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第49章 曹孟德兴兵报仇,陶恭祖两面求援

加入书架
书名:
蜀汉:开局差点饿死,刘备请吃饭
作者:
大雨莎莎
本章字数:
445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太史慈亦举荐王基,刘备亲往邀之,王基遂入刘备麾下。

彼时王基尚年少,较毛农尤幼几分,然刘备并未轻之。王基在侧佐助刘备料理政务,颇具才干。

未几,夏侯惇引典韦至曹操跟前。曹操见识典韦本领后,即命其为帐前都尉,还将自身锦袄与骏马赐予典韦。

自此,曹操麾下,文有智谋之士,武有勇猛之将,威名震于山东。

遂差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琊郡迎其父曹嵩。

曹嵩自陈留避祸,隐于琅琊。那日接到书信,便偕弟曹德及一家老小西十余人,率从者百余人,驾车百余辆,往兖州进发。

曹嵩车驾至徐州。

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良,早欲结交曹操,正愁无缘由。

闻曹操之父途经,遂出境相迎,拜揖致敬,大摆宴席,款待两日。

曹嵩欲行,陶谦亲送出城,特遣都尉张闿率五百兵马护送。

曹嵩携家小行至华费之间,时处夏末秋初,大雨忽至,无奈投一古寺暂歇。

寺僧迎入,曹嵩安置家小,令张闿所部兵马屯于两廊。众军士衣装皆为雨水浸湿,心内多有怨气。

张闿唤来手下头目,于近处商议道:“我等本为黄巾余党,勉强归附陶谦,却未得好处。

今曹家资财丰厚,车辆无数。

汝等若欲得富贵,并非难事。

只待今夜三更,众人杀入,将曹嵩一家斩杀,取其财物,一同入山中落草为寇,汝等意下如何?”

众人皆出自黄巾贼兵,哪顾长远。

眼见财帛,心动不己,皆应承下来。

趁着风雨未停,曹嵩正坐着,忽闻西周喊杀声大起。

曹德提剑出门查看,刚一开门,便遭人刺死。

曹嵩见状,急忙携一妾欲翻墙而逃,奈何妾体丰腴,难以翻越。

曹嵩慌惧,遂与妾藏于茅厕之中,终为乱军所害。

应劭拼死逃脱,自知此次护送曹嵩不力,回曹操处必是死罪,遂奔往袁绍处投靠。

张闿尽杀曹嵩全家,掠取财物,纵火焚烧寺院,率五百人逃往淮南。

曹操昔年尽诛吕氏全家,今自家亦遭灭门之祸,当真是报应昭然。

应劭部下有逃生军士,将此事报与曹操。

曹操闻之,只觉天旋地转,恸哭倒地。

众人急忙救起。

曹操醒转,咬牙切齿道:“陶谦纵兵害我父亲,此仇如同水火,不可同世。吾今尽起大军,踏平徐州,方解我心头之恨!”

于是曹操留荀彧、程昱,率三万军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

余部皆随曹操向徐州杀去。

夏侯惇、于禁、典韦充作先锋,曹操下令:“但得城池,便将城中百姓尽皆屠戮,以泄吾复仇之愤。”

彼时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情谊深厚,听闻徐州有难,遂亲率五千兵马前往救援。

曹操闻之,怒有人竟敢助陶谦,遂遣夏侯惇于半路截击。

时陈宫为东郡从事,与陶谦亦交好。

闻曹操兴兵复仇,欲屠戮百姓,便连夜赶来面见曹操。

曹操以为陈宫乃陶谦所遣说客,本不愿见,然念及旧日恩情,只好邀其入帐相见。

陈宫见曹操,说道:“今闻明公率大军压徐州,欲报尊父之仇,所到之处欲尽屠百姓。

某故而特来进言。

陶谦乃仁人君子,绝非好利忘义之徒。

尊父遇害,实乃张闿之过,非陶谦之罪。

况且州县百姓,与明公何仇?

屠戮他们恐不吉利,还望明公三思。”

曹操闻陈宫言,怒道:“公昔日弃我而去,今有何颜面再来相见?

且陶谦杀我全家,我誓要摘其胆、剜其心,方消我心头之恨。

若公为陶谦游说而来,那便休要多言。”

陈宫闻曹操语,喟然长叹,告辞而去,不禁叹道:“吾亦无颜再见陶谦矣。”

言罢,陈宫策马径投陈留太守张邈处。

且说曹操大军所经之地,百姓惨遭屠戮,坟墓亦被掘开。

陶谦在徐州,闻曹操兴兵复仇且残害百姓,仰首向天,恸哭道:“吾获罪于天,致使徐州百姓遭此大难!”

陶谦本意不过借曹嵩以结交曹操,岂料竟生出这般事端。

纵是陶谦有罪,然徐州百姓又何罪之有?

陶谦急召众官共商。

曹豹道:“曹兵既至,我等不可坐以待毙。某愿助使君破曹兵。”

陶谦无奈,只得引兵出营,远远望去,但见曹操兵马似铺霜涌雪。

中军竖起两面白旗,上书“报仇雪恨”西字。

军马列好阵势,曹操策马出阵,身着缟素,扬鞭大骂。

陶谦亦纵马至门旗下,躬身施礼道:“谦本欲与明公交好,故托张闿护送尊亲,岂料此贼恶性难改,致生此祸。实非谦之过,望明公明察。”

曹操怒喝:“老匹夫!你道此事与你无干,那张闿莫非不是你部下?杀我父,还在此胡言!何人可将这老贼生擒?”

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见状,急忙率兵马逃入城中。

陶谦入城,与众商议道:“曹兵势大,难以抵挡。吾当亲往曹营,任由处置,只求救下徐州一郡百姓性命。”

陶谦言毕,一人进言道:“府君久镇徐州,百姓感怀其恩。今曹兵虽势众,却未必能速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只需坚守不出,某虽才疏,愿献一计,令曹操退兵。”

原来此献计者,乃糜竺糜子仲也。

糜竺遂陈其策:“某愿亲赴北海郡,求孔融兴兵来援。亦须遣一人往青州田楷处求援。若两处兵马同至,曹操必退。”

陶谦从糜竺之议,即刻修书两封,问帐下何人愿往青州求救。

陈登陈元龙挺身而出,自请前往。

陶谦先遣陈元龙往青州求救,又令糜竺携书赶赴北海,自己则率众坚守城池,严备曹军来攻。

孔融素喜结交宾客,常言:“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此吾之愿也。”

其于北海主政六载,颇得民心。

当日,孔融正与宾客对坐,忽有人报徐州糜竺求见。

孔融迎请入内相见,问其所来之意。

糜竺取出陶谦书信,道:“曹操攻围徐州甚急,盼明公速往垂救。”

孔融道:“吾与陶谦交谊深厚,子仲又亲至,焉有不救之理?只是吾与曹孟德无冤无仇,依吾之见,可先遣人送书劝和。若曹孟德不应,再兴兵不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