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人,我等起事尚需要一段时间筹备。
若是仓促行事恐难以成功,毕竟,此地可是京畿要地!”
徐奉缓缓点头称是。
“大帅所言极是,咱也是这样想的。
咱家己经让封谞盯着北军的动向。
若是事不可为,咱们就先蛰伏起来。”
“善!徐大人果然深思熟虑。”
“大帅谬赞了。
既然要筹备,那不知咱家能为大帅做些什么?”
“徐大人,此次起事关系重大。
只是有一人不除,我等想要起事恐怕只是一句空谈。”
徐奉闻言眉头紧锁,
“不知大帅说的是何人?”
“大汉后将军!刘和!”
“刘和?
大帅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此人不过是仗着皇室宗亲的身份,这才在朝堂上混的风生水起。”
“徐大人,这刘和绝非等闲之辈!
冀州毗邻幽州,刘和的战绩大贤良师曾亲自去查证过。
此人的确有堪比卫霍之才!”
“这!传言竟都是真的?!”
马元义神情凝重的点点头,
“所以徐大人,此人非除不可!”
“这...
大帅啊!不是咱不愿意出力。
这刘和可是陛下的兄弟,如今更是深得圣宠。
这样的人,如何除的掉...”
“徐大人啊,在下也不是要其死。
只要能将其调离京城,我等起事的胜率便将多出三成!”
徐奉眼睛一亮,
“大帅所言极是,是咱想差了!
只要他不在京城,咱们行事就方便多了。
只是此人与十常侍间私交紧密,想要调离他也不是件易事...”
“在下也知道此事难办,所以才与大人一同商议。
所幸我等还有半年的时间可以谋划此事。”
“好!
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先去十常侍那边打听打听风声。”
“善!辛苦徐大人!”
...
翌日,刘和也收到了马元义入京的消息。
“志才啊,太平教张角的弟子马元义己经入京了。
看来距离太平教起事的日子己经不远了。”
刘和取出怀中的火折,将信纸焚烧成灰。
“志才,你觉得太平教可能成事?”
戏志才来到大汉的舆图旁,指着京畿之地说道:
“张角既然派了得意弟子前来洛阳,那其目的定然是想控制京畿重地。
从而使朝廷的政令无法传递至各州郡。
各州郡未得朝廷统一调度,仅凭郡兵只怕不是太平教徒的对手。
但张角还是小看了大汉的底蕴。
且不说北军五校,单是皇宫内的两千五百精锐羽林军便不是太平教徒可以匹敌的。
再加上城中各大世家豢养的门客与家仆,太平教想要控制京畿之地简首是痴人说梦!
就算他们真的控制了京畿之地。
河东郡而今还有度辽将军董卓的部曲。
一旦董将军率军前来救援,里应外合之下,太平教必败无疑。”
“那依志才之见,太平教并无丝毫成功的可能?”
戏志才沉思了片刻,而后缓缓开口,
“有!
羽林军的兵源乃是世家良子与忠烈之后,对大汉的忠诚度极高。
太平教想要成事,唯有收买北军中的校尉!
若北军中有半数之众同时变节,且太平教能迅速控制住洛阳八关,切断一切入洛的通道。
如此方有三成机率可拿下京畿之地。”
刘和满意的点点头,戏志才成长的极快,而今己经隐隐有了顶尖谋士的风采。
“况且,按照主公掌握的情况来看。
这太平教的背后的确是有党人在幕后推动。
他们的目的或许只是为了逼迫陛下解除党锢,亦或是还有不为人知的其他企图。
但归根结底,这群党人是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的。
所以忠敢肯定,党人定然还有后手。
只怕这马元义还未开始起事,便成为了这场政权之争的第一个牺牲品!”
这次轮到刘和吃惊了,他没想到戏志才己经看到了这一层面。
而戏志才仍在侃侃而谈,
“主公,马元义不过是一道开胃菜。
党人费尽心思导了如此一出好戏,岂会无疾而终?
只怕接下来的才是令陛下真正感到害怕的一剂猛药!
届时,整个大汉只怕都将陷入战火之中!”
刘和长大了嘴巴,戏志才这一番言论几乎推演了整个黄巾起义的经过。
“志才,幸亏当初我在鸿都学宫里遇到了你。
若你是我的敌人,我将寝食难安啊!”
“主公谬赞了。
忠有一问,不知主公想从何处出兵讨伐太平教?”
“嗯?志才何来有此一问?”
“主公,太平教一旦起事,朝廷势必会派兵前去镇压。
以主公昔年的战绩,定然会被任命为一方主帅。”
刘和微微颔首,
“不错,党人想要借此培植自己的力量,陛下也定然会扶持我上位。
以此来制衡党人,”
“然也。
正如主公所言,党人想要培植力量,定要争夺平叛的首功。
颍川与汝南等地乃是党人的根基,他们定会举荐朋党前去此二地平叛。
而河东毗邻冀州,董将军此前又平定了凉州之乱。
陛下只怕会将冀州的战事交由董将军。
至于主公...
以忠的推测,陛下极有可能会命主公领一支人马前去颍川,以求主公能在党人之前拿下击破叛贼的首功。
可一旦主公去了颍川,反而会受党人所制。
若是党人再在背后搞鬼,延期几日军粮,那主公只怕是难立寸功...”
刘和微微蹙眉,虽然这只是戏志才的推测,但的确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事。
谋士谋士,谋的本就是未发生之事,以此来趋吉避凶。
“志才的意思是...
想让我离开京城?”
戏志才重重点头。
“若主公想在太平教叛乱之事上建功立业,那便一定要赶在其起事前离开洛阳。”
“可我该如何说服陛下放我离京?”
刘和原本是想老老实实待到黄巾爆发,再顺理其章的离开洛阳。
而今看来,确实应该尽早回转幽州,以免夜长梦多。
就在刘和一筹莫展之际,典韦忽然来报。
“主公,左丰求见。”
“嗯?他怎么来了?”
...
(求催更!求加书架!求五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