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光璀璨

第140章 :品牌重生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食光璀璨
作者:
天鉴阁的武元
本章字数:
3454
更新时间:
2025-06-26

二十年时光倏忽而过,“食光纪”的霓虹招牌在风雨中闪烁了七千多个日夜,见证过初创时的筚路蓝缕,也经历过市场浪潮的汹涌冲击。当姜绾站在周年庆典的巨型屏幕前,看着“食光纪成立二十周年”的鎏金大字在夜空中流转,那些拼搏的岁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此刻的她,不再是当年那个为一笔投资焦虑失眠的创业者,眼神里沉淀着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睿智。

庆典会场设在公司总部新建的文化中心,穹顶悬挂着由数百盏琉璃灯组成的中式宫灯阵列,地面铺就的是复刻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美地砖,每个细节都诉说着品牌二十年的成长与蜕变。姜绾身着一袭素色旗袍,手持话筒走上舞台,台下座无虚席,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代表,甚至曾经的竞争对手都齐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二十年前,我在外婆的小厨房里,看着她将普通食材变成令人垂涎的美味,那一刻,我就梦想着能让更多人品尝到这样的温暖与美好,于是‘食光纪’诞生了。”姜绾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回忆起创业初期,为了研发出一款满意的预制菜配方,团队连续数月日夜奋战,失败了无数次,却从未想过放弃。

然而,“食光纪”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竞争对手恶意抹黑、供应链断裂、消费者信任危机接踵而至,那段时间,姜绾几乎住在了公司,与团队一起分析问题、制定策略。他们深入供应链源头,与农户建立紧密合作;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主动开放工厂接受监督,用透明和真诚重新赢回信任。这些艰难的时刻,反而让“食光纪”变得更加坚韧。

“今天,我们不仅要回顾过去,更要展望未来。”姜绾的话语掷地有声,随着她的手势,大屏幕上缓缓展开一幅宏伟的蓝图——“食光纪”正式升级为“食光文化集团”。新的集团将不再局限于预制菜领域,而是拓展至餐饮、文旅、教育等多个板块,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美食文化生态链。

在餐饮板块,“食光纪”将推出高端中餐厅品牌,以精致的菜品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展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文旅方面,计划在全国打造“美食文化小镇”,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各地特色美食,还能参与传统美食制作,感受美食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教育领域,则会成立美食学院,培养专业的烹饪人才,传承和创新中华美食技艺。

这一战略升级引发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但也有人对此心存疑虑。在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有记者尖锐地提问:“从预制菜企业转型为文化集团,是否跨度太大?是否会影响原有业务的发展?”姜绾微笑着回答:“‘食光纪’的根基永远是美食,但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的每一次转型和拓展,都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热爱中华美食文化。至于业务发展,我们己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保持预制菜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稳步推进新业务。”

为了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姜绾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团队。从餐饮界的资深大师到文旅行业的精英,从教育专家到数字化人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汇聚在一起,共同为“食光文化集团”的未来出谋划策。他们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

在品牌升级的过程中,“食光纪”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公司启动了“乡村美食守护计划”,派出专业团队深入偏远乡村,挖掘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美食技艺,帮助当地村民建立特色美食品牌,让乡村美食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一个偏僻的苗寨,团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酸汤制作工艺,通过与寨民合作,将这一传统美食进行标准化生产,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还为寨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随着“食光文化集团”的正式运营,一系列创新举措陆续推出。餐饮与预制菜业务实现联动,餐厅的招牌菜品被开发成预制菜,让消费者在家也能品尝到餐厅级美味;文旅项目与教育板块相结合,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可以参加美食文化课程,学习烹饪技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更是为集团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的美食产品和服务。

品牌重生的道路并非坦途,但“食光文化集团”凭借着对美食的执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稳步前行。姜绾站在新的起点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她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食光文化集团”将肩负起传播中华美食文化的使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让世界品味中国味道,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