宏宠爱。
但蹇硕并非十常侍中的一员。
其人生的孔武有力、颇有武略,然此时他不过是一个小黄门,与十常侍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
至于曹操,此人虽是世家出身,偏偏其祖父曹腾又是汉桓帝时期的大宦官。
与十常侍之间也算是有些关联。
至于曹操与蹇硕的过节,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曹操之所以棒杀蹇硕叔父,乃是为了与宦官划清界限而做出的愤青之举。
可即便如此,在世家眼里依旧没把曹操看做是自己人。
以杨赐为代表的清流一派士族尤甚。
这样一个夹在世家与宦官之间的人,原本的确是天子门生的最佳人选。
但偏偏曹操又与袁绍走的很近。
“陛下三思,据老奴所知。
这曹孟德与袁氏袁成之子袁绍相交莫逆。”
此言一出,刘宏微微蹙眉,脸上划过一道失望之色。
“泱泱大汉,难不成就找不到一个忠心又有能力的臣子吗?!”
“陛下,老奴有一计策,不知当不当讲...”
“哦?!
让父但说无妨!”
“陛下可还记得河东太守董卓董仲颖?”
“恩?此人不是袁隗举荐之人?让父这是何意?”
“陛下,这董仲颖虽是袁隗举荐,但此人与袁隗也只是相互利用。
老奴观此人发迹史,竟在其身上看到了曾经凉州三明之首段熲的影子。
若是陛下能拉拢此人,不仅能得一得力干将,更是能断袁隗一臂啊!”
刘宏闻言精神一振,那段熲何许人也?
那可是汉桓帝时期当之无愧的战神。
若是当年出征鲜卑之时有段熲领兵,胜负犹未可知啊!
刘宏顿时来了兴致。
“竟还有这等事?
速速取那董仲颖的宗卷来!”
而张让之所以提出拉拢董卓也是因为段熲之缘故。
段熲晚年投身宦官,以此来保全富贵。
那与段熲有些相似的董卓,说不定也能被他们所拉拢。
“陛下,董卓身旁定然有袁家的耳目,此次拉拢董卓必须要光明正大。
如此一来,即便董卓不答应陛下的招揽,那袁隗也定然会起疑心。
二人之间一旦有了嫌隙,再想和好如初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得不到就毁掉,张让这一计可谓阴损。
“嗯,让父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此计深得朕心!
另外,朕的皇弟刘和让父以为如何?”
“刘和公子以弱胜强简首是冠军侯在世。
若其对陛下忠心,那倒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宏显然早有考量,只见他淡笑道:
“不瞒让父,此次昌平之战结束后,朕这个皇弟不仅将缴获的钱财都送给了朕!
还足足送了朕八千多匹战马!
如此,足可见其赤诚之心!
另外,朕还打算为他安排一门亲事。”
前面的话张让只是随便听听,并不当真,这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朕的皇后有一个胞妹,其人貌美,品性贤良,与朕的皇弟可谓是天作之合。
若他二人结为夫妻,那朕与皇弟也算是亲上加亲。
说不定,日后还将传为佳话。 ”
张让闻言不由一愣,刘宏说的那位女子张让自然知晓。
甚至,原本张让是想让自己的养子张奉迎娶这位何皇后的妹妹,好让何家与张家的关系更进一步。
不过而今看来是没戏了。
而刘宏亲自做媒自然不是为了与刘和亲上加亲那么简单。
张让认为,刘宏此举乃是为了便于掌控刘和的妻儿,从而遏制刘和的野心。
事实上,刘宏也是这么想的。
“让父?”
“啊?陛下。”
“让父,你以为朕的安排如何?”
“能得陛下亲自做媒乃是刘和公子之荣耀。”
见刘宏颇有深意的朝着自己咧嘴一笑,张让不禁背脊发凉。
难道说陛下不满我欲替奉儿迎娶何瑶一事?
这同样也是在借机敲打我?
就在张让沉思之际,董卓的宗卷送到了。
随意翻看了几卷后,刘宏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这个董仲颖的确有几分段颎当年的雄风。
那这招揽董卓一事就交给让父去办了。
另外传旨加封何瑶为瑶光长公主。
着令少府,即日起为瑶光长公主准备嫁衣与各式嫁妆。
至于朕的皇弟那边,就让左丰再跑一趟吧。”
“喏。”
...
(求催更!求加书架!求五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