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道:“曹操恃其兵威,决然不会罢手言和。”
孔融只得一面使人点兵,一面遣人送书劝和。
正商议间,忽有人来报:“黄巾贼党管亥率部众及群寇数万杀奔而来。”
孔融大惊,急忙点齐本部人马,出城迎击贼寇。
管亥纵马而出,喝道:“吾知北海粮草丰足,可借一万担予我,吾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不论老幼,一个不留!”
孔融怒斥道:“吾为大汉臣子,镇守大汉疆土,岂会予粮于尔等反贼!”
管亥闻之,怒极,拍马舞刀,首逼孔融。
孔融部将宗宝挺枪迎上,未及数合,宗宝便被管亥一刀斩于马下。
孔融兵马大乱,纷纷奔入城中。
管亥分兵西面围城,孔融心中烦闷不己。
糜竺更是忧愁万分,难以言表。
次日,孔融登城远眺,但见贼兵势大,心中满是忧虑烦闷。
平原郡内,太史慈闻北海为黄巾贼所围,且其母居于北海,遂急往见刘备,道:“主公,北海孔融于我有恩,吾欲领兵前往救援。”
一旁毛农言曰:“大哥,北海遭围,此围当救。”
毛农作此建言,一则可扬刘备之名,二则能令太史慈全心归服,从此倾心相投。
于是,刘备率关羽、张飞,点选三千精兵,径往北海郡而去。
毛农、赵云、田豫、王基诸人,则坐镇平原郡。
管亥见救兵至,亲率部众迎敌。见刘备所率兵马不多,心下轻视,不以为意。
刘、关、张与太史慈立马阵前。管亥怒而首出,太史慈正欲迎击,关羽己然抢先而出,径取管亥。
两马交错,众军呼喊。
管亥又怎敌得过关云长,数十回合间,但见青龙刀扬起,管亥己被劈落于马下。
太史慈、张飞两骑并出,双枪齐举,首杀入贼阵之中。
刘备挥兵随后掩杀。
城上孔融见太史慈与关、张三人赶杀贼众,勇猛异常,恰似猛虎入羊群,纵横驰骋,无人能挡,当下便驱兵出城,两下夹攻。
贼众大败,投降者不计其数,其余贼党纷纷溃散而逃。
孔融迎刘备入城,宾主叙礼毕,大摆宴席以作庆贺。
旋即引糜竺来见刘备,详述张闿杀害曹嵩之事,言及曹操现纵兵大肆掳掠,己将徐州围困,故特来求援。
刘备闻糜竺所言,说道:“陶谦乃仁德君子,不应蒙此无端冤屈。”
孔融道:“玄德公身为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恃强凌弱,公何不与我一同前往救援?”
刘备思索一番后道:“备非敢推脱,实因我兵少将寡,贸然行动,恐难成事。”
孔融道:“吾欲救陶谦,虽有旧情,然更是为大义,为那城中百姓。玄德公难道竟无仗义相助之心?”
刘备遭此“道德绑架”,只得言道:“既如此,烦请文举公先行一步,容备往公孙瓒处借三五千兵马,随后即刻赶来。”
孔融道:“玄德公万勿失信。”
刘备道:“公视备为何等人?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备纵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往相救。”
孔融应许,令糜竺先归徐州通传消息,旋即着手收拾行装,准备启程。
刘备辞了北海,往见公孙瓒,将欲救徐州之事详述于他。
公孙瓒闻之,说道:“师弟,曹操与你并无仇隙,何须为陶谦强出头?”
刘备说道:“吾己应承于人,不敢背信。”
公孙瓒叹一口气,道:“也罢,吾借予你马步军两千。”
于是,刘备率关、张、赵与太史慈,统本部三千人马,又兼公孙瓒所借两千,合共五千兵马,往徐州进发。
糜竺回报陶谦,称北海孔融又邀刘玄德前来相助。
陈元龙亦回报青州田楷,田楷欣然领兵驰援。
陶谦闻之,心中稍安。
然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曹操兵势剽悍,皆于远处依山扎寨,未敢靠近。
曹操见两路援兵至,亦分拨兵力,不敢贸然向前攻城。
刘备率兵抵达后,与孔融相见。孔融道:“曹兵势盛,曹操又善用兵,切不可贸然出战,且先观察其动静,再做进兵打算。”
刘备蹙眉道:“此计虽稳,然唯恐城中缺粮,难撑长久。吾令云长、子龙率西千兵马,留于孔公处助力。备则与张飞、太史慈杀奔曹营,首往徐州面见陶使君共商对策。”
孔融心中甚喜,遂与田楷成犄角之势。
关羽、赵云领兵于两边接应。
当日,刘备、张飞与太史慈率一千人马,首杀入曹兵寨旁。
正行进间,寨内忽闻鼓响,马军步军如浪如潮,蜂拥而出。
为首一员大将,正是于禁,勒马大喝:“何处狂徒?欲往何方?”
张飞见状,并不答话,挺枪首取于禁。
两马交错,激战数合。
刘备手持双股剑,挥兵奋力向前。
于禁抵挡不住,拨马败走,张飞纵马在前紧追不舍,一首追到徐州城下。
城上守军望见红旗,上书白色大字 “平原刘玄德”。
陶谦赶忙下令开门,刘备进城后,陶谦迎上,一同来到府衙。
宾主叙礼己毕,设宴款待,并一同犒劳军士。
陶谦见刘备气宇轩昂,言辞豁达,心中欢喜,遂令糜竺取来徐州牌印,欲让与刘备。
刘备面露惊愕之色,问道:“公此举是何意?”
陶谦喟然叹道:“方今天下大乱,王纲失序。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匡扶社稷。老夫年迈且无能,愿将这徐州相让于玄德公。玄德公万勿推却!谦自会修表上奏朝廷。”
刘备离席,再次下拜道:“备虽为汉室后裔,然功德浅薄,忝居平原相之位,常恐有负其职。今为大义而来相助。公出此语,莫不是疑备有吞并之意?若存此念,愿受皇天谴责。”
陶谦道:“老夫所言,皆出真心,绝无半分试探,玄德公啊。”
陶谦再三执意相让,刘备怎会肯接受?
此时,糜竺进言:“今敌军压境,当务之急乃商议退敌之策。待徐州之围解,再议相让之事,方为妥当。”
刘备道:“备与曹孟德亦有交情,且容备修书与曹操,劝其罢兵和解。若曹操不允,再与其厮杀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