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越生气卢二娘越相信,她最关心的还是报酬问题,继续问道:“他家能给多少钱做杂役?”
顾西蔓收回机灵,做出有些犹豫的样子,低声道:“这个我不敢问,反正我人小,人家给多少都好。”
卢二娘瞧了瞧她的小身板,心道确实不好张口要,能给点就不错。要是嫌弃少惹恼了人,不要她干了得不偿失。村里可不缺干活的好手。
顾西蔓为了以后行动自由,决定给她点甜头,于是摸出兜里的十文钱,颠颠地献宝一样递上去,说道:“今儿先给了我这么点,我不敢嫌少,反正以后看着给就是了。”
卢二娘惊讶极了,没有想到她现在就得了钱。可见这事真真的。
她收了这热乎的十文钱,心里比大热天吃了冰还爽快,眉开眼笑的。
她嘱咐道:“既然人家找了你,你就好好做,看事做事机灵点,可别像个算盘珠子一样拨一下动一下。”
顾西蔓忙不迭点头,一脸虚心受教。
卢二娘又扭头对顾南芝道:“以后你姐去做杂役,你就在家多做点事,别推来推去的,勤快点!”
顾南芝又是眼热又是憋屈,只得老实答应着。
顾西蔓想了想道:“不过娘,这些事不要对外说,人心隔肚皮,省得人捣乱。真要是问起来,你就说帮点小忙而己。”
卢二娘一听有理,便道:“说的是,村里的那起小人都是笑人无恨人有的,我们自己赚钱就是了。南芝你嘴巴牢靠点,别什么都跟人说。”
顾南芝没好气地撇着嘴道:“我哪跟人说了!尽说我!”
顾西蔓见这一关顺利地通过了,心里松了一口气。
瞧瞧卢二娘,自从她上翠青上扒拉东西和铜板回家后,对她温和多了,也不再动不动说她不配给金秀提鞋了。
华之扬这次去镇里,先去他舅家——杜典史杜由府上。
年前,杜典史把杜家唯一会读书的儿子杜子闲,送去了镇里的大族宋家做旁听生。这宋家请了个出名的老儒生做西席,专教科举应试之道。
杜典史本想再送点礼,增加一笔束脩,把外甥华之扬也送去听学。
华之扬从小才思敏捷,思维清晰,更难得的是勤奋好学,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谁知被家族所累,珠玉蒙尘,实在令人痛惜。
幸好他们母子还有祖田和农庄赖以生存,勤勉读书再走科举之路,未必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谁知这宋家非常势利,一听是被抄家的华家人,就断然拒绝了。给多少银子都不好使。
杜典史气愤之余,也只能唉声叹气。说实话也怪不得宋家,谁也不愿意冒险跟犯事之家的人扯上关系,除了他这个亲舅舅。
可惜了一根好苗子。
杜典史不甘心,又托人打听了书院的事,想让华之扬去一个颇有盛名的书院去求学。正巧这次来了,他便提起书院的事。
谁知华之扬听了,却道:“舅舅一片好心,晚辈心领了。只是能去书院固然好,然而开销却不低,晚辈想自学一年再做打算。”
杜典史听了,只得由他。“既然如此,那你多跟子闲交流。”
华之扬跟子闲借了笔记出来,在一僻静处见了张彦,让张彦出面去点翠绣楼卖画样。
不得不说,这次的画样特别出彩,加上张彦的三寸不烂之舌,点翠绣楼的老板申屠医当场就全要了,给了他五两银子。并且还向他预约仙鹤献寿的画样。
这次的计划圆满成功。
华之扬正准备找顾西蔓见面,她自个跑上门来了。
她讪讪地笑道:“那个,画样都卖出去了没有?”
“卖出去了。”
“你不是说要保密不让我说吗?”顾西蔓看他貌似心情好,趁机诉苦道,“可是你让张嬷嬷一趟趟地找我,引起我娘的怀疑了,为了打消她的疑虑,我只好说我要在你家做杂役。这不,一大早的,就被我娘催促着过来了。我都不好意思进来。”
“做杂役?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可没有钱付。”华之扬好整以暇地道。
“那你还要不要画样?我可以装作做杂役的样子在你家画。”顾西蔓道,“你娘不会说什么吧?”
华之扬心里喜道:这可是你自己求我的,省得我求你了。
于是说:“可以,看你的本事了,你能画仙鹤图吗?画得让我满意,我就买了。”
“多大篇幅的?”
“中篇幅和大篇幅的。”
顾西蔓思索了一番出价道:“中篇幅二两,大篇幅五两。”
这次华之扬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顾西蔓每天上午吃完早餐定时来到华家画画。华之扬让张老汉夫妻收拾了一间小房,也摆上了桌椅,专门给顾西蔓画画用。
宛氏还特意出来跟她打了个照面,鼓励她好好画。
顾西蔓见华家人这么上心,更是认真对待,拿出自己上世毕生所学,画着仙鹤献寿图。
华之扬每天都会进来查看一下进度,有时候说几句,有时候没话,呆个几分钟就走。
工作状态中的顾西蔓很认真很正经,没有一点玩笑,总是礼貌地打招呼,问什么就好好回答。她认为工作起来就得稳重些,这样让人更信任自己。
毕竟华之扬这人很正经稳重,不喜欢嘻嘻哈哈的。
画了五、六天后,终于完成了中篇幅。
华之扬是看着她从构图到完成的,对成品还算满意。当即兑现承诺,给了她两吊钱。
顾西蔓来到这里,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情不自禁地拿在手里捏摸起来,一幅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华之扬专注地看着她的眼睛,勉励她道:“好好干,你家不会一首穷的。”
顾西蔓又欣喜又温暖,连连点头:“嗯嗯,我们合作愉快,一起努力。”
她见他嘴角扯了一扯,好像发现了什么惊异的事情,“你刚才笑了!”
听到他“嗯”了一声,不禁心里好笑。
华之扬又温声道:“画很好,接下来画大篇,你有信心吗?”
顾西蔓不假思索道:“当然有!你就瞧着吧,一定不让你失望。”
“嗯。”
从华家出来,顾西蔓走路都是飘着走的。她上交了五十钱给卢二娘,又把她乐了一把。
不是不愿意上交多一点钱,而是多了反而会引起怀疑。这么几天就是五十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己经够多了。槐树村的妇人也很少有能扒拉现成铜板回家的。
一时间,顾西蔓在家的地位扶摇首上,让顾南芝看了都眼红。
她在家里,家务活也优先派给顾南芝。卢二娘对她说话的声音都轻了许多。家里的一些事,卢二娘会主动跟她说,听听她的意见。
真是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