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晨雾还未散尽,姜绾站在"食光纪"总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配送车辆排成蜿蜒的长龙。掌心的手机不断震动,电商平台的倒计时页面上,数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跳动——距离新品上线,只剩最后三分钟。
"姜姐,首播间在线人数突破五十万了!"运营主管举着平板冲进办公室,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姜绾转身时,瞥见墙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五年前在夜市摆摊的自己,裹着破旧围裙,在煤气灶前翻炒红烧肉。此刻眼前的场景恍若隔世,透明工厂的监控画面在大屏上流转,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将预制菜装箱,每一道工序都沐浴在明亮的自然光里。
上线钟声响起的瞬间,服务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技术员们脸色骤变,键盘敲击声如急雨般响起。姜绾感觉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却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轻笑。司砚戴着护目镜挤到人群前,指尖在代码间飞速游走:"早料到会有这情况,加了三层防护。"他转头冲姜绾眨眨眼,镜片后的目光明亮如星,"放心,我们的服务器撑得住。"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超市货架前挤满了人。在成都春熙路,阿依莎穿着苗族服饰,正用竹筒为顾客盛酸汤。"这酸汤要发酵足七天,"她的银饰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就像我们寨子里酿米酒,急不得。"围观的老人尝了一口,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和我年轻时在贵州吃到的一个味儿!"
首播间的热度持续飙升。姜绾手持汤勺,对着镜头展示沸腾的酸汤:"大家看这红亮的色泽,是用了三十种天然香料炒制。"弹幕突然被刷屏,有人晒出刚收到的包裹,有人讲述童年在奶奶家吃酸汤鱼的回忆。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留言:"妈妈加班总吃泡面,以后可以给她煮这个了。"
然而,高峰时刻突生变故。某个社交平台突然出现大量差评,配图里汤汁浑浊,鱼肉发白。姜绾盯着手机,指尖微微发抖。客服部电话此起彼伏,投诉的声音从听筒里炸开。司砚迅速调出后台数据:"这些订单都来自同一地区,发货时间和物流信息也有异常。"阿依莎突然抓住姜绾的手:"不对!我们的包装上有防伪码,让顾客扫码验证!"
半小时后,真相大白。竞争对手雇人恶意囤货,故意破坏包装后拍照抹黑。当消费者纷纷晒出正品对比图,评论区风向瞬间逆转。"食光纪"的客服收到了最特别的反馈——有顾客寄来手写感谢信,信纸上沾着酸汤的痕迹:"我老伴儿卧床多年,就好这口酸汤,你们让他尝到了家乡味。"
夜幕降临时,销售数据突破了所有人的预期。姜绾站在庆功宴的露台,望着城市璀璨的灯火。阿依莎抱着吉他唱起苗族古歌,司砚悄悄递来一杯温热的酸梅汤。远处传来烟花绽放的声响,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下一步打算做什么?"司砚的声音在夜风里格外清晰。姜绾低头看着杯中摇曳的倒影,五年前那个在夜市被油烟熏红眼睛的姑娘,此刻眼中闪烁着同样炽热的光芒。"去更多地方,找更多像阿依莎这样的手艺人,"她望向远方,"让传统美食住进每个普通人的冰箱,这才只是开始。"
手机突然震动,是林疏桐发来的消息:"资本市场己经炸开了锅,明天至少有五家机构想谈合作。"姜绾笑着回复:"告诉他们,'食光纪'要的不是资本狂欢,是让时光的味道,永远鲜活。"
此刻,城市上空的烟花仍在绽放,照亮了"食光纪"总部大楼外墙上的标语——"让每一道菜,都成为时光的信使"。姜绾举起酒杯,与围过来的伙伴们碰在一起。清脆的碰撞声里,她知道,属于"食光纪"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