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既怒吕布拒亲,遂决计大兴问罪之师。
乃拜张勋为大将军,使其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七路以讨吕布。
时张勋受任,意气风发。
其自率一路,居诸路之中,为中军主将,掌控全局,调度诸军。
左路之上将乔淼,右路之上将陈纪,皆袁术麾下久历战阵之宿将,各率精锐,严阵以待,如左右臂膀,护卫中军。
另有雷布、陈兰,为军中副将,亦各领一军。
雷布居左,陈兰居右,二人勇猛过人,皆欲于此次战事中,建不世之功。
更有韩先、杨奉,此二人为降将。
韩先领一路,居左;杨奉率一部,居右。
虽为新附,然皆欲借此战表忠心,奋勇向前。
七路将领,各领部下健将,军容整肃,士气高昂。
袁术亲于军中下令,克日起行。
一时间,旌旗蔽日,金鼓喧天,二十余万大军,如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向吕布所在之地进发。
所过之处,尘土飞扬,百姓皆惊。
袁术欲以雷霆之势,一举荡平吕布,扬威天下。
各路将士,闻令而动,一心只为完成袁术所托,期盼此役得胜,加官进爵,荣耀加身。
时袁术己点起二十余万大军,分七路征讨吕布,徐州之地,战云密布。
陈登心怀忧虑,往见刘备言:“明公,今袁术兴师伐吕,此诚为难得之机。吕布素有豺狼之性,反复无常,盘踞徐州,实乃心腹大患。今袁术举兵,其势汹汹,若明公坐视,恐待袁术灭吕之后,势力大增,徐州危矣。”
刘备闻之,微微颔首,示意陈登继续。
陈登见状,拱手正色道:“明公可上表许都,奏明曹操,言吕布之恶,且陈说如今袁术讨吕之良机。曹操素欲平定西方,吕布之患,其亦早有耳闻。若得明公上表,曹操必知此时出兵,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陈登目光炯炯,语气激昂:“曹操拥兵自重,麾下谋士如云,战将如雨。若其与袁术两面夹击,吕布腹背受敌,必难抵挡。待吕布覆灭,徐州之地,可免遭战火涂炭,明公亦可借此良机,扩充势力,为日后成就大业奠定根基。”
刘备沉吟良久,缓缓说道:“元龙所言,虽有道理,然曹操奸雄也,与袁术皆非善类。吾若上表,引曹兵至此,恐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陈登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明公勿忧。曹操虽奸,然此刻天下诸侯纷争,他亦不敢公然吞并徐州。且明公仁德之名,天下皆知,徐州百姓归心。
曹操若欲图徐州,必遭天下人唾弃。
明公只需上表,言明讨吕之意,曹操出兵,可为明公助力;若其按兵不动,明公亦可向天下表明自身为徐州安危着想之苦心。”
刘备闻罢,心中豁然开朗,赞道:“元龙高见,令备茅塞顿开。就依元龙之计,即刻上表许都。”
于是,刘备速命人修表,详述吕布之罪与当下局势,遣快马送往许都。
曹操于许都接刘备上表,览毕,神色凝重,当即召麾下谋士共议。
众人齐聚营帐,气氛肃穆。
曹操环顾众人,将表章置于案上,缓缓道:“刘备上表,言袁术正伐吕布,邀吾出兵共剿,诸君以为如何?”
荀彧率先出列,拱手而道:“主公,此事可应。徐州之地,主公久欲图之,然今时并非最佳时机。
吕布骁勇,盘踞徐州,为一方大患。
今袁术兴兵讨吕,刘备亦有意相助,此诚天赐良机。
我军若与刘、袁合力,必能灭吕布。”
荀彧目光如炬,侃侃而谈:“吕布为人反复,有勇无谋,实乃乱世豺狼,早除之则天下少一祸根。
待吕布既灭,徐州局势大乱,主公再图徐州,便易如反掌。
且袁术僭号称帝,悖逆不道,天下共愤,亦在必剿之列。
今借讨伐吕布之名,可先挫袁术锐气,待灭吕之后,再全力对付袁术,可谓一箭双雕。”
郭嘉微微点头,亦进言道:“文若所言极是。吕布虽勇,然其左右离心,难成大事。今我军与之交战,可坐收渔翁之利。
再者,刘备素怀大志,然羽翼未丰。若此时我军不与刘、袁合兵,待袁术灭吕,其势大盛,恐更难制。而刘备于徐州,亦可为我军牵制袁术。”
程昱抚须沉思,继而道:“主公,出兵一事可行,但需谨慎部署。我军可佯作与刘、袁齐心,实则暗中观察各方动静。
待吕布将亡之际,可适时出手,掌控局势,以防袁术或刘备借机坐大。”
曹操听闻,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大笑道:“诸君所言,正合吾意。便依此计,出兵与刘备、袁术共讨吕布。传令下去,整军备战,择日进发。”
于是,曹操帐下诸将得令,各自筹备。
许都之内,一时间战马嘶鸣,兵甲铿锵,大军待发。
数日后,曹操令夏侯惇率徐晃、许褚、李典、乐进等,统十万兵马,往剿吕布。
徐州刘备亦不甘人后,亲率关张并五万兵马,参与此役以剿吕布。
吕布闻曹操、刘备欲与袁术合兵以剿己,遽然慌乱。
吕布急召陈宫共相计议。
陈宫神色凝重,进言曰:“今敌势汹汹,合兵将至。吾等若坐待荆州刘表之援,恐缓不济急。彼援军未临,我等己困于重围,危在旦夕。”
“当下之计,唯有速谋突围。趁敌兵尚未合围,以吾军之锐,奋力拼杀,或可突出困境,另图良策。若迟疑不决,待敌军完备,西面围定,插翅亦难飞。”
“忆往昔,吾军纵横沙场,何等英勇。今虽处逆境,然士气未竭,将士用命,此时突围,犹有生机。若待粮尽援绝,军心自乱,彼时悔之晚矣。”
“且刘表处,路途遥远,其心意难测,回复未知何时。我军不可将存亡系于他人之念。
当断则断,速整精锐,选敌薄弱之处,全力冲击,方可破局。
主公若再犹豫,恐为他人鱼肉,大业倾颓,不可挽回。”
吕布闻之,神色变幻,内心挣扎。
陈宫所言,实乃当下之急务,然突围亦风险重重。
但此刻,似己无更好之选,若错过时机,必陷绝境。
吕布沉思良久,终下定决心,听从陈宫之策,准备整军突围,冀望能于绝境之中寻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