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
此时,一间驿站旁的茶楼内。
典韦、太史慈与商队的护卫正在大快朵颐。
刘和与糜竺则是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饮着茶。
“原来如此,我道公子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正是如此。
若非是巧遇子仲兄,此刻我怕是己经到了谯国地界了。
不过,能遇上子仲兄,也算的上一桩幸事。
来,子仲兄,以茶代酒,你我满饮此杯。”
糜竺忙举起耳杯,一饮而尽。
“公子为了竺耽误了正事,竺实在有愧。
竺身无长物,唯有些许家资。
不如这样,改日竺命人送一千金去往府中,聊表心意。”
汉朝一斤黄金价值一万钱,一千金便是一千万钱。
要知道,西园买一个千石大官不过也就千万钱。
足可见糜竺出手是多么大方。
不过话又说回来,史料记载,糜竺资助刘备时,光黄金就给了一万金。
但那时,糜竺是认准了刘备,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
如今想要糜竺倾囊相助刘和,一是时机未到,二嘛,显然刘和还不够格。
眼下对于刘和来说,一千万钱己经是一笔巨款了 。
强压下心头的火热,刘和蹙眉摆手。
糜竺见此一愣,
“公子可是嫌少?
那竺便再加一千金!”
糜竺狠了狠心道,两千金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也己经有些肉疼了。
不过为了交好刘和,糜竺觉得这钱花的值。
刘和继续摆手,
“在子仲兄眼里,难不成我刘和竟是一个贪财的小人?
若如此,那在下走便是了!”
说完,刘和起身便要离开。
“公子!公子且慢!”
这下轮到糜竺急了,忙起身拦下了刘和。
“是竺孟浪了,公子莫要见怪。”
糜竺将头低的很低,不敢去看刘和,生怕刘和愤然离去。
刘和当然也只是做做样子,见此情形,刘和将糜竺扶起。
“子仲兄,座下说话。”
二人重新落座,刘和也适时切入了正题。
“子仲兄,我大汉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最低。
然我却不这么认为。
农乃国之根本,此言不假。
可而今天下,世家豢养佃户、隐匿人口,百姓耕种所得最后都进了世家的口袋。
朝廷征收不到赋税,只能加收赋税。
而被苛捐杂税荼毒的百姓想要活下去,只能被逼成为世家的佃户,亦或是卖身给世家。
如此一来,朝廷所能征收的赋税只会更少。
那,朝廷又会征收其他赋税。
长此以往,登记在册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少,国库的收入亦然。”
糜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糜家也是豪强,糜竺对这些自然不陌生。
“可成为世家的佃户、奴仆,百姓就能过的好吗?
不然!
再加上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国库又无钱粮赈灾。
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
糜竺瞳孔一缩,他己经明白了刘和的意思。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依在下之见,唯有启用商贾!
商贾能为国家敛财,充盈国库,调节物价。
以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去世家的口袋里掏钱!”
糜竺频频点头,见刘和不再说话,于是反问道:
“公子,若是世家不买账,又该如何?”
刘和狡黠一笑,他就在等糜竺问出这个问题。
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三样物品,放在了糜竺身前。
糜竺仔细端详了一番,又伸手细细触摸,
“公子,此物可是蔡侯纸?”
刘和轻摇着脑袋,颇为得意的介绍道:
“此乃在下改良的纸张,因其洁白,故取名为白纸。”
“哦!?”
糜竺再次拿起白纸,轻轻的了一阵,不禁感叹,
“此白纸细腻光洁,轻盈如柳絮,实乃上上之品!
公子真乃大才啊!
只不过...
此白纸的造价只怕...”
“子仲兄,白纸的造价远比你想的要低廉。
你只需告诉在下,世家可愿购买此白纸?”
刘和没有过多的解释,糜竺还不是自己人,自然不能说的太明白。
“愿!若价格合适,只怕会遭世家哄抢!”
刘和咧嘴一笑,指着另一物说道:
“子仲兄再看看此物。”
糜竺顺着刘和手指的方向看去,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此物是盐?不对...是饴?”
“子仲兄,何不尝尝?”
糜竺小心翼翼的用手指蘸取少许,放入口中。
随着白色的颗粒在口中融化,糜竺双眼猛然瞪大。
“这竟真是饴糖!
可为何此饴糖如此之甜!?”
刘和没有理会震惊的糜竺,又拿起第三样物件。
这是一个水囊,当刘和缓缓拔出水囊上的塞子,一股浓烈的酒香迅速传播开来。
正在大快朵颐的典韦噤了噤鼻子,转头朝着刘和的方向看了过来。
“嘿嘿,主公,这酒能不能让俺尝尝。”
刘和为糜竺斟了一杯酒后,便将水囊递给了典韦。
接过水囊的典韦咽了口唾沫,然后便咕咚咕咚的豪饮起来。
糜竺自然也闻到了酒香,迫不及待的便也尝了一口。
酒水入喉,糜竺顿感一阵畅快。
只感觉之前的酒都白喝了。
“这这这!”
面对刘和拿出的三样稀罕物,糜竺激动的有些语塞。
“子仲兄,我再问你。
凭此三物,世家能买账否?!”
这三样东西是刘和事先准备的,原本他的计划是收服许家兄弟后回一趟老家。
而糜家也在东海郡,届时再去拜访。
如今恰好碰到,便提前拿了出来。
其实刘和还做了精盐,只是眼下精盐还不适合出现。
“能!此三物定能风靡整个大汉!”
也不怪他如此失态。
作为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几家商贾之一,糜竺自然了解这三样东西的价值。
“回到之前的话题。
既然糜兄觉得世家能买账,那便等于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国库充盈,便能减轻赋税,亦能赈济灾民。
到那时,我大汉方能长治久安!
顾,在下以为,应重用商贾!
不过这也只是我的初步想法,想要在全国推行,非一朝一夕之事。
我父乃幽州刺史,我欲说服父亲,先在幽州推行此策。
而我与父亲并不善经商,这便是在下想要结交糜兄的根本所在。”
糜竺双眼放光,有些激动的看着刘和。
“糜兄,在下并无征辟之权,但我父有!
不知你可愿...”
话还未说完,糜竺便开口了,
“愿!公子!
草民愿意追随公子!”
刘和嘴角微微勾起,满意的点点头。
糜竺是个聪明人,他说的是追随刘和而非刘虞,看似差别不大,实则天差地别。
“善!
待此间事了,你便随我一同前往幽州。
而这三样物件,便全权交由你糜家来兜售。”
“多谢公子!”
....
(求催更 求加书架 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