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丫鬟泪满襟
在白家大宅门这座华丽的囚笼里,槐花就像一株长在墙角的野雏菊,默默绽放,无人问津。她老实本分得像块木头疙瘩,逆来顺受得让人心疼,一辈子都在谨小慎微地活着,却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老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这话用在她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她的故事,就是一部让人笑中带泪的悲情戏码。
槐花刚进白家当丫鬟时,不过是个十三西岁的小丫头,见人就低头,说话声儿比蚊子还小。第一次给二奶奶奉茶,手抖得厉害,茶水滴在二奶奶的旗袍上。她吓得“扑通”一声跪下,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奶奶,我、我不是故意的!”二奶奶看着她这副可怜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吧,别把地板哭湿了。”从那以后,槐花就把二奶奶当成了大救星,干活儿更卖力了,心里念叨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得好好伺候奶奶!”
在白家,槐花活得就像个透明人。别的丫鬟聚在一起嚼舌根、偷懒耍滑,她却总是默默干活儿。洗衣房的水缸满了,是她去挑水;厨房缺人手,她主动去帮忙切菜。有次管事的嬷嬷故意刁难她:“槐花,把后院的落叶扫干净,扫不完不许吃饭!”那时候秋风正紧,落叶扫了又落,她一首扫到月亮爬上树梢。小厮们路过笑话她:“傻丫头,这哪扫得完?”她却认真地说:“嬷嬷交代的事儿,就得做好,‘做事须循天理’嘛!”
槐花这辈子最大的“意外”,就是成了白景琦的姨太太。那天白景琦喝多了酒,看着忙里忙外的槐花,突然一拍大腿:“你,以后跟着我!”这话吓得槐花脸色煞白,连连摆手:“老爷,使不得!我、我配不上……”可白景琦是说一不二的主儿,硬是把她抬进了门。进门前,二奶奶拉着她的手叮嘱:“到了那边,凡事多留心。”槐花红着眼圈点头:“奶奶放心,我一定好好伺候老爷。”
本以为当上姨太太能过上好日子,谁知却是噩梦的开始。杨九红打心眼里瞧不上她,处处找茬儿。有次槐花不小心碰倒了杨九红的首饰盒,杨九红当场就炸了:“下贱胚子!这可是翡翠镯子,赔得起吗?”槐花吓得浑身发抖,跪下来磕头:“九红姐,我错了……”杨九红却不依不饶,非要她在院子里跪足两个时辰。白景琦知道后,只是皱了皱眉头:“九红,差不多得了。”槐花望着老爷的背影,眼泪无声地掉在青石板上,心里想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忍忍就过去了。”
槐花在白家的日子,就像掉进了冰窟窿。老太太嫌弃她出身低微,连正眼都不瞧她;下人们也跟着欺负她,分派活儿专挑累的给她。有个小丫鬟故意把脏水泼在她身上,还假惺惺地说:“槐花姨太,对不住啊,手滑了。”她咬着嘴唇,默默回屋换衣服,连句抱怨的话都不敢说。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哭,却不敢哭出声,生怕被人听见。
最让槐花绝望的,是她和杨九红的矛盾越来越深。有一回,白景琦在槐花屋里多待了会儿,杨九红知道后,带着人冲进屋子,把屋里的东西砸了个稀巴烂:“就你这狐媚子,也配和我争?”槐花缩在角落里,哭着说:“我没想争……”可杨九红根本不听,上去就给了她一巴掌。这一巴掌,彻底打碎了槐花最后的尊严。
槐花的命,就像秋天的落叶,轻轻一折就断了。长期的压抑和委屈,让她患上了心病。有天夜里,她看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想起这些年受的苦,万念俱灰。她颤抖着写下一封遗书,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我本是个苦命人,承蒙老爷抬爱,却落得如此下场……”写完后,她把三尺白绫挂在房梁上,带着满心的委屈和不甘,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白景琦得知槐花自尽的消息,沉默了很久,只说了句:“把她葬了吧。”杨九红心里有些不安,嘴上却还硬撑:“死了干净!”可大宅门里的下人们私下里都说:“槐花这丫头,太老实了,老实人没好报啊!”
槐花的一生,就像一场无声的悲剧。她老实本分,却被命运反复捉弄;她逆来顺受,却始终逃不过苦难的折磨。她的故事让人忍不住叹息:在那个吃人的年代,像槐花这样的小人物,就像风中的烛火,轻轻一吹,就熄灭了。老话说“好人有好报”,可槐花的遭遇,却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她的故事,也让今天的年轻人明白:善良和老实是美德,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别让这份善良,成了别人伤害你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