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师兄天下无敌!

第5章 糜竺慷慨解囊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师兄天下无敌!
作者:
太真
本章字数:
4898
更新时间:
2025-06-20

收服了糜竺后,天色己晚,刘和便不急着前往许家堡。

待安顿下来,刘和便思虑起今后的道路。

‘如今收服了糜竺,但想要获得整个糜家的支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有白纸、白糖等铺路,糜家迟早会为我所用。

眼下最重要的乃是要寻一处安身之地,积攒实力。’

大汉十三州,司隶与交州肯定不在刘和的考虑范围内。

豫州、兖州身处西战之地,显然也非安身立命之所。

‘我与糜竺皆是东海郡人,徐州确也富硕。

可惜徐州并非优选...

我父乃是幽州刺史,且与外族交好,幽州倒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幽州苦寒,而历史上,我父刘虞又曾被罢官...’

刘和虽然知道刘虞在黄巾之乱时重新担任了幽州牧。

但如此一来便失了先机,与他的战略不符。

‘眼下幽州于我而言是最好的归宿。

得想个办法避免我父被罢官一事。’

刘和一手托腮,一手敲击着桌案。

虽然不知刘虞为何被罢官,但有一个方法,一定能避免此事。

于是乎,刘和差太史慈唤来了糜竺。

收到刘和的传唤,糜竺不多时便来到了刘和的厢房。

“主公。”

刘和微微颔首,

“子仲,我唤你前来乃是有一事相商。”

“主公吩咐便是,竺莫敢不从。”

刘和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我父刘虞素来清廉,为政宽容。”

说着,刘和顿了顿,糜竺顺势拍了一记马屁,

“方伯大人政绩卓著!实乃大汉臣子之表率!”

“哎...”

听到刘和一声长叹,糜竺心中一惊。

这...莫非马屁拍错了?

“主公...因何叹息啊?”

“子仲有所不知啊。

我父乃是清流,凡事以百姓为先。

此举虽利国利民,但难免有损世家的利益。

而我父又素来不屑与宦官为伍,虽颇有声望,但实则受人猜忌...

我担心,我父迟早会被两方势力陷害,最终被罢官免职。”

说话间,刘和一脸痛惜,甚至眼角还有几点晶莹闪动。

糜竺深以为然,清流一脉自古便受同僚不喜。

见刘和如此,糜竺忙道:

“主公勿忧!此事竺或许可以帮上忙!”

对糜竺而言,既然拜了刘和为主,自然要递上投名状。

而从另一层面来说,刘虞在幽州担任刺史,也方便糜家的生意深入漠北。

于公于私,这个忙糜竺都非帮不可。

刘和伸手掩去眼角的泪痕,衣襟遮住了他那狡黠的笑容。

再次看到刘和的面容时,他己换了一副面孔。

“此事非同小可,一旦不慎便会得罪两方势力。

我等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主公,其实此事操作起来并不难。”

“哦?!子仲且细说说。”

“此事眼下并未成定局,但主公所虑不错。

方伯不与世家勾结,行的又是监察州郡官员之事。

必然为世家所忌,我等确实应当防范。”

刘和微微颔首,示意糜竺继续说下去。

“方伯大人身为汉室宗亲,又素有威望。

世家想要扳倒方伯,唯有暗箭伤人。

而方伯有皇亲这一层身份,即便犯事,陛下也必将遣天使前去调查。

因此,此事之关键,在陛下之圣裁。”

见糜竺侃侃而谈,刘和目露精光。

这糜竺不愧是汉末的巨商,眼光却非常人可比。

只听得糜竺又道:

“主公,当今陛下宠信宦官,以此来制衡世家在朝堂独大的局面,此事自先帝伊始。

顾,竺以为,若方伯当真被世家构陷,陛下定会差一黄门前来调查此事。

方伯耻于与宦官为伍,但我等却可为方伯行此事。

竺略有家资,若为主公与方伯出资打点宦官。

如此以来,朝中十常侍便可为方伯说话,日后即便有黄门前来,也定会偏向我等。”

刘和嘴角噙笑,他与糜竺所见略同。

这便是他之前拒绝接受糜竺的千万钱谢礼,而想方设法的要招揽糜竺的根本所在。

“善。

此行结束后,我定会说服父亲,为你举孝廉出仕。

而我等既然要行贿十常侍,何不顺势再买一个官职?”

糜竺递上了投名状,刘和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如此才能皆大欢喜。

“顺势买官确能省下一大笔钱。

不知主公想要几石的官职?”

“非是为我买官,而是为子义。

也无需何等大官,只需买幽州的州郡太守一职即可。”

糜竺闻言松了一口气,幽州苦寒,相比中原司隶等地的太守,幽州的郡太守自然要便宜许多。

如今他虽然投了刘和,但二人更多还是因为利益走到一起。

“若只是幽州一郡太守,自然不成问题。

只是主公...”

“子仲,有话但说无妨,你我之间不必藏着。”

“主公,实不相瞒。

竺也曾去西园求官,只是朝中的贵人看不起竺商贾的身份,不愿卖官...

哎,若是主公买官,自然不成问题。

可是为子义的话...”

刘和倒是没想到买官也要看出身,沉思片刻后说道:

“子仲且去便是。

有我父的名头在,张让应该会给几分薄面。

至于出身...”

刘和顿了顿,继续道:

“今日我等不是斩杀了一伙山匪!

此事交由我去运作,以此来做子义的晋升之资。”

“既如此,那此事交给竺去办便是。”

刘和微微颔首,为太史慈卖官也不是一时兴起。

刘虞虽然是幽州刺史,但手上并无实权,更无军权。

想要在黄巾之乱时捞战功,那必须要有一支武德充沛的军队。

幽州苦寒,但盛产良马,百姓民风彪悍,组建一支骑兵不是难事。

而眼下只有太史慈与典韦二人可用,那这太守人选自然落在了太史慈身上。

“子仲放心,这钱也不能让你来出。

待白纸白糖打开了销路,钱便从红利中扣除。”

糜家作为代理商,往后卖出的白纸白糖等,大半数的利润都将归刘和所有。

虽说如此,可糜家能获得的利润依旧极为可观。

甚至,以糜竺的估算,单是白纸与白酒两物一年的利润,便能超过如今糜家所有产业一年的总和。

糜竺深知这一点,自然不会让刘和还钱,

“主公说笑了。

区区数千万钱,竺还是拿得出的。

另外,竺欲将家族豢养的家将中,抽调出五百人交由主公。

这五百人兵甲齐备,弓马娴熟,只要稍加训练便可成军。

便当作是竺送与子义担任太守的晋升之礼。”

刘和闻言大喜,这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有糜家这五百人在,再招募一些乡勇,便可组建一支千人骑卒。

而这千骑,便是他起家的班底。

“子仲以诚待我!

日后我定不会负你!”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