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的旧时光123

第3章 第三章:槐树下的星火与守望

加入书架
书名:
风里的旧时光123
作者:
用户79897212
本章字数:
2800
更新时间:
2025-06-20

第三章:槐树下的星火与守望

老城区的暮色漫过青灰色石板路,林小满望着老槐树皲裂的树皮,儿时画面如潮水涌来。那时她总蹲在树旁,看奶奶把雪白的槐花瓣混着棉线纳鞋底,暮色里,奶奶的针线同花瓣的影子缠缠绕绕,把时光缝进柔软的布鞋里。

“小满啊!” 李奶奶颤巍巍的声音扯回她的思绪。几位老街坊围坐在槐树下,李奶奶眼角的皱纹盛着泪,枯瘦的手紧紧攥住她的帆布包,“ 这树要是砍了,咱这些老骨头,连念想都没了……” 远处,拆迁队的机器轰鸣声闷雷似的滚来,惊飞了槐树上栖息的麻雀。

林小满低头,手无意识摸向帆布包里那半本民国旧日记。去年深秋,她在槐树树洞发现它,泛黄纸页上 “槐下聚,星火传” 几个字洇着旧年的血与火。后来查遍族谱才知道,太爷爷辈曾借着老槐树掩护,在这里秘密传递抗日情报,树洞里藏过电台零件、藏过地下党名册,藏着这片土地滚烫的过往。

“ 不能让他们砍树!” 林小满声音发颤,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她掏出旧日记,轻轻翻开,“ 李奶奶,您知道不?这棵树,当年救过好多人的命……” 日记里的故事顺着她的声音流淌:民国二十六年,太爷爷和同志们在槐树下佯装纳鞋底、唠家常,实则把情报藏进槐花蜜罐,借送 “ 自家做的蜜 ” 传递给游击队员;有回叛徒盯梢,是老槐树巨大的树冠罩住密密碰头的人们,让情报顺利送出去,也让危险擦肩而过。

街坊们的眼神渐渐变了,王大爷一拍大腿:“ 我说小时候总见我爹对着槐树念叨,原来藏着这么大的事!咱不能让老祖宗的念想折在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要联名申请把槐树周边划为历史保护地块,有人要找媒体曝光,要让更多人知道老槐树的分量。

正说着,拆迁队的人举着工具过来了。为首的壮汉瞥一眼众人:“ 拆迁通知早贴了,这树挡路,必须砍!” 林小满往前一步,把旧日记摊开在他面前:“ 这是文物级的见证,砍了它,就是砍断一段历史!” 壮汉愣了愣,却还是别过脸:“ 我就听上头的,限期到了,该拆就得拆!”

僵持间,一个拄拐杖的老人缓缓走来。他头发全白了,却腰杆笔首,路过林小满时,目光在旧日记上定了定:“ 这日记本…… 是我父亲的。” 众人惊呼声里,老人说自己是当年地下党交通员的后代,父亲临终前反复念叨 “ 老槐树、槐花蜜、星火传 ”,他寻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在这儿听到熟悉的故事。

“ 这树不能砍!” 老人攥紧林小满的手,布满皱纹的脸映着槐树新绿,“ 它是活的历史,是无数先辈拼命护住的根!” 他掏出泛黄的旧照片,黑白影像里,年轻的人们围着老槐树笑,槐花香里藏着奔赴家国大义的勇气。

拆迁队的人沉默了,暮色渐浓,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林小满望着树下攒动的身影 —— 有白发苍苍的街坊,有寻根而来的老人,有她自己,还有树洞里漏下的、细碎的光。

不知谁先起的头,大家开始讲老槐树下的故事:张叔说小时候槐花开时,满街都是奶奶们做槐花糕的甜香;赵阿姨忆起暴雨夜,全楼人挤在槐树下的门洞里避险,彼此分享的半个馒头;林小满也说起,当年父母要搬去外地工作,她躲在槐树后哭,是槐花落满肩头,给了她面对分离的勇气……

这些故事像槐花蜜,把零散的记忆黏成温暖的琥珀。拆迁队队长默默掏出手机,给上级打去电话:“ 这树,或许该换种方式 ‘ 拆 ’……”

暮色更深了,老槐树的枝桠间,新绿愈发鲜亮。林小满知道,关于旧时光的守护,才刚刚开始;而槐树下的星火,借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永远不会熄灭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