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琛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拆开淡紫色的缎带,里面是一本皮质日记本,封面烫金的藤蔓花纹在灯光下泛着神秘的光泽,扉页上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致独一无二的你”。没有署名,他以为是哪个暗恋者送的礼物,随手把本子塞进了书桌抽屉。
当晚十一点,阿琛正在电脑前赶论文,突然听见抽屉里传来轻微的响动。拉开抽屉,那本日记本竟在微微颤动,黑色的钢笔悬在空白页上方,笔尖自动落下,开始书写。阿琛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钢笔仿佛被无形的手操控,在纸上流畅地写下一行字:“9月15日,晴。今天去了图书馆,在三楼靠窗的位置坐了一下午。”
这正是他今天的行程。阿琛的后背瞬间渗出冷汗,颤抖着伸手去拿日记本。钢笔突然停住,悬在半空,像是在等待他的动作。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合上本子,把它锁进了柜子最底层。可当他再次打开柜门,日记本己经摊开,新的字迹赫然在目:“别害怕,我只是想和你说说话。”
从那天起,日记本成了阿琛生活中的阴影。每天清晨,他都会发现本子里多了新的内容,记载着他前一天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他在课堂上打盹时做的梦都被详细记录。更诡异的是,日记本开始预测未来。三天后的傍晚,本子上写着:“18:23,你会在学校后门的奶茶店遇见一个穿红裙子的女孩,她会不小心把珍珠奶茶泼在你身上。”
阿琛原本不信,可当那个时间点真的到来,一切都如日记所写的那样发生了。穿红裙子的女孩惊慌失措地道歉,而阿琛的目光却死死盯着她胸前的校牌——苏小雨,新闻系大二学生,正是他最近在暗恋的女孩。他开始怀疑,这本日记本是不是能帮他追到心仪的女生?
带着这样的想法,阿琛主动和日记本“交流”起来。他在本子上写下问题,第二天总能得到回应。日记本告诉他苏小雨喜欢的电影、讨厌的食物,甚至连她的生理期都准确无误。在日记本的“帮助”下,阿琛和苏小雨的关系迅速升温,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甜蜜的日子没过多久,日记本的内容开始变得诡异起来。某天,上面写着:“11月7日,阴。你会和苏小雨吵架,她会说要分手。”阿琛看到后立刻去找苏小雨,想要提前避免这场争吵。可无论他怎么努力,两人还是因为一件小事爆发了激烈的争执,苏小雨提出了分手。
阿琛愤怒地对着日记本咆哮:“你不是能预测未来吗?为什么不帮我阻止这一切?”第二天,日记本上的字迹变得扭曲而阴森:“因为这是注定的结局,你逃不掉的。”从那之后,日记的内容越发恐怖,开始记载各种凶杀案的细节,而受害者的脸,竟逐渐变成了苏小雨的模样。
一天深夜,阿琛被一阵沙沙的书写声惊醒。他悄悄下床,借着月光看见日记本在黑暗中泛着幽幽的光,钢笔在纸上快速移动。他猛地打开灯,看到最新的内容写着:“11月15日,雨。你会用厨房的水果刀,刺进苏小雨的心脏。”阿琛惊恐地把本子扔进垃圾桶,可第二天早上,它又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书桌上,新的一页写着:“没用的,你注定是个杀人犯。”
随着时间推移,阿琛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他开始出现幻觉,总能在街角、食堂、图书馆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女人,模样和苏小雨一模一样,却用空洞的眼神盯着他,嘴里喃喃自语:“你要杀了我…你要杀了我…”
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开始出现空白。有天醒来,他的手上沾满鲜血,而日记本上详细记录了他“梦游杀人”的过程。阿琛想去报警,却发现所有能证明苏小雨存在的痕迹都消失了——她的社交账号注销了,同学老师都说没见过这个人,就连两人的合照也变成了阿琛一个人的照片。
阿琛疯狂地寻找那本日记本的来历,终于在泛黄的内页夹层里发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民国时期服饰的女子,她的脸和苏小雨一模一样,而照片背后用朱砂写着:“厉雪,1932年被情郎杀害,怨气不散,借物还魂。”
当晚,阿琛再次被书写声惊醒。日记本上的字迹己经完全变成了血红色:“今晚十二点,就是你偿还的时候。”客厅传来门被推开的声音,阿琛颤抖着走出去,看见苏小雨站在月光下,胸前插着那把水果刀,鲜血正顺着刀尖滴落:“阿琛,你终于来陪我了…”
第二天,邻居发现阿琛死在了家中,他的胸口插着一把水果刀,身旁放着那本沾满血污的日记本。警方调查后发现,这本日记本曾辗转于多个主人手中,每个拥有它的人,最终都以自杀或谋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而他们的死法,都和日记本上的记载一模一样。而关于那个叫苏小雨的女孩,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只留下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